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手机浏览
治疗尿床的方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建立正常排尿反射是控制尿床较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晚上要定时起床排尿,在孩子排尿反射没有正常建立的情况下,父母应通过叫醒后定时的方法来排尿,如定时3个小时或4个小时排1次尿,预防尿床;
2、提肛运动:通过快速,或慢速收缩肛门来锻炼盆底肌肉,以及尿道的括约肌功能,从而减少尿床的机会。如果男孩存在包皮过长,还应通过进行包皮环切减少对尿路、尿道口、龟头的刺激来减少尿床的机会。另外,还可以通过做生物反馈、盆底强磁等锻炼盆底肌肉,增加尿道括约肌力量的方法来改善尿床;
3、药物治疗:包括氯酯醒,以及加强括约肌功能的药物,如米多君等对于治疗尿床,增加括约肌功能具有相应疗效。
分享:
"五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排尿,经常在睡中小便,考虑为小儿遗尿症。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第一个是一般治疗,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卫生习惯,避免白天过度兴奋,避免看气性大的电视或者游戏,避免剧烈活动,同时给予白天睡眠两小时,减少夜间深度睡眠引起遗尿,夜间可以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形成生物钟,可以减少尿床的次数。第二个就是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一般选用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剂,适用于夜间多尿的患儿。"
张武栋│宿迁市人民医院
2023/10/14收听(41876)
"治疗小孩尿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对孩子的训练,鼓励孩子在白天的时候正常饮水,晚餐的时间尽量在距离睡前2-3个小时完成,而睡前2-3个小时之内就不要再进食、喝水或者是进食含水分比较多的食物。家长在孩子容易出现尿床的这个时间段之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要将孩子叫醒,叫醒之后让孩子在清醒的状态下排尿,每天大概在这个时间段都要让孩子在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夜间排尿,一般养成条件反射需要21天左右,所以说这种规律性的训练要持续3-4周,就可以逐渐养成孩子夜间起床排尿的习惯。同时在白天的时候也要鼓励孩子白天排尿之前要憋几分钟,进行练习,这样逐渐训练孩子对排尿的调节能力。"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5/02收听(92240)
"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尿床的原因,对于五岁以下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脊髓的排尿中枢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对于五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诊断遗尿症,要积极寻找导致孩子出现遗尿症的病因,同时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过分指责孩子,减轻心理压力。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睡觉之前2-3个小时之内限制孩子进水和含水多食物的摄入。在睡觉之前,要让孩子尽量排空膀胱里的尿液,然后在孩子每天晚上容易尿床的这个时间点之前0.5-1个小时,给孩子设定闹钟,将孩子叫醒,要让孩子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排尿,逐渐养成条件反射。此外,如果经过上述的办法,孩子尿床的症状仍然不能改善,可以选择药物,口服的药物主要有去氨加压素或者是抗胆碱能药物。"
2023/07/03收听(70984)
"针对儿童尿床,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首先,给儿童进行补肾气治疗,有些儿童的尿床是由于肾气不足导致的,是多数特发性尿床的原因。比如给儿童应用缩泉胶囊,缩泉胶囊的补肾气作用比较好,对于大脑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其次,改变儿童的作息规律,有些儿童之所以出现尿床,是由于夜间睡觉前喝水太多导致的。这种情况只需要改变这个习惯,儿童的尿床大多能得到改善。最后,儿童睡觉前不要太兴奋,或白天玩得不要太疲劳。如果儿童睡觉前玩得太兴奋或白天太疲劳,儿童的大脑就会非常疲劳,对于中枢遗尿功能的抑制比较差,导致尿床的发生。"
司振阳│南京市中医院
2023/12/01收听(84198)
3岁以下儿童出现尿床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此年龄段儿童并没有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 袁俊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8/01播放(72424)
3岁以下儿童出现尿床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此年龄段儿童并没有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
袁俊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8/01播放(72424)
小孩子尿床的治疗具体如下:1、疾病的原因:如泌尿系的感染、隐性脊柱裂有可能会引起... 张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22播放(73794)
小孩子尿床的治疗具体如下:
1、疾病的原因:如泌尿系的感染、隐性脊柱裂有可能会引起...
