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儿科
手机浏览
乳糖不耐受通常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预后可能较好,有些即使经过治疗也会持续终生。乳糖不耐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疾病状态可能持续终生,症状会比较严重,在婴幼儿时期会表现出明显的腹泻、腹胀、腹痛,营养状态受到影响,造成发育延迟。一般经过干预可能会有所好转,但是难以自愈;
2、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一般由绒毛膜破坏造成,进行对症治疗以后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才能得到缓解;
3、原发性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会导致乳糖酶有时较高,症状可能好转;乳糖酶有时降低,导致乳糖不耐受。在症状比较重时进行对症治疗,可缓解疾病状态。
分享:
"乳糖不耐受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病症,它主要是由于肠道分泌的乳糖酶缺乏或者不足所导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的症状。那么乳糖不耐受自己是否会好呢?乳糖不耐受分两类:第一、遗传性的乳糖不耐受,是先天的乳糖酶分泌的缺乏,因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不会自己好的。第二、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大多继发于肠道的慢性感染,如果积极的去治疗肠道的腹泻,随着腹泻的好转,肠道不耐受自然也就缓解了。"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3/11/14收听(32580)
"婴儿的乳糖不耐受,自己会好的。宝宝出生以后以乳类喂养为主,尤其是母乳喂养,宝宝有可能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宝宝不能消化母乳中的乳糖,不能把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肠道渗透压增高,会出现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十余次、稀水状有酸臭味。另外,排气比较多,在放屁的时候都可以带出大便,所以如果是母乳喂养,要在母乳喂养之前15分钟喂乳糖酶,能够缓解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随宝宝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增强,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大部分会逐渐好转。孩子乳糖不耐受的时候,要注意护理,防止臀部被大便刺激导致红屁股发生或者继发细菌感染。如果宝宝腹泻时间比较长或者有脱水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张忠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1/30收听(23132)
"作为亚洲人,中国人是非常容易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这个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家的饮食,影响大家的生活。但是乳糖不耐受会自己好吗?答案是不会的,乳糖不耐受是不可以根本治愈的。只能通过注意自己的饮食来预防这种状况的发生、减轻这种症状,但是不能根本的治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的预防措施:第一、是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能摄入任何的乳制品,会影响健康。但是在摄入乳制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少量的、多次摄入。第二、是不能空腹的喝奶。有乳糖不耐受情况,在喝奶的时候千万不要空腹,尽量在进食的同时喝奶,这样可以预防不耐受。第三、就是尽量不要喝牛奶,营养未必一定从牛奶中摄取,可以喝羊奶,比牛奶更加有营养,也更健康。其实乳糖不耐受不能自己痊愈,即使是能治疗也不能治愈好,所以通过各种措施来预防、减轻这种症状,这样也可以不影响平时的生活。"
张艳凯│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3/04/01收听(89954)
乳糖不耐受有一部分人群可以自然痊愈。乳糖不耐受由于人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将乳糖分解成单糖被人体...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2/06播放(92314)
乳糖不耐受有一部分人群可以自然痊愈。乳糖不耐受由于人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将乳糖分解成单糖被人体...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2/06播放(92314)
"对于乳糖不耐受能不能治好的问题,绝大部分情况下来说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乳糖不耐受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如果孩子是与遗传相关的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这个相对来说治疗起来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可能需要比较长时间药物的控制。除此之外,绝大部分的孩子乳糖不耐受,可能是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内小月龄的婴儿,很多孩子是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这个一方面可能是摄入的乳糖来源有关,尤其是常见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是非常高的,这个本身对孩子生长发育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有一部分孩子体内的乳糖酶含量不足,然后酶的活性比较低,这时候孩子就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表现,比如可能会有腹泻、腹胀、哭闹、泡沫便等等,会引起孩子不舒服。这时候一般给他做奶粉的调整,比如换用无乳糖奶粉,或者妈妈注意自身饮食的调整,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可以给孩子在吃母乳前添加乳糖酶,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乳糖不耐受的缓解。一般这种小月龄孩子乳糖不耐受,多数在孩子生后6个月以后,随着辅食的添加就会逐渐自行恢复。所以,这是可以治好的,对孩子影响也并不大,绝大部分乳糖不耐受是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4收听(67308)
婴儿有乳糖不耐受时,有可能会自己好。实际上婴儿乳糖不耐受目前在婴儿中发生率比较高,很多婴儿可能...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07播放(37840)
婴儿有乳糖不耐受时,有可能会自己好。实际上婴儿乳糖不耐受目前在婴儿中发生率比较高,很多婴儿可能...
