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2021-06-07 13:3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而慢性白血病又分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诊断标准需要根据肿瘤性质分析,具体如下:

一、急性白血病:骨髓内原始细胞占比≥20%即可诊断,患者往往伴有血小板下降,易出现感染和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二、慢性白血病: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B细胞为主,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甚至不用治疗,当出现低烧、体重下降、盗汗等全身症状时,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如BTK抑制剂,包括伊布替尼等有较好疗效。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通过基因染色体检测,可以很快得到确诊。使用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均有很好疗效。目前正在探索无药、无治疗甚至停药目标。

分享:

10

相关推荐

白血病如何诊断治疗?

白血病治疗,主要是早期发现、规律治疗,对于病人的长期生存是非常重要的。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外周血的血常规的检查和白细胞的手工分类,来看是否外周血有幼稚的细胞,有白血病的细胞,来初步判定病人是否有白血病的可能。之后可以通过骨髓细胞学的检查,骨髓细胞学的涂片的检查、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检查来初步判定患者是否有白血病。随后可以进行流式细胞学的检查进行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来细划分它到底属于哪一类型的白血病,以及染色体的检查和基因的检测,来判定进行患者的危险度的分层,这样能知道患者是属于高危的还是低危的,生存期的长短,以及后期选择治疗的方案,对于患者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长期生存是有帮助的。在治疗上,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有不同的方法治疗,像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治疗;像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以通过维甲酸和砷剂治疗,能够使病人达到长期的生存,还可以通过干细胞的移植,使病人达到治愈的效果。对于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类的药物,可以使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长期生存、病情稳定,好的生活质量的状态,也可以通过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使病人达到治愈的效果。

语音时长01:58''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7/07/10收听(9241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6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