张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22播放(73794)
小儿尿床要区分小儿年龄,如果是5岁以下出现尿床,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可以适当叫醒,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26播放(29572)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26播放(29572)
"尿床即遗尿症,其治疗首先要明确是原发性遗尿还是继发性遗尿,根据病因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原发性遗尿的儿童大多数会在成人前自愈,在治疗上,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同样有效。少数患者可持续至成人仍存在症状,遗尿症多数是伴随遗传倾向的。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行为治疗包括定时排尿训练,忍尿训练,来帮助患儿减少夜间遗尿的发生。药物治疗包括丙咪嗪、麻黄素、去氨加压素等。对于原发病例,如脊柱裂的治疗后,遗尿症可有缓解或消失。因此,尿床的治疗还是需要行为治疗和药物联合治疗,对于原发病的治疗也同样重要。"
牛颜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8/19收听(81998)
10岁儿童遗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治疗:医生要指导孩子和家长,... 贾黎红│杭州市儿童医院 2023/06/21播放(99808)
10岁儿童遗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治疗:医生要指导孩子和家长,...
贾黎红│杭州市儿童医院
2023/06/21播放(99808)
"10岁儿童尿床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医院的穴位治疗,以及家长的自我训练治疗。白天尽量不要喊孩子勤上厕所,让他憋尿,比如3-4小时再让他尿一次,有意识的让膀胱储尿量增大,同时夜晚尽量少饮水,尤其是晚上7点以后就不让他喝水,夜间可以定闹钟,比如夜间12点或者3点定两次闹钟,闹醒后不要让孩子糊里糊涂尿尿,一定要让孩子在清醒的状态下尿尿,让孩子围着屋子转一圈或者洗完脸清醒以后再去尿尿,这时孩子形成了条件反射,对孩子非常有好处。"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07收听(45638)
治疗尿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如夜间...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09播放(81306)
治疗尿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如夜间...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09播放(81306)
"治疗孩子尿床的方法如下:1、家长要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晚餐不能吃含水量多的食物,比如粥类、疙瘩汤等,晚上也不能吃含水量高的水果,比如西瓜、梨、柿子等,以免尿液生成过多出现尿床现象。如果晚上喝牛奶,在睡前一小时饮用。2、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晚上起床排尿的习惯,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入睡后4-5小时后叫起来撒一次尿,慢慢的就会在半夜自己起来撒尿。3、家长要控制孩子白天的活动量,不要让孩子白天玩得过于疲劳,防止晚上睡得过沉,以至有尿也不能醒来上厕所。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建议去医院检查是否是脑神经发育异常,或者肾脏疾病导致,好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邹丽萍│长春市中医院
2023/12/02收听(22152)
"尿床多出现在儿童,特别是4周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膀胱功能,及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对排尿的条件反射不能够控制,经常会出现尿床的情况。建议家长控制儿童睡觉喝水,并鼓励儿童解过小便后再去睡觉,平时多注意锻炼膀胱,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行为意识受到影响后,尿床会逐渐好转。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尿床,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晚上有时会出现尿床,应该注意控制血糖,并且在晚夜间注意提醒自己起床解小便,缓解尿床的症状。还有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尿床,可能是因为盆腔手术损伤了排尿控制的神经,建议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改善尿床的症状。出现尿床查明病因后,针对病因治疗,尿床多可缓解。"
2023/12/31收听(91238)
孩子尿床大部分情况是通过一般的生活治疗无效,才考虑药物治疗,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可能是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饮食习惯。白天不要过于疲劳,傍晚不应该过度兴奋,晚餐时不要摄入太多的水,晚餐中也不要过多地吃蛋白质、还有含糖类、盐类多的食物,晚餐之后也不应该喝很多水或者喝各种饮料,减少尿量,少吃咖啡因、碳酸饮料等引起兴奋的东西。女孩子还应该注意会阴清洁和干燥,有便秘、糖尿病、尿路感染,或者是有蛲虫病者,应该积极治疗。另外,可以用遗尿报警器训练,唤醒训练,训练一般是5-12周之后见效,训练4个月以上,主要适用于大孩子,主要是八岁以上的患儿。也可以用闹钟唤醒训练,掌握宝宝的遗尿规率,在还没有尿床的时候,用闹钟声把小孩子唤醒,让他排尿。
张丽亚│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2023/09/23收听(78802)
减少尿床的方法,常见有以下几种:1、建立反射:要找出尿床的原因,建立正常的排尿反... 张祥生│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03播放(38631)
减少尿床的方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1、建立反射:要找出尿床的原因,建立正常的排尿反...