2023/11/07播放(37840)
随着婴儿的发育,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1/29播放(76722)
2023/01/29播放(76722)
"乳糖不耐受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乳糖不耐受患者都要吃乳糖酶,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发病率相对比较低的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能需要避免摄入含有乳糖类的食物,常见的是哺乳动物的乳汁,如果避免不了就应该给孩子补充乳糖酶。第二种情况,占大部分的是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也要看具体不耐受的程度。如果不耐受的程度比较深,孩子症状很明显也要吃乳糖酶,但是服用两周左右就可以。如果孩子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程度轻,消化道症状不是很明显也可以不吃乳糖酶。因为随着引起乳糖不耐受的病毒有效被控制,乳糖酶的活性会恢复,孩子的症状也可以自然恢复。"
张先华│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7/28收听(84058)
"乳制品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有很多乳糖,这些乳糖是在小肠经过小肠的乳糖酶而分解消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乳糖酶缺乏或者活性不足的,因此不能充分的消化这些进入到肠道的乳糖。这些乳糖就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会导致腹胀。这些没有消化的乳糖还会增加肠道的渗透压,从而使肠道的水分增加而导致腹泻。乳糖不耐受在不同的人种发病率是不一样的,中国人非常多见乳糖不耐受的人,因此可以见到有些人对牛奶不耐受。喝了牛奶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这些人可以改成喝酸奶或者喝含有乳糖酶的牛奶。"
王蔚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4/08收听(15104)
"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肠道分泌的乳糖酶减少,不能够完全的消化、分解母乳或者牛乳当中的乳糖,而引起非感染性的腹泻。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如果吃了含有乳糖的食物,需要补充乳糖酶,每次饮食前,比如每次吃母乳之前要补充乳糖酶,每次吃普通的配方奶之前,或者喝普通的牛奶之前都需要补充乳糖酶,食用不含有乳糖的或者含有低乳糖的食物,像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者豆奶粉。如果能喝酸奶,酸奶里边的乳糖经过发酵分解明显减少,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肠道黏膜的绒毛受损,而继发的乳糖不耐受,需要2-8周恢复的时间。如果是继发的乳糖不耐受,在乳糖酶分泌减少期间尽量食用无乳糖饮食,比如无乳糖的奶粉或者补充乳糖酶,减少乳糖引起的肠道不适,像腹胀、腹泻、腹痛等情况,可以给宝宝适当的补充益生菌,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乳糖酶的分泌恢复。"
王翠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24收听(77068)
人奶、牛奶均以乳糖为主要成分,需要经过乳糖酶进行分解,被人体吸收。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部分患者... 李全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3/08/16播放(52358)
人奶、牛奶均以乳糖为主要成分,需要经过乳糖酶进行分解,被人体吸收。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部分患者...
李全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3/08/16播放(52358)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体内的乳糖酶分泌减少、缺乏,或者是活性下降,造成患儿无法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导致的一种腹泻病。孩子在食用乳制品后,没有经过消化的乳糖,进入肠道后,被细菌酵解,生成气体和乳酸,乳糖和乳酸可以使肠道的渗透压增高,导致肠上皮细胞的水分更多的进入肠腔,引起腹泻。腹泻往往可以带有泡沫、有酸臭味、可以有奶瓣。产生的大量气体,可以引起腹胀和肠蠕动增加、可以诱发肠痉挛,出现腹痛。儿童比较常见的有,一种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根据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不同,症状也可以轻重不一,婴儿可以出生后就出现腹泻、腹胀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另二种是继发性的乳糖酶缺乏,一般发生在肠炎以后,炎症可以造成肠绒毛损伤,出现酶的缺乏,消化乳糖的能力下降,等肠绒毛修复后,腹泻可以好转。"
石清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9收听(99386)
"乳糖不耐受,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乳糖,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重要的碳水化物,母乳中的乳糖是婴儿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乳糖进入体内后,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随之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情况可以造成乳糖不耐受,首先是先天性原因,先天性的乳糖酶的基因缺乏,或者在某些地区,某些种族的人群中,婴儿刚出生时没有乳糖不耐受,出生后数月乳糖酶的基因表达降低而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另外,后天的因素,比如各种感染性疾病,孩子得了肠道感染,或者使用一些药物损伤孩子的小肠黏膜以后,使孩子的肠绒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消化乳糖能力受损。多数随着孩子原发疾病的纠正,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缓解,所以乳糖不耐受一般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原因造成。"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7/11收听(95624)
现在临床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还是挺高。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孩子身体里的乳糖酶缺乏,导致对摄入的...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10播放(37051)
现在临床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还是挺高。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孩子身体里的乳糖酶缺乏,导致对摄入的...
