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1、粪-口传播:胃黏膜上皮更新很快,平均每三天更新一次,寄居在胃黏膜上皮的幽门螺杆菌会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中排出,排出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食物和水源,从而导致传播。有学者从粪便以及自然环境中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为粪-口传播提供了确凿证据。
2、口-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液中存活,并通过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通过唾液进行传播感染。已有研究发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唾液、反流呕吐物等中发现幽门螺杆菌,证明其可通过口-口传播。例如,在中国,人们习惯于聚餐,这使得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感染者的口腔经由餐具传播到食物或汤中,再传染给未感染者。此外,异性间接吻也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3、胃-口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呕吐物可以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这种情况在幼托机构中尤为常见。
4、医源性传播:近年来,人们已经高度关注到幽门螺杆菌的医源性传播问题。胃镜检查是引起幽门螺杆菌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如果胃镜没有按照内镜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彻底消毒,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胃镜以及活检钳可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因此,胃镜必须按照内镜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彻底消毒,活检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改用一次性活检钳,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在面对幽门螺杆菌的威胁时,了解其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资料:张建民编.肿瘤防治进社区丛书胃癌[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