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心脏外科
手机浏览
室间隔缺损即左心室、右心室之间出现缺损。室间隔缺损自愈条件如下:
1、解剖类型:包括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其中膜部室间隔缺损自愈可能性较大;
2、缺损程度:通常将室间隔缺损直径大小、主动脉根部直径做对照,如果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主动脉根部直径50%,即称之为限定性室缺,即小型室缺,自愈可能性较大;
3、儿童年龄:膜部小型室间隔缺损1岁之内自愈可能性较大,1岁后自愈率下降。所以膜部室缺、小型室缺胎儿,可于出生后复查心脏超声,可持续观察至1周岁。
分享:
胎儿室缺自愈的条件,这个话不能这么问的,已经室缺了,就是有缺如了,大部分能够自愈,就是孩子是要长的,查B超的时候可能是二十几周,等最后生的时候,快40周了,三十几周,有一个过程,有的就长上了。有的到出生都没长上,出生以后还可以接着长,还在生长发育,0岁的孩子和一岁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可能自愈,就是自己就愈合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有什么条件。条件是要正常的生长、发育,得让孩子正常的长,要不长了或者是营养不良就另当别论。正常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自愈的过程,所以不是条件,是有一个自愈的过程。如果孕期在二十几周的时候发现有室缺,到孕晚期再看一下,出生以后再看一下,如果实在长不上,到1-2岁的时候做一个小手术也还是可以的。
山丹│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2023/01/11收听(76668)
发生于右心室三尖瓣根部周围的膜部室缺为最容易自愈的室间隔缺损。在胚胎发育中,膜部发育较晚,因此...
马良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05/05播放(84336)
"室缺又叫做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而室缺自愈的几乎不是通过药物或者保守治疗来达到的,而是根据不同的部位,有自愈的可能。比如膜周部位的室缺是有可能治愈的,前提是缺损比较小,在后期的生长发育中有可能缺损会慢慢的闭合,或者形成膜部瘤,这样会阻断做向右的分流,所以一旦出现室间隔缺损应该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如果缺损比较小,可以每3-6个月做好定期的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
柳瑞│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3/11/06收听(96630)
"室缺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则在室间隔,就是心室包括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有个隔,室间隔可能没有完全封闭好,上面会出现一个洞。正常情况下是心室血液射到主动脉里,因为心室内的压力,左心室压力比右心室的压力要高,因此有室缺时,血液会从左心室射到右心室,会增加心脏的容量负荷,有的患者就会出现心功能的改变。心室的室缺一旦形成后,则是结构性的改变,通过吃什么药物,饮食这些,不能够将人体已经存在的结构性改变及治愈。但并不是所有室缺都会引起患者临床表现,要根据患者年龄和室缺的大小,应到医院去及时就诊。如果一旦是室缺影响到血流动血,就需要进行干预,根据室缺的位置可选择介入放伞,则这是个小手术。如果室缺位置或时间比较大,有可能需要外科开胸进行修补。"
王喜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16收听(67478)
" 室缺的自愈跟饮食的关系并不密切,可以多吃含有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但是并不能明显促进室缺自愈。而影响室缺自愈最主要的因素是室缺的位置,分流的大小、流速、流量,更重要的是室缺直径是多少,这都是影响室缺自愈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如果可以饮食进行调整,多补充纤维素、维生素可能会帮助室缺自愈,但是并不能是决定性的原因。具有决定性的原因是室缺本身的位置,分流量、流速以及室缺的直径。研究显示,三岁之前室缺还有自愈的可能,超过三岁室缺就没有自愈的可能,就需要到正规的专科门诊进行就诊,必要时医生会安排手术干预。"
朱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7/12收听(67204)
"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室缺的自愈和饮食没有相关性,室缺如果能够自愈,和室缺的位置、大小,以及分流的情况有关。室缺是室间隔缺损的简称,而室间隔缺损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会困扰新生患儿的健康,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当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室间隔未能完全、及时的融合,出生之后就会在室间隔遗留一个异常的通道,临床称之为室间隔缺损。如果室间隔缺损三岁之前未能自愈,也就失去了自愈的机会,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或者心外科门诊就诊,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内科可以进行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手术,而外科需要开胸进行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手术。"
2023/12/05收听(85618)
室间隔缺损8mm属于大型缺损,基本没有自愈的可能。先天性心脏病里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伴随畸形,...
张泽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09/12播放(94336)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缺损达到10mm属于比较大的缺损,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一般都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将缺损封堵,建议先做心脏彩超,看缺损的部位,可以选的介入治疗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多数患者需要在学龄前,也就是三岁左右对室间隔缺损进行修补,只要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不会对以后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刘祥礼│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3/10/16收听(92494)
胎儿什么时候愿意发动,取决于胎盘的成熟度和宫颈的条件。如果宫颈已经展平,先露有所下降,也比较早...