2023/11/10播放(37051)
"如果怀疑小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临床上一般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就是大便的次数明显的增多,而且大便呈现一种稀糊状,或者是蛋花汤样的表现,同时可伴有哭闹、呕吐等一些表现。如果对大便进行化验,大便的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基本上是阴性的,但是大便的还原糖是阳性的,还有大便的pH值是偏低的,这些都提示有乳糖的不耐受,而且对于没有乳糖配方奶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换用普通的奶粉或者是母乳喂养以后就又出现腹泻。如果是符合这些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小孩是发生了乳糖不耐受的。"
2023/05/26收听(52360)
"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从而不能够完全分解母乳,以及牛乳当中所含的乳糖,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的症状,而临床上主要是以非感染性的腹泻为主。乳糖不耐受,也称为乳糖的缺乏症,而乳糖不耐受主要得好发人群是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因为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主要饮食就是以母乳或者是牛乳为主,所以乳糖不耐受就好发于这两种人群。而且乳糖不耐受,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以腹泻为主,有的患儿腹泻的次数每天可以达到数十次左右,而且有的患儿有肠道积气的情况,所以一旦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李鑫│东营市人民医院
2023/09/03收听(90702)
"乳糖不耐受是指摄入一些含有乳糖的乳制品后,在肠道内不能得到一个完全的消化吸收,出现腹胀、腹泻,或者腹痛的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主要与患者体内的乳糖酶的缺乏有关。正常肠道内存在一些乳糖酶,如果因为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原因,造成肠道内乳糖酶缺乏,摄入含有乳糖的乳制品,乳糖不能完全吸收、消化,产生大量的气体出现腹胀的情况。因为没有完全消化或者一些发酵产物,造成肠道渗透压的增高就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就是在进食大量的乳制品以后,出现腹泻、腹,或者腹痛。不同类型的症状会有一些区别,有些人叫原发性的乳糖酶缺乏,有些是继发性的乳糖酶的缺乏,还有是先天性的乳糖酶缺乏,不同原因造成,症状会有一些区别。继发性的可能存在一些疾病后出现,如果经过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好后,乳糖酶缺乏的情况也可能得到缓解。不同的人对于乳糖不耐受这种症状会有一些差异,需要进行干预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6/21收听(68202)
"乳糖不耐受主要见于乳糖酶活性降低、乳糖酶分泌不足,或者先天性乳糖分泌缺乏的孩子。乳糖不耐受的孩子进食含有乳糖丰富的食物,比如母乳、牛乳等后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大便中奶瓣多、大便稀、胃肠道积气明显增多、腹胀、腹部不适、烦躁不安、食欲降低等消化道症状。治疗上主要是给孩子补充乳糖酶,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母乳喂养前五分钟服用乳糖酶。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可以把乳糖酶放到牛奶里溶解后给服用。每间隔两个小时以上的喂养就要吃一次乳糖酶,如果考虑为肠道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继发性、暂时性乳糖不耐受。在两周左右,随着疾病的恢复会自然恢复,或者可以服用无乳糖奶粉。"
2023/09/27收听(31814)
"对于如何判断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也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判断或者确认有没有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常常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母乳中的乳糖含量非常丰富,这个对于孩子生长发育是很好的,包括智能发育等,但是有一些孩子体内的乳糖酶缺乏,尤其包括一些早产儿本身会有发育性或者发展性的乳糖酶缺乏,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腹泻或者一些原因,导致体内的乳糖酶缺乏,从而出现乳糖不能被完全的分解,在临床上孩子可能会有明显的腹泻表现,大便次数多,而且大便里的水分很多,还会产生泡沫便。孩子大便里有泡沫,因为频繁的腹泻会有明显不舒服的表现,常常会哭闹,会有肠鸣音明显的增强,也就是孩子肚子咕噜咕噜的响,即肠胀气的表现,放屁、打嗝会比较多,很多孩子在夜间可能会有明显的哭闹,在放屁和排便之后会有好转,这些都是乳糖不耐受相应的表现。如果不太放心,怀疑是这个问题,可以去做相应的检查,有些是查尿,还有些是查大便等等,但这个要具体看情况,每家医院查的不太一样,所以对乳糖不耐受的判断,要结合孩子的喂养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同时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综合判断。"
2023/08/09收听(50542)
乳糖不耐受不建议吃含有乳糖的食品,... 张昊│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3播放(33138)
乳糖不耐受不建议吃含有乳糖的食品,...
张昊│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3播放(3313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