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手机浏览
如果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体温>39℃就认为是高烧。高烧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当然除高烧外,身体有可能会伴随各种不舒服,这些症状也是提示高烧的原因。
如果高烧时伴随明显的咳嗽、咳痰,考虑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如果高烧时伴随明显的拉肚子、肚子疼,考虑消化道的感染。如果高烧伴随排尿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尿液异常,考虑是泌尿系感染。除感染的原因外,非感染的原因也可以导致高烧,比如免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淋巴瘤、白血病、实体脏器的肿瘤也可以引起高烧。
分享:
"在体温超过38.5℃以上称为高热,高烧的原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细菌或者病毒性的感染所引起。同时一些系统的病变,比如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也可以出现高热的情况,建议积极的完善相关检查,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根据临床的症状,如果有咳嗽、咳痰的表现,考虑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建议可以完善胸片的检查来明确,同时抗生素可以选择头孢类,比如头孢呋辛来进行治疗。如果考虑为胃肠道或者泌尿系统的感染,建议完善大便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查来明确,必要时需要给予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来明确病毒或者细菌的种类,同时根据结果来适当的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张艳凯│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3/08/25收听(67910)
"高烧一般指人体的体温超过39℃,导致高烧的原因是很多的,既可以有感染性的疾病,也可以有非感染性的疾病,在感染性疾病里边又可以按照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病种。病原体方面既可以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也可以有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等。感染部位方面同样是可以多种多样,从头到脚,每个地方都有感染存在。非感染性的疾病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分,包括肿瘤性的疾病,比如实体脏器的肿瘤、血液系统的肿瘤,也包括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比如系统性的红斑狼疮。"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1/27收听(38184)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高烧是指温度超过39.1℃,但低于41℃。正常人腋下体温一般是在36-37℃左右,口腔温度正常值在36.3-37.2℃。高热时机体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肠道活动减弱、消化吸收功能差,同时分解代谢增加,水分和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导致病人入量不足,营养缺乏。因此应该让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主,要多喝温水或者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电解质。同时要给予物理降温及药物退热治疗,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吲哚美辛栓等。"
孔俊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9/07收听(77592)
"一般在39℃-40℃,被称为高烧,在40℃以上的被称为超高烧。对于高烧这个时候温度是比较高的,不但要采用物理降温法,而且还要采用药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退热栓来加以治疗。这个时候一定要查明发烧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治疗,因为高烧的原因有非常多,可能感染了某种外源性的微生物,也有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或者是一些血液或者是癌性的发热等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对于高烧的时候还是要不容小视,要加以慎重的去对待,出现问题要及时的加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李恒│济南市中心医院
2023/04/13收听(92684)
"高热是指体温在39-41℃之间,发热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四等,低热是指体温37.3-38℃,中等发热是指体温38-39℃,高热是指体温39-41℃,超高热是体温超过41℃。发热的原因也有很多,发热时如果是低热或中等程度的发热,对人体损伤不大。高热时会引起心率明显增快,出现组织细胞明显缺氧,会出现发绀,且末梢循环不好。如果是儿童会引起抽搐和惊厥,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加重,严重的会诱发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
薛宏丽│辽宁省人民医院
2023/07/04收听(79572)
高热是指体温在39.1-41℃,正常成年人体温是36-37℃。临床上把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程度又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低热是指体温在37.3-38℃,中等度热是指体温在38.1-39℃,高热指体温在39.1-41℃,超高热指体温在41℃以上。发热时体温随时间在变化,所以发热病人每天最好测四次体温,并把它记录成体温曲线,在就诊的时候提供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从体温的趋势上判断发热原因。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24收听(16708)
"高烧通常指的是人腋窝温度在39.1-41度之间,高烧一般是人对一些支原体或者是制热源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或者是败血症等多种疾病中。另外一些肿瘤热也可以表现为高烧。出现高烧的患者要及时给与物理降温,例如冰敷贴、温水擦浴,甚至是酒精擦浴,在医院的话可以采用冰帽或冰毯来辅助降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退烧药物,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者静脉使用赖氨匹林或者是氨基比林,都是有比较好的退烧效果的。"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23/06/15收听(83750)
"正常来说人体腋下体温超过37.3℃就表示机体出现了发热症状,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将发热分为四个级别,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39.1-40℃度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发热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最为多见。一般来说,机体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无需应用药物缓解症状,只要适当于物理方法降温即可,如温水擦、酒精擦浴、洗热水澡、敷冰袋等。当机体发热体温超过38.5℃,单纯应用物理方法很难有效缓解发热症状,必须及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查找发热的原因,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1/24收听(47708)
"临床上把39.1-41℃称为高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烧,一般以患者口腔温度为标准,可以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如果超过了41℃,称之为超高热。发热的临床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情况如下:1、体温上升期:这个时期经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者寒战等现象。2、高热期:就是指体温上升达到高峰之后,保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期患者主要的表现是寒战消失,皮肤发红、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然后出汗逐渐增多。3、体温降期:这个时期表现为出汗增多、皮肤潮湿,这个时期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所以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的水平。"
苏欣│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2023/03/22收听(41345)
口腔温度的正常值是36.3-37.2℃,临床上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腔、腋窝和直肠3种,其中测...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1/03播放(98230)
口腔温度的正常值是36.3-37.2℃,临床上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腔、腋窝和直肠3种,其中测...
