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外科
手机浏览
脐茸主要是指在孩子脐带脱落以后,没有完全脱落干净,所残留的肉芽组织。在脐茸形成以后,一般通过2周时间的换药,观察脐茸没有脱落的黏膜,是否能够自行收缩。如果是较小的脐茸,通常可以在换药后,逐渐萎缩、结痂,通常干结以后即可好转。
如果超过2周没有好转,建议行电灼手术,使未脱落的脐部黏膜坏死,亦会慢慢脱落,形成痂皮,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脐茸无需过于担心,即使需要手术,也仅为小型手术。
分享:
脐茸通俗是指孩子的肚脐部位,长了一块畸形的息肉。脐带根部与孩子腹部中间部位相连的部分称之为脐,脐带内包括卵黄管、脐尿管等各种结构,脐茸就是指当孩子的卵黄管闭塞后,远端的黏膜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就会在孩子的肚脐上出现畸形的息肉样增生物。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儿在脐带脱落后,创口上就会流出少量黄色的脓水,进而出现息肉样增生物,这种症状就被称为脐茸。脐茸的颜色为樱红色,表面比较光滑,大小不会超过1cm。以上就是脐茸形成的具体过程,但新生儿出现这种症状时最好是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王晓静│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3/03/13收听(25818)
所谓的脐牙就是我们临床上指的脐茸,脐茸是卵黄管畸形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卵黄管的畸形分类有脐茸、梅克尔憩室、卵黄管囊肿、脐肠瘘等等一系列的疾病。脐茸在其中是最简单最容易治疗和最容易诊断的一种疾病,它是在脐部形成了一个像绒毛肉芽状的一个小凸起,这个凸起的肉芽与腹腔不相通。它的基底部与脐部的皮肤黏连在一起,容易经常的引起脐炎、出血、渗液等等一系列的炎症改变,所以一旦明确诊断是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免引起反复的脐部感染,甚至恶变的可能。
潘祝彬│安徽省儿童医院
2023/02/24收听(17134)
脐茸是小儿脐部的卵黄管残余组织,也就是胚胎的残余组织的增生物,又称为脐部的卵黄管息肉。通俗的讲... 王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13播放(48921)
脐茸是小儿脐部的卵黄管残余组织,也就是胚胎的残余组织的增生物,又称为脐部的卵黄管息肉。通俗的讲...
王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13播放(48921)
"脐茸建议就诊小儿外科,外科医生会通过症状、查体,给孩子做脐部彩超来对脐茸进行确诊,确诊的脐茸通常建议去做手术治疗切除。脐茸长在肚脐,是先天性的东西,属于肚脐不应该有的组织结构,是卵黄囊的残留,会像肠道黏膜的结构一样往外一直分泌黏液,会导致脐部反反复复有黏液渗出,有臭味,然后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发生了感染,会出现脐炎、脐部蜂窝组织炎,细菌会向周围扩散,甚至向腹膜里面扩散,这种感染非常可怕,因此在感染之前就建议把这个小肿物及时切除,能够预防其它并发症发生。"
崔旭│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2023/09/15收听(11652)
脐茸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卵黄管的发育畸形所导致的疾病。卵黄管未闭或发育畸形所导致疾病分为几种,第一种最常见的是脐茸、脐窦、梅克尔憩室、卵黄管囊肿甚至是脐肠瘘这些都是卵黄管畸形的疾病。脐茸是外生型的,它的基底部和脐部皮肤相连,但是与腹腔内是不相通的。脐茸一旦被诊断是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不然就会反复的引起脐部的感染、渗液、出血甚至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所以应尽早的将脐茸进行切除,送病理检查了解其性质。
2023/06/23收听(80488)
"脐茸是卵黄管完全闭塞,仅在脐部残留的黏膜组织,婴儿出生后一周左右脐带脱落以后,在脐部可以见到一个粉红色,像息肉一样的黏膜组织,每天总有分泌物,分泌一些无色黏液,可以导致脐部红肿、脐部及脐周形成溃疡,所以发现脐部有粉红色息肉组织或者脐部反复有分泌物,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如果明确是脐茸,可以用激光或者手术治疗,小儿脐茸手术相对简单,一般手术时间约3-5分钟,术后局部消炎、止血以及对症治疗,同时需要加强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爽。脐茸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的几率非常低,手术之前通常需要做个脐部彩超,明确有无脐窦、脐瘘,如脐尿管瘘、脐肠瘘等。"
周垂兵│长春市儿童医院
2023/10/01收听(78048)
"婴儿脐茸的治疗,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脐茸也就是黄管闭合后,脐孔处有少许残留的肠黏膜组织,局部可见鲜红色的黏膜面,似小息肉状的外观,又称其黏膜息肉。可见有少量的分泌物,但无瘘口或窦道,所以出生后对脐部应该进行的护理,防止感染。正常新生儿脐孔可能有少量的黏液分泌物,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保持清洁、干燥就可以。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的清理。2、脐茸的时候,小的脐茸可用10%的硝酸银烧灼或电灼破坏黏膜,无效时切除残留的黏膜。如果脐茸较大,伴有细蒂和脐相连,可以在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用丝线结扎,使脐茸脱落、干枯而治愈,脐茸大、壁粗的必须手术切除治疗。"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11/26收听(77882)
脐茸如果不切除长期存在,可能会造成继发感染。因此除非脐茸较小,随着年龄增大自行缓慢萎缩,否则均... 章立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01/28播放(66496)
脐茸如果不切除长期存在,可能会造成继发感染。因此除非脐茸较小,随着年龄增大自行缓慢萎缩,否则均...
