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概念
脚气,医学上又称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足部出汗比较多,又温暖潮湿,为真菌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具有传染性,用手搔抓脚气部位、与脚气患者共用鞋袜、洗脚盆、浴巾等是主要传染方式。
痒的受不了的原因
痒是一种皮肤专有的、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和痛感、冷热感不同,痒感产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双脚部位虽然神经末梢比较丰富,但皮肤上没有专门管理痒感的部门(神经),也没有专门看管痒感的士兵(感受器),可能与皮肤病引起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增多有关,它把信号传给司令部(大脑)后引起痒感,痒-抓-痒的循环会把事情闹大,引起“痒的受不了”。但精神状态可以影响痒感,比如心情舒畅或转移注意力可使痒感减轻,而焦虑、烦躁或过度关注可使痒感加重。
得了脚气会有这些表现
脚气比较常见,常累及双脚,好发于脚趾缝,尤其是第3-4和4-5趾缝多见,可向脚缘扩展,病变皮肤表现为发白、溃烂、水疱、脱皮、皮肤增厚、粗糙甚至裂口,皮肤松软容易脱落,运动或受热后脚痒会加重。根据上述的症状加真菌检查即可明确是否得了脚气。
脚气的治疗
首选外用药物治疗,比如环吡酮胺、联苯苄唑等。外用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患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比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外用及口服药物均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得了脚气如果不治疗会有这些后果
(1)可以发展成灰指甲,指甲增厚、变形、破损、凸凹不平等。
(2)有糜烂的脚气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化脓、溃烂等。
(3)更严重的还会出现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
脚气容易复发的原因
真菌一般很难被杀灭,能在零下6度至120度环境中生存,即便脱离活体的毛发、指甲、趾甲、皮屑中,真菌毒性还能保持一年左右。
很多患者不能坚持用药,症状稍有好转就停药。其实症状消失了,真菌还没有被彻底杀灭。
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自己胡乱买点药就外涂,治疗不规律。
治疗脚气不可听信偏方
脚气容易复发,不可听信“祖传秘方、包治脚气”的小广告。病急请勿乱投“医”,及早正规医院就诊是王道。
得了脚气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1)不共用洗脚盆、鞋袜、浴巾等。
(2)不要用手去抓、挠、抠脚气部位。
(3)穿纯棉袜和通气性好的鞋子。
(4)有条件的话袜子可以煮沸消毒。
(5)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