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2023-05-19 00:25:18阅读82852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显着升高,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最严重的慢性病之一。一般认为,高血压病是老年人衰老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改变,也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血压主要的特点
    老年人血压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压(收缩压)越来越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越来越大。具体说来,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脉压增大主要由于长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弹性下降,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

      2、老年患者易发体位性低血压。常用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因此服用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服药时最好是卧床或坐位,以防低血压时眩晕或跌倒。

      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正常人的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呈双峰双谷,即清晨觉醒和起床后明显升高,8:00-10:00达高峰;此后下降,在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00-3:00至最低值,即“杓型”现象。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常伴有夜间血压升高,血压节律可表现为非杓型,甚至反杓型。

      4、老年高血压患者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跛行等;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需谨慎。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的衰老,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肾脏的排除能力,并使药物的效果明显地减低。另外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为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可以。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心血管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