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即室性心动过速,其常见症状与发作的情况及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患者在室速发作时,症状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室速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随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有患者原有的心功能状态等。
在临床上,大部分室速发作呈阵发性,表现为突然发病,患者可能感到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等不适感,伴随着头部或颈部的发胀感和跳动感。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不安、恐惧、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甚至发生黑朦、晕厥、休克,以及阿一斯综合征发作。
在个别患者中,室速发作可能导致心脏性猝死。然而,也存在一些患者在室速发作时症状并不明显,尤其是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室速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症状较轻,有可能自行缓解或在治疗后室速终止。
尽管这类患者可能会经历反复的发作,但总体预后通常较好。相比之下,患有较为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在室速发作后可能因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和心房的不同步收缩,导致心室充盈和心输出量显著减弱。
这些患者可能迅速发展为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演变为心室颤动,最终导致心脏性猝死。因此,对于室速的症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发作时的症状表现、病程、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1]吕风华主编,新编心脏内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