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患者出现排尿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2018-09-18 10:02阅读:

手机浏览

  排原中断是膀胱需的常见症状之一,它与有些前列除增生症患者的两法排尿不同。两次排尿是指因为种种原因(尤其在有尿路阻时使膀胱遇尿肌的收缩力不能一次将尿液排尽,而需换口气用腹部加压的方法再次用力才能把尿排尽的情况。而排尿中断是指在排尿的过程中,突然排不出小便,同时常伴有剧烈的疼痛,稍稍活动并改变体位后又能再次进行排尿的情况。

  这是因为排尿时,膀胱内的结石会随尿液的流动而改变位置,如果结石正好移动至膀胱颈口,就会突然堵住尿流通道,造成排尿中断。

  而当患者睡下、坐下或做跳跃运动时,结石又会随其体位的改变而从膀胱颈口移开,此时患者又能继续排尿。膀胱就好像我们家里洗东西用的水槽,水中无杂物时,排水非常通畅;如果水中有杂物,在排水时杂物会随水流而堵塞水槽的出口,水流就会突然中断,而当我们取走杂物后,水流又恢复通畅。

  但是,并非所有的膀胱结石患者都会出现排尿中断的症状。如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因为增生的前列腺突向膀胱使尿道内口的位置升高,站立位时结石只能沿前列腺周围排列而不能随尿流而堵住尿道内口,就不会出现排尿中断的症状。

  对这种患者,不能因为没有排尿中断的症状而误认为没有合并膀胱结石。

分享:

2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