章立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01/28播放(66496)
"成人脐茸的治疗主要为以下方法:1、可以使用紫药水,即常说的甲紫溶液进行治疗,一般一天涂抹两次,等待其自然风干即可。2、也可以使用硝酸银溶液来进行腐蚀,一般浓度为10%左右。3、有部分患者可以使用激光的疗法,进行烧灼脐茸,使其自然萎缩。4、如脐茸较大或者是局部有明显的红肿感染,则需要进行规律的抗炎治疗,待肿胀消退后,可以行手术切除治疗,然后脐部再重新做脐窝,以提高美容性。在治疗期间不能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不能饮酒,具体的治疗方法,可以去医院与治疗的主诊医师进行咨询。"
陈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23/10/13收听(23770)
"宝宝脐茸的症状是卵黄管闭合后,脐孔处有少许残存的肠黏膜组织。局部可见鲜红色黏膜面,似小息肉状外观,又称其黏膜息肉,可有少量分泌物,但无瘘孔或窦道,如黏膜受摩擦或损伤时可有血性分泌物。脐茸需要与脐肉芽肿相鉴别,脐肉芽肿与卵黄管无关。脐肉芽肿主要因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比如爽身粉、出血的结痂或者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并非肠黏膜组织。直径0.2-0.5cm,表面湿滑,少量黏液性或带脓性血性分泌物,经数次硝酸银烧灼后可治愈。若肉芽肿较大或护理不当,继发脐周化脓性炎症不易治愈者,可手术切除。"
2023/10/31收听(55030)
"脐茸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肚脐部位上的赘生物,并且有持续的分泌物产生。它是小儿脐部卵黄管残余组织的增生,又称脐息肉。因为脐茸有持续的分泌物产生,而且触碰到容易出血继发感染,所以脐茸需要进行外科处理。体积小的脐茸可以用硝酸银进行烧灼,有蒂的脐茸可以先予以根部结扎,残留部位再用硝酸银灼烧。恢复期时脐部要保持干燥,待彻底治愈后才可以沾水,不然容易继发感染。粗大的脐茸需要手术切除,也可以选择激光等其它的治疗方式。"
陈欣妍│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2023/12/30收听(78788)
先天性脐茸是先天性卵黄管发育异常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脐部残留有少量的肠黏膜组织,表现为红色或者粉红色颗粒状的肉芽样的结构,质地比较脆弱,擦伤后有少许的出血。脐茸是肠黏膜组织,有分泌肠粘液的特点,导致脐部出现湿润的改变,会出现慢性的湿疹,同时伴有异常的气味。脐茸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没有有效的口服药,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比较简单,手术后恢复也比较快,脐茸手术后一般没有复发的。
宋晓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23/03/16收听(44360)
"脐茸对孩子是有影响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局部反复的出现分泌物,容易细菌感染,感染是长期不愈,所以要及时的处理。脐茸多半是簧管闭合后,脐孔处有少许残留的肠黏膜组织,局部可见红色的黏膜的面,似小息肉样的外观,又称为肠黏膜息肉,可以有少量的分泌物,但无漏口和窦道。如黏膜受摩擦或者损伤时,可有血性的分泌物,久而久之容易感染,所以要尽快的处理。脐茸的处理一般小的脐茸可用10%的硝酸银烧灼或者用电烧破坏黏膜,无效时,切除残留的黏膜。如果脐茸较大,伴有蒂与脐相连,可以在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用丝线结扎,使脐茸脱落、干瘪而治愈,如果脐茸的蒂太大、很粗,应必须采取手术切除,以后没有任何的不良的表现。"
2023/08/11收听(39080)
"孩子脐茸不能自愈,需要进行局部处理,必要时可能还需要手术切除。脐茸是卵黄管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是卵黄管在脐部仍有少量残留,残留部分的肠黏膜组织而形成,又称为脐息肉。表现为在脐部有一个圆形的红色息肉样组织,常有少量黏液或者血腥浆液分泌,有时可以引起脐部皮肤的浸渍、炎症、感染,有时候还可以导致脓肿的形成。