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耳鼻喉科
手机浏览
耳朵中的耳屎,即耵聍,如果自己无法清理,是黏稠耵聍,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在耳镜下将湿黏的耵聍取出,以避免形成外耳道耵聍栓塞。大部分患者耳朵里的耵聍都是干的薄片,对于人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尘土、昆虫进入耳朵内,同时又能够随着头动、走路、跑步或者进食等排出。
此外有少部分患者因为遗传因素,可能是湿黏的耵聍,呈黄色或者黑色,不容易自行排出,时间长了容易堆积在耳道形成耵聍栓塞,患者会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进水会导致耳朵痛。遇到上述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将耵聍栓塞取出之后症状能够完全消失,并且建议患者每3-6个月定期到医院进行清理,自己很难将湿黏的耵聍完全清除干净。
分享:
耳道内的耳屎比较软、容易松动,可以用耵聍钩逐渐的将其取出或者行外耳道冲洗将其冲洗掉。如果耳屎比较硬,而且活动度不大,不能用耵聍钩将其取出时,可以应用5%的碳酸氢钠进行滴耳,一般情况下一天滴6-7次,软化耵聍,三天之后可以行外耳道冲洗。冲洗时可以用0.9%的生理盐水加热之后进行冲洗,以防止冲洗时引起头晕,导致恶心、呕吐的情况。做完之后可以做耳内镜的检查,看是否有损伤鼓膜的情况。
马良│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5/14收听(68840)
耳朵耳屎硬挖不出来,就不要强行去挖、去抠、去夹,要用药水浸泡,浸泡后再行取出。生活中好多人用香油浸泡,由于比较硬,比较大,耳屎多呈油性,香油浸泡的时间比较长,比较慢。临床上应用比较广的是5%的碳酸氢钠,用5%的碳酸氢钠将外耳道灌满,一次浸泡15分钟。15分钟之后将外耳道里的碳酸氢钠控出来,用棉签擦干外耳道,隔1小时,再次浸泡,这样反复浸泡3天,一般都能将比较大、比较硬的耳屎泡成泥样,去耳科门诊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来或者行耵聍冲洗冲出来,一般都能一次清理干净。但也有比较大、比较硬的耳屎,需要2-3次才能清理干净。
岳文江│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3/07/11收听(66738)
耳屎临床是指耵聍。如果耳道内的耵聍非常硬、挖不出来,这时候一定要停止自己挖耳朵的习惯,要到医院...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09播放(26064)
耳屎临床是指耵聍。如果耳道内的耵聍非常硬、挖不出来,这时候一定要停止自己挖耳朵的习惯,要到医院...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09播放(26064)
如果耳内耵聍较硬,避免自己拿耳勺清理,容易导致疼痛以及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可能使外耳道出现感染,...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4/13播放(27241)
如果耳内耵聍较硬,避免自己拿耳勺清理,容易导致疼痛以及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可能使外耳道出现感染,...
2023/04/13播放(27241)
耳屎就是耵聍腺分泌形成的耵聍,对外耳道皮肤和鼓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手挖耳屎,如果不慎可能会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的肉芽形成,严重的可以导致鼓膜穿孔,进一步感染可引起中耳炎。单纯的片屑状耵聍随着咀嚼运动会自行排除,如果聚集成块,不易挖出,可能需要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用耵聍钩勾出。如果较硬不易勾出,也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水浸泡耵聍,一般浸泡后可以找医生用吸引器吸出。
张剑伟│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2023/08/31收听(98968)
耳朵里的耳屎,或者也叫耵聍非常硬,尤其是...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15播放(43401)
耳朵里的耳屎,或者也叫耵聍非常硬,尤其是...
2023/08/15播放(43401)
耳朵里的耳屎临床上也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产物,多数人都是干的片状物,有少数人由于遗...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28播放(34016)
耳朵里的耳屎临床上也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产物,多数人都是干的片状物,有少数人由于遗...
2023/08/28播放(34016)
"耳朵里面耳屎是湿的,首先要区别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正常分泌出来的耳屎,称为油耳屎,它只不过是耵聍腺分泌旺盛所造成的。一般来说,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多大影响。所以这种湿耳屎就随它去,会自行排出体外,或者自行干燥过后排出体外。第二、湿耳屎可能是疾病或者是耳部进水等原因引起。比如耳部进水,或者是儿童哺乳时反奶进入耳部。对这种要进行及时的清理,一方面避免外耳道炎症的发生,避免耳屎继发感染。另一方面,比如哺乳的奶进入外耳道,很容易造成外耳道和耳廓的湿疹,这也是需要及时清理的原因。"
邓邦鱼│苏州市立医院
2023/06/23收听(25756)
临床上不主张病人挖耳朵。因为挖耳朵,经常会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外耳道的感染,造成病人耳朵疼...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6/13播放(46657)
临床上不主张病人挖耳朵。因为挖耳朵,经常会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外耳道的感染,造成病人耳朵疼...
