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其病因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粪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便秘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导致便秘的器质性病变主要有特发性巨结肠和神经节细胞缺乏症等,对于此类患者,一般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部分便秘患者属于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导致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尚未明确,内科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仍然需要外科干预。便秘患者临床表现相似,要想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应充分利用临床辅助检查手段明确诊断,针对不同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及控制手术风险。今天,我们重点谈一谈功能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早期使用保守治疗通常能获得一定疗效,但部分长期使用泻剂导致病情逐步进展,直至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目前国内较多采用升结肠直肠吻合作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主要手术方式,文献报道其疗效较好,虽然可导致术后早期排粪次数增多,但大多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出口梗阻型便可以包括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盆底肌痉挛等,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治疗上宜首选非手术方法,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得到改善,盆底肌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使用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一般不佳。直肠内脱垂的外科治疗可应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直肠内脱垂的外科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许多患者发生便秘的早期原因是单纯性慢传输或出口便秘, 但随着病情发展,两种便秘类型可形成混合型便秘。混合型便秘的患者人数众多,国内报道比例在56%-90%之间。混合型便秘的外科治疗以国内李宁团队对该疾病的治疗研究最具代表性,其所提出的金陵术式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疗效,其原理是切除了慢传输的肠段,以直肠和升结肠行侧侧吻合保留良好的贮粪功能,而且该术式强调在微创手术方式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应用。
由于便秘具有复杂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如消化科、营养科、预防保健科、胃肠外科、肛肠科等共同为患者制定一个更加精准的诊疗计划,从而提高诊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