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消化科
手机浏览
脾胃湿热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体内的湿热可能来源于很多不同的脏腑,比如肝胆湿热、下焦湿热等。在消化系统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是脾胃湿热,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的变化,比如出现口黏、口臭、口干、胃脘部的嘈杂或者餐后的胀满、食欲不好。同时会出现大便稀软或者黏滞的情况。根据不同病因,脾胃湿热患者服用的中成药如下:
1、脾虚:是湿热最根本来源,因此应用的中成药会包括健脾、化湿、清热等不同治疗方向的。若为以上消化道为主的脾胃湿热,建议可以食用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方;
2、湿重于热:可以用香砂和胃丸等药物;
3、消化道症状为主:大便比较稀软的情况,建议服用参苓白术散等药;
4、热象比较明显:可以加用葛根芩连丸治疗;
5、从西医来讲脾胃湿热认为也是肠道菌群紊乱的表现,这种情况也可以食用肠道益生菌。
分享:
脾胃湿热是中医病名,是指湿热蕴结在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形成的证侯,导致脾胃湿热原因主要为饮... 李卫青│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23/07/22播放(64338)
脾胃湿热是中医病名,是指湿热蕴结在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形成的证侯,导致脾胃湿热原因主要为饮...
李卫青│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23/07/22播放(64338)
去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有葛根芩连汤、平胃散,这两个药物里面葛根芩连汤的成分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平胃散是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这两种药物都具有健脾去湿和清热的作用,这两味药物一起用的时候就进一步加强了去湿的作用。另外,如果病人出现了更复杂的病机,需要对病人进行分析和辨证,不要自己随便吃中成药。
隋康民│青岛市市立医院
2023/03/30收听(75096)
脾胃湿热可以通过吃中成药来治疗其症状,特别是口臭的症状,比较常见的中成药有二妙丸、加味香连丸,还有参苓白术散、五苓散以及夏桑菊颗粒等都适合,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对于患者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持久的特点,非常适合对于脾胃湿热进行调整,可以每天少量口服,维持一个疗程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能够使脾胃湿热缓慢的去除,也可以按剂量服用来保证疗效。临床上对于脾胃湿热也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相协调,这些都有很大的益处。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5/15收听(38656)
如果患者症状典型,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及调理,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药物,治疗脾胃湿热的... 王进│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4/02播放(89318)
如果患者症状典型,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及调理,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药物,治疗脾胃湿热的...
王进│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4/02播放(89318)
"脾胃湿热型的慢性胃炎,可以吃中成药来进行治疗。像三仁汤、参苓白术散还有人参健脾丸等,这些药物可以很好的使脾胃康健,使患者体内的湿邪、热邪得到祛除,对于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辅助治疗胃黏膜出现的损伤,都是有非常大的治疗意义的。特别是三仁汤,可以很好的祛湿降热,调节的脾胃功能,对于患者出现的胃痛,还有面色发黄、周身无力等相关症状,都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价值。该药对于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进行饮食上的调整,包括多吃粥,糜烂的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远离过寒、过热,还有过于辛辣的食物。"
2023/08/25收听(18848)
"脾胃湿热,属于中医的病症名称,亦称作中焦湿热,由湿邪或饮食不节,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脾脘胀满,体倦身重,大便溏,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舌苔可见黄腻苔,脉象濡数。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剂是龙胆泻肝汤,或者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还可以用葛根汤加减。"
陈小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28收听(91710)
"治疗湿热症的经典中成药有很多,还是要根据不同的脏腑,不同的病位辨证来分别使用。如果是肝胆湿热出现头昏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湿热带下、尿赤这些症状,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治疗,以清肝胆、利湿热。如果出现脘腹部的脘胃困重、大便稀溏、呕吐、食欲不振这些脾虚湿热的证候,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来治疗。如果是夏天的风热感冒,同时夹杂湿邪出现的外感湿热,也是夏日感冒的症状,这个时候清湿热一般用藿香正气水或者是藿香正气散来治疗。如果是下焦的湿热,出现阴囊潮湿,腿部的皮疹、瘙痒等下焦湿热的症状,可以用二妙丸或者四妙丸来治疗。"
刘震│北京医院
2023/08/25收听(54160)
脾胃湿热有很多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药,如出现胃胀、胃疼、早饱或者大便腹泻这些以中焦湿热为主...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6播放(46148)
脾胃湿热有很多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药,如出现胃胀、胃疼、早饱或者大便腹泻这些以中焦湿热为主...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6播放(46148)
脾胃湿热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称,脾胃湿热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脾胃功能的运化不良,是脾胃失和的表现。...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2播放(32963)
脾胃湿热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称,脾胃湿热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脾胃功能的运化不良,是脾胃失和的表现。...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2播放(32963)
脾胃湿热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热邪气在脾胃中焦出现的病症,如脘腹胀满、口臭、大便粘滞不爽,有的... 刘永│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23/07/18播放(79358)
脾胃湿热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热邪气在脾胃中焦出现的病症,如脘腹胀满、口臭、大便粘滞不爽,有的...