2023/06/13播放(46657)
挖耳屎去医院完成最好,因为医院有内窥镜、电耳镜,可以看清楚耳道内的结构,而且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也...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3/04/10播放(34687)
挖耳屎去医院完成最好,因为医院有内窥镜、电耳镜,可以看清楚耳道内的结构,而且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也...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3/04/10播放(34687)
患者外耳道有耳屎,即耵聍时,不建议自行清理。耵聍由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对于外耳道有保护作用...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10/10播放(97656)
患者外耳道有耳屎,即耵聍时,不建议自行清理。耵聍由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对于外耳道有保护作用...
2023/10/10播放(97656)
挖完耳朵之后耳朵开始流水,具体原因如下:1、外耳道湿疹:由于外耳道比较痒,病人经常用...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3/21播放(40136)
挖完耳朵之后耳朵开始流水,具体原因如下:1、外耳道湿疹:由于外耳道比较痒,病人经常用...
2023/03/21播放(40136)
耳屎在临床上称为耵聍,耳朵里面耵聍很深而...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5/31播放(25618)
耳屎在临床上称为耵聍,耳朵里面耵聍很深而...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5/31播放(25618)
耳朵里很痒但是什么都挖不出来时要避免抠耳朵,除了专业医生以外的人,包括患者自己也不能抠耳朵。不...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9/06播放(32721)
耳朵里很痒但是什么都挖不出来时要避免抠耳朵,除了专业医生以外的人,包括患者自己也不能抠耳朵。不...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9/06播放(32721)
"一般情况下,耳朵耳屎湿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是正常的生理性耳屎,可分为干性和油性两种。干性耳屎是片状、块状,可以自己脱落,而油性耳屎表现很湿、很潮,贴在外耳道上自己不会脱落,但因为是正常的生理性耳屎,所以对健康没有影响,这种情况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油性耳屎伴有其他的现象,比如听力减退、有疼痛感、堵塞感,甚至耳道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从西医的角度讲,是耳道发生了炎症,最常见的是中耳炎。从中医的角度讲,是因为体内湿气重。有时在洗头、洗澡时水进入耳道内,也会形成短暂的湿耳屎。"
史保轩│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01收听(52140)
"俗话所说的耳朵里面的耳屎在医学上叫做耵聍,耵聍分为干性耵聍和油性耵聍。干性耵聍主要表现是片状、块状,分布在外耳道内。耵聍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保护外耳道内异物进入耳道。干性的耵聍一般会自己脱落,过一段时间有自己清洁的功能。油性耵聍主要的表现就是很湿、很潮,贴附在外耳道壁上,一般很难完全自己脱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若是没有什么症状,比如耳朵痛、耳朵闷塞感、堵塞感,如果没有这些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若是出现很明显的堵塞感,耳朵感觉有东西堵起来,这种一般需要医院耳鼻喉科用专业的器械把堵塞的耵聍,也就是耳屎取出来。另外平时应该注意不要反复地用棉签擦洗外耳道,这样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症。"
高贵宝│峄城区人民医院
2023/11/01收听(50516)
如果外耳道的耳屎比较湿,呈油状的耳屎,通常不需要治疗。因为有一部分人外耳道皮肤里的耵聍腺分泌的...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08播放(32464)
如果外耳道的耳屎比较湿,呈油状的耳屎,通常不需要治疗。因为有一部分人外耳道皮肤里的耵聍腺分泌的...
2023/08/08播放(32464)
生活当中患者耳朵里面的耳屎是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患者本身就是油耳,耳朵里面有黄色的分泌物形成,需要定期的去清理,时间长容易形成耵聍堵塞的情况。2、考虑是患者平时是干耳屎,但在洗头、游泳之后里面进了水,就容易将耳屎软化变成湿的,有时候甚至会流到耳道口处,建议患者可以用棉签轻轻的处理。生活当中患者如果耳屎分泌的不是特别多,是不需要进行清理的。因为随着咀嚼运动而使可能会自行排出,但是如果而是分泌的特别多,尤其是湿的耳屎,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定期的积极处理。
刘滢│北部战区总医院
2023/07/14收听(57542)
"掏耳朵引起的出血,一般情况下见于两个病因:1、由于掏耳朵时操作不慎而引起的外耳道壁损伤,因为外耳道比较深、比较狭窄,当掏耳朵操作粗鲁时,就会引起局部的皮肤损伤,导致出血。患者会出现外耳道剧痛,有新鲜血液渗出,检查时在外耳道壁发现新鲜的撕裂口。在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外耳道检查,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可以用纱布或者棉球进行局部加压,大约5-10分钟可以逐渐止血,患者需要避免外耳道进水,大约一周可以痊愈。2、由于鼓膜穿孔导致的出血,鼓膜穿孔一般发生在鼓膜紧张部,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外耳道流血、耳鸣、疼痛等症状。鼓膜穿孔患者需要口服抗生素,避免局部感染,同时避免外耳道进水,避免感冒,不能用力擤鼻涕,大约一个月可以逐渐自愈。"
张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2023/09/25收听(86000)
耳屎即耵聍,用挖耳勺清理外耳道耵聍的时候出血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见,通常是挖耳勺损伤外...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8/04播放(43594)
耳屎即耵聍,用挖耳勺清理外耳道耵聍的时候出血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见,通常是挖耳勺损伤外...
2023/08/04播放(4359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