脐茸的治疗,如果引起局部炎症感染,需要局部消毒并且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有脓肿形成,还需要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对于脐茸的处理,可以通过电灼或者硝酸银烧灼的方法来进行去除黏膜,小的脐茸一般通过电灼或者硝酸银烧灼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如果脐茸比较大,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则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处理,手术将残留的黏膜切除之后局部缝合。总之,脐茸不能自愈,需要及时积极的进行相应处理,以免继发性引起感染,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贾晋荣│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31收听(39534)
"肚脐肉芽和脐茸不一样,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肚脐肉芽和脐茸的外观较相似。另外,它们的来源都是胚胎卵黄管的残余组织。不同的地方:首先,体现在形成时间上,肚脐肉芽的形成时间相对较短,是后天的炎症反应。脐茸的形成时间较长,是先天的畸形。其次,两者的形态不同,肚脐肉芽通常颜色鲜红,相对较小,质地柔软,严重的会流出液体。而脐茸的颜色暗淡,相对质地较韧且很大,一般没有液体流出。而有液体流出时,可能合并有脐窦或者是脐瘘,需要及时的到医院确诊并对症治疗。再次,治疗方面一般较小的肚脐肉芽,当减少刺激,炎症消失后即可自愈。也可以选择75%的硝酸银外用烧灼即可自然愈合,严重的也可以到医院选择结扎的方式来中断血运,肉芽干瘪脱落;而脐茸一般外用药无效,需要激光或者是手术切除。"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3/06/01收听(43722)
脐茸不能自愈,但大部分都可以治愈的。脐茸是因为卵黄管闭合以后,气孔处有少许残存的肠黏膜组织,局部可见一个红色的黏膜面,像小息肉状,也可以有少量的分泌物,没有漏孔,也没有窦道。一般有气肿的时候,可以用硝酸银烧灼,一般很容易治愈,如果没有效,可以考虑在婴儿期内手术切除,因为脐茸往往没有窦道和漏孔,所以对腹腔内的局部组织没有明显的影响,如果不用硝酸银局部烧灼等自愈,是一般机会比较小的。
陈彦香│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0/27收听(25530)
脐茸切除后不会复发,脐茸是先天性卵黄管发育异常,在脐凹部位残留红色的或者粉红色的颗粒状的肠黏膜。肠黏膜有分泌黏液的特点,脐凹部位会经常比较湿润,脐茸擦伤以后还可能有少量的出血,伴有异常的气味。脐茸不会自行愈合,口服药物也没有明显的效果,需要做小的手术行脐茸的切除手术。手术比较小一般不需要麻醉,创伤也比较小,恢复也比较快,一般在门诊就能做,脐茸切除干净后一般不会有复发的现象。
2023/08/20收听(86108)
小孩子的脐茸一般需要进行药物或者是手术,或者是激光治疗,才能够得到缓解,不能够达到自愈的过程,...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19播放(29936)
小孩子的脐茸一般需要进行药物或者是手术,或者是激光治疗,才能够得到缓解,不能够达到自愈的过程,...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19播放(29936)
脐茸不切除是有影响的,脐茸是先天性卵黄管发育异常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脐部残留有肠黏膜的组织,呈红色或粉红色的颗粒状结构。脐茸可以分泌黏液,伴有异常的气味,擦伤以后有少许渗血,往往使脐部反复潮湿、皮肤慢性糜烂,给小孩子脐部的护理带来影响。脐茸是不会自行消失的,需要手术治疗,脐茸的手术非常简单,在门诊就可以处理。治疗后应注意保持肚脐周围的清洁干燥,避免碰水、潮湿等,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2023/03/21收听(20340)
"脐茸手术对婴儿的影响主要是出现感染或复发,脐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局部出现息肉样的增生物,部分宝宝还会出现局部流脓水等表现。出现这种情况,可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如脐茸体积较小,可选择外科激光治疗。体积较大时可通过手术切除,手术后要做好局部的护理。如果处理不干净或局部还有少量的残留,会导致分泌物增多或出现化脓感染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另外,给孩子治疗时要选择当地比较有权威的医院就诊,手术的安全系数也会较高。如果选择小医院,肚脐结扎的底部没有处理好,会影响到皮肤的愈合,还会导致手术后的复发。"
2023/03/19收听(6639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