刘永│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23/07/18播放(79358)
"出现脾胃湿热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所致:1、慢性胃炎,一些出现慢性胃炎或者是出现溃疡的患者,很容易会因为消化不足而造成食物堆积,造成脾胃湿热。2、外邪入侵,体内出现外邪入侵的情况,很容易让湿邪进入到身体当中,入侵到脾胃部位,并且湿邪最容易伤害到的是脾脏,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导致湿热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影响到肺部健康。3、饮食不健康,饮食没有节制,这也是造成患者出现脾胃受损的常见原因,一些患者容易喝酒,或者是吃太多的食物,都会对脾胃造成伤害,造成气滞或者是食滞的状况。"
江雪梅│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07收听(77288)
脾胃湿热的治疗主要包括清利湿热和健胃补脾两方面,可使用黄连清胃丸、茯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 黄天星│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2023/03/12播放(95308)
脾胃湿热的治疗主要包括清利湿热和健胃补脾两方面,可使用黄连清胃丸、茯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
黄天星│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2023/03/12播放(95308)
脾胃湿热一般吃马齿苋或者蒲公英就可以,这两个菜都可以清热利湿。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利湿,如脸...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6播放(35636)
脾胃湿热一般吃马齿苋或者蒲公英就可以,这两个菜都可以清热利湿。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利湿,如脸...
2023/05/26播放(35636)
脾胃湿热实际上是目前很多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这种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明显的征象,舌质会偏红,而且舌...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1/11播放(85216)
脾胃湿热实际上是目前很多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这种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明显的征象,舌质会偏红,而且舌...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1/11播放(85216)
脾胃湿热通常会用健脾、化湿、清热的药物治疗,可以用清镇汤、温胆汤、葛根岑连丸、枫蓼肠胃康、枳实...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1/05播放(95718)
脾胃湿热通常会用健脾、化湿、清热的药物治疗,可以用清镇汤、温胆汤、葛根岑连丸、枫蓼肠胃康、枳实...
2023/01/05播放(95718)
"脾胃湿热是中医的病名,常用的就是在中医理论下,应用一些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效果很好。常见的有利湿不助热的有三仁汤,通过湿热下痢,也可以应用葛根芩连汤。如果有黄疸,应该用茵陈五苓散加减。作为中成药,应该有参苓白术散,但是效果偏弱。对于脾胃湿热,除了口服用药之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健脾祛湿,特别是当湿和热结合在一起,很难去除的时候,通过运动可以使体内的湿气,通过排汗的方式,大量排出体外。对于脾胃湿热,除了吃中药汤药之外,还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相互配合。"
2023/07/22收听(86776)
湿热体质的人群可以服用心灵白术散,并配合二妙散、三妙散、四妙散进行治疗。湿热体质是人的九种体质...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6播放(81604)
湿热体质的人群可以服用心灵白术散,并配合二妙散、三妙散、四妙散进行治疗。湿热体质是人的九种体质...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6播放(81604)
"祛除湿热的中成药有很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五苓散、二妙丸、四妙丸,还有八正合剂、三金片、黄疸茵陈颗粒等,这些药物针对于不同的器官出现的湿热进行调治,像患者出现的泌尿系感染、下焦湿热可以考虑应用三金片。像患者出现的胆囊炎导致的黄疸,出现的湿热,可以考虑应用黄疸茵陈颗粒等。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合理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是很有好处的。应用中成药的过程中饮食一定要控制,远离含油脂过多的垃圾食品以及远离过于辛辣的发性的食物。"
2023/10/02收听(89930)
除湿热最好的中成药是二妙丸或四妙丸。二妙丸就是苍术和黄柏。苍术的除湿作用非常明显,黄柏还有点除...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16播放(59152)
除湿热最好的中成药是二妙丸或四妙丸。二妙丸就是苍术和黄柏。苍术的除湿作用非常明显,黄柏还有点除...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16播放(59152)
"湿热下注有肝胆的湿热下注,还有脾胃的湿热下注,如果是肝胆的湿热下注,能买到的中成药是龙胆泻肝丸,这是在药店里就能很方便买到的药物。如果是脾胃湿热,在药店里没有非常合适的能够清利脾胃湿热的中成药,需要通过中药饮片配方健脾、化湿、清热,泻脾胃湿热。所以,根据不同的湿热症状,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是肝胆湿热还是脾胃的湿热,因为不同的中药,归经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了龙胆泻肝汤,只能走肝胆经,但是却不能泻脾胃湿热,一般脾胃湿热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泻脾胃湿热。"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7/23收听(24314)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1万
播放次数:4.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