2023/04/03播放(38631)
小孩尿床很常见,一般5岁以上的孩子尿床,需要干预治疗,如果5岁以下的小孩尿床可以接受。如果不是... 李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1/29播放(86776)
小孩尿床很常见,一般5岁以上的孩子尿床,需要干预治疗,如果5岁以下的小孩尿床可以接受。如果不是...
李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1/29播放(86776)
"成人尿床最常见的就是先天的腰骶椎裂的患者。是出生后腰骶椎形成裂孔不能闭合,导致马尾神经受压或者有粘连。在儿童期或者青年期一般症状不明显,不会有任何症状,有人可能有轻微的腰痛。到了中年以后就会出现症状,导致尿频、尿失禁、夜间尿床这些症状。治疗时严重的需要手术,轻微的尽量靠药物卫喜康,每天早晚各1片治疗。另外,尿床常见的也有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充盈性尿失禁的症状。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受压变形,尿液不能顺利排出,膀胱内尿潴留到一定程度就会充盈性尿失禁。"
王雪颖│锦州市中心医院
2023/11/09收听(97924)
少儿尿床叫遗尿症,小儿正常的排尿应该3-4岁就能形成夜里不再尿床了,一般5岁以上如果还在尿床,...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19播放(98582)
少儿尿床叫遗尿症,小儿正常的排尿应该3-4岁就能形成夜里不再尿床了,一般5岁以上如果还在尿床,...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19播放(98582)
"对于五周岁以上的患儿,如果仍然存在有尿床的习惯,可以诊断为遗尿症。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五岁以上孩童,每月排尿次数大于等于1-3次,就可以诊断遗尿。遗尿常见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对于低级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出现夜间尿床的症状发生。五岁孩子如果有遗尿症存在,建议通过膀胱功能训练以及设立闹钟来定时将孩子唤醒起床排尿,通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对于遗尿症的改善很有帮助。大部分患儿在成年以后,遗尿的症状会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如果不能得到治愈,还需要通过手术、药物等方法来进行治疗。"
郝晓伟│邯郸市中心医院
2023/08/03收听(94604)
"对于出现尿床的现象,如果是年龄在1-3岁之间的儿童,属于生理性的一种情况。因为儿童大脑控制排尿的中枢还没有发育健全,而且膀胱容量比较小,如果孩子喝水比较多,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尿床的情况。如果是大于5岁以上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这种情况就属于夜间遗尿症,因此应该先进行检查是否有病理性因素,比如生长发育迟缓,或者排尿习惯不良而导致的遗尿症。还有的情况是由于夜间喝水过多,或者成年人有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一些严重的尿路感染,都会导致尿床的情况,应该根据具体内在病因来选择治疗。对于老年人出现尿床的情况,有可能是慢性尿潴留或者真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应该检查尿流动力学来进行综合评判,再选择具体的治疗方式。有一些成年人在饮酒之后,由于睡眠过深,大脑对排尿中枢的控制失去了协调性,也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但是只要戒掉饮酒的习惯,一般都会恢复到正常排尿习惯。"
金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09收听(4782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