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2021-09-16 10:2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生心力衰竭时,人体各个器官的血流灌注都会减低,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肺部:表现在肺部循环的淤血,当肺发生淤血时,人就会产生呼吸困难、喘憋、胸闷的症状;

2、心脏:由于心脏的供血功能下降,心肌本身也会发生缺血、缺氧,也会表现为心绞痛,活动后胸痛、喘憋的症状;

3、胃部:循环系统供血不足,会产生胃肠道的淤血,包括腹腔的积液等,患者就会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表现;

4、肾脏:心力衰竭会导致肾脏的供血不足,会表现出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就可以表现为患者的生化指标中肌酐水平上升,患者的尿量减少;

5、肝脏:如果发生心力衰竭,会产生肝脏淤血,肝淤血后出现心源性肝硬化,会发生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患者会产生恶心、乏力、消化不良等肝功能不良的表现;

6、血管:由于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发生供血不足和淤血,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尤其是人体血管的终末部分,比如微循环会发生障碍。因此患者身体的低垂部位,比如双下肢,包括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在低垂的腰骶部发生严重的水肿。

分享:

8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