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2023-03-09 12:0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胀满以及嗳气、不思饮食等上消化道症状。多种原因可能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相关,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喜欢吃粗糙、腌制、高盐的食物。此外,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也可能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有关,比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即可造成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

因此,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调整,尽量吃温热、稀软的易消化食物,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应该避免饮酒、吸烟,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分享:

39

相关推荐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所谓的浅表性胃炎,主要指的是胃的黏膜有轻度的水肿充血,伴有一些轻微的糜烂的情况。浅表性胃炎的最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大部分的胃炎尤其是糜烂导致的胃炎的情况多数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幽门螺旋杆菌监测dpm滴度大于500以上。2、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情况。胃肠慢性胃炎、消化吸收不良以及动力异常等导致的上腹部的反流,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的慢性炎症。3、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胃体的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还有分泌黏蛋白,也称为内因子。这些成分会导致胃黏膜发生了黏膜性损伤,使之不被酶消化,到达回肠后维生素B12得以吸收,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肠胃黏膜损伤,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的情况。4、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的缺乏。对于老年人的胃黏膜,常见黏膜小血管的扭曲、小动脉壁玻璃样的变性、管腔狭窄,这种胃局部血管因素可导致的黏膜营养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和屏障功能障碍降低,可视为老年性胃黏膜退行性变的改变。长期的消化吸收不良、食物的单一、营养的缺乏均可以使胃黏膜修复再生障碍,而导致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胃炎的情况。所以,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是有以上这四种原因同时并存的。"

语音时长01:58''

王强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8/25收听(335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6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