于荣│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21播放(67696)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缺损的不同程度,症状也不一样,常见的症状有气短、呼吸困难、小儿哭闹、食欲不振。当缺损达到7mm的时候,自行愈合的几率几乎为零,室间隔缺损<5mm,三岁以前自愈率可以达到67%以上,如果三岁以后仍然没有愈合,自行愈合的几率就更低,或者没有愈合的可能。轻度室间隔缺损,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做治疗,而室间隔缺损在5mm以上属于中型缺损,这种情况应该考虑手术。目前采取的手术方式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或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能不能进行缺损封堵术,要看室间隔周围有没有足够的心室组织固定封堵的器械。
于佳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03/07收听(11676)
"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后已经足月,但是宝宝却迟迟不愿意降临,在什么条件下宝宝才愿意发动?1、宝宝愿意发动的首要条件就是宝宝的各个系统已经发育成熟,如果宝宝发育不成熟,过早的出生就会影响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2、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下降,体内催产素的分泌增加,是发动子宫收缩的重要条件。3、胎位正常,骨盆没有畸形,宝宝能够及时入盆。总体来讲,足月妊娠以后宫缩的发动一般都属于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预产期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推后2周以内都是正常的,孕妇不要过于紧张,放松心情,等待宝宝的出生即可。"
朱海燕│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2/03收听(11930)
"胎儿在什么条件下愿意发动,首先需要在胎儿比较成熟的时候,胎盘功能也已经下降的时候容易有产程的发动,但是也确实有一部分孕妇受到外界以及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下,会在没有足月的时候诱发宫缩。所以,如果出现了早产或者是先兆流产的先兆,还是建议要到医院去进行诊治。如果孕妇已经达到了孕足月,就是孕周经过早期的核对已经达到了孕满37周之后,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尤其是平地的快速行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骨盆的反复、左右摇摆,将会促进胎儿的先露部下降。当胎儿先露部下降得足够低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压迫到宫颈,刺激到宫缩,所以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的孕妇诱发产程的发动也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不建议在短时间之内剧烈地行走,尤其不能够引起过度的劳累。在行走的时候一定要家人陪伴,以免由于早破水等风险影响到胎儿和孕妇的安危。"
程娇影│中日友好医院
2023/06/11收听(74354)
"一般患者如果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此类患者多考虑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患者可以首先选择乙肝三系统检查,看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患者提示是大三阳,就要积极复查乙肝DNA,看病毒有无复制,以及查肝功能看谷丙谷草转氨酶有无升高。如果病毒复制合并有转氨酶的升高,此时多考虑是病毒复制的窗口期,可以考虑注射干扰素,积极治疗半年到1年左右,部分患者经积极的干扰素治疗,可以转为携带者。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说,患者自愈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般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感染,会寄居于患者体内,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会大量的繁殖、复制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所以如果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积极的考虑注射干扰素或者口服抗病毒类药物予以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携带者。"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23/06/16收听(49204)
"乙肝小三阳如果想通过自身的免疫力自愈,发生率非常低。因为大部分小三阳携带者对于乙肝病毒都出现了免疫耐受。我国是乙肝大国,大部分人感染乙肝都是由于出生时母婴传播所导致。为了降低乙肝的发病率,我们国家对于所有的新生儿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能够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来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携带者需要每半年定期进行肝病体检,如果体检当中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肝炎的发作,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线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能够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并且降低肝癌的发生概率,但是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殷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3/02/16收听(63422)
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的条件主要与导管的形状以及导管管壁的粗细有关。一般导管直径在三毫米以下的患者随...
汲克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6/23播放(67778)
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自愈的可能,在三个月以内,本身就可能自愈的,一般指的自愈是形成疾病了,三个月以后它还没有自愈,才叫动脉导管未闭的疾病,之后也可能发生很低概率自愈的可能,自愈概率非常低,还是应该发现就治疗,不是等待自愈。
尚小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1/16收听(88560)
室间隔缺损可以自愈,但条件是缺损很小。超声心动图基本可以准确地测量,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
盖鲁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29播放(26977)
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自愈的几率,三个月以内的患儿,动脉导管本身有可能会自愈;如果三个月后动脉导...
2023/07/10播放(83184)
膜性肾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数据显示,大概有30%的膜性肾病患者有自发缓解的倾向。这部分患者通常24hUP定量小于3g,没有高血压、血栓形成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者,自愈的倾向更大。膜性肾病是一种病理诊断,一般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或者是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才能够确诊。另外针对24hUP定量小于3g的膜性肾病患者,临床可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观察半年。
王礼清│济南市中医医院
2023/04/18收听(17726)
动脉导管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血流通道,但是这个血流通道只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用,出生...
蹇朝│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2023/01/03播放(84308)
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岩伟
播放次数:4.93万
播放次数:4.49万
河南省人民医院 胡小松
播放次数:3.18万
河南省人民医院 梁维杰
播放次数:2.7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