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观念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出发。
2、戒烟限酒
吸烟增加各种类型心血管病的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高血压应戒酒,因为饮酒会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40度白酒半两)。
3、营养管理
相关医学报告显示,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相反,合理科学的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营养管理应注意以下方面:平衡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尽量保证50~75g杂粮。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25g,每日食盐不超过6g。
4、情志管理
情志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不同的情志因素会病及不同内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应该加强情绪管理,保持心理平衡,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
5、睡眠管理
心血管功能与睡眠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长期睡眠质量不好或者失眠,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6、适度运动
静坐少动与心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能降低血栓风险,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
7、定期体检
检查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是否达标。
8、药物处方
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 高脂血、冠心病等疾病,应专科正规治疗。应坚持规律服药,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