2023/01/03播放(98230)
"孩子发热时体温大于等于39.1℃属于高热,高热状态下需要抓紧给予退热处置,如孩子手脚凉,容易发生高热惊厥现象时,口服退热药物后的1小时之内尽量让孩子保持意识清醒,不要让孩子睡觉。家长要用手反复不断搓孩子的四肢,尽快让血液循环恢复,避免发生抽搐。同时可以用退热贴贴于前额、大椎穴以及颈部等,可以避免抽搐现象的发生。应用退热药物之后的1小时之内一定要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反复不断的用温热水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擦拭,也有利于退热。经1-2个小时左右,在家中退热没有明显的效果则抓紧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退热药物的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来退热治疗。"
全香美│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23/01/28收听(78894)
婴幼儿体温39-40℃算高烧,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心率、呼吸也比较快,身体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多,所以小婴儿的基础体温相对要高一些。小婴儿体温正常范围是36.2-37.4℃,如果小婴儿体温超过37.5℃为发热,属于低热状态,体温低于36℃,属于体温过低,体温超过39℃为高热,一般腋下测量体温是婴儿常用安全和准确的方法。小婴儿体温稍高一些也不要紧张,要多观察孩子体温情况,注意测量时室内温度是不是过高。当小婴儿吃完奶后,体温也可能出现37.5℃以上的情况,家长要多次测量孩子的体温,在吃完奶后20-30min再次测量体温,当恢复到正常时就可以放心了。
刘春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9/10收听(82332)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超过37.3℃就...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24播放(29484)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超过37.3℃就...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24播放(29484)
发烧是人体遇到感染或异常情况时,机体的正常反应,只要超过体温37.4℃就叫发烧。发烧根据温度不... 闫志虹│包头市肿瘤医院 2023/02/09播放(67786)
发烧是人体遇到感染或异常情况时,机体的正常反应,只要超过体温37.4℃就叫发烧。发烧根据温度不...
闫志虹│包头市肿瘤医院
2023/02/09播放(67786)
不能根据高烧多少度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时有低热(37.3-38℃)、中等度发热(38.1-39.0℃)、高热(39.1-40.0℃),有些病人不发热。绝大多数病例以低热和中等度发热为主,持续高热病人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病例伴随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中指出,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所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不仅仅是高烧多少度,还有其他临床表现,如干咳和乏力。有流行病学史、血常规和肺CT的相应特点。根据标准进行疑似病例的诊断,然后疑似病例再进行核酸检测、抗体测定和基因测序来确诊,不能以体温高、低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王莹│武汉儿童医院
2023/10/31收听(67786)
"体温39.1度-41度,属于发烧中的高热。可以用吲哚美辛栓纳肛,或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能够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亦可以口服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板蓝根颗粒、羚羊角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清热解毒药物。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检查血常规,通过血象分析,如果是病毒性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如利巴韦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烧,可以用抗生素药物对症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可以通过中西结合治疗,能够缩短周期,提高效率。"
朱文洋│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2/19收听(97014)
当儿童的体温达到了腋下39℃属于高热的范畴,儿童在发生高热以后会引起明显的头痛、精神状态比较差、吃饭胃口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引起周身的酸疼不舒服,需要给儿童及时的退热处理。比如给儿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需要适当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改善儿童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的状况。还需要给儿童针对病因来处理,如果发热是由于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应用头孢菌素,儿童的高热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比如高热持续不退会引起儿童心脏负荷的加重,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
司振阳│南京市中医院
2023/05/31收听(25842)
"当体温超过39℃就称为是高烧,导致高烧的原因很多,既包括感染性的疾病,也包括非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的疾病里边按照病原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等。非感染性疾病里边也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一些肿瘤性的疾病,比如实体脏器的肿瘤、血液系统的肿瘤,像比较常见的淋巴瘤。还包括自身免疫紊乱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的红斑狼疮、血管炎等等。出现高烧应该询问患者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有没有伴随的其他系统的表现,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有没有异常的感觉。如果要是有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就要针对相应脏器的疾病,进行详细的鉴别。"
2023/08/25收听(95476)
"脑膜炎高热最高可以达到40℃以上,不同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脑膜炎,发热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细菌、结核以及真菌。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容易引起高热,体温常达到39-40℃,结核性脑膜炎以低热为主,即使是病情较重,体温也在38.5℃左右,大多数在38-38.5℃之间。如果是真菌性脑膜炎则体温不定,感染严重时也有高热达到39℃,如果病情较轻,有时甚至没有发热。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体温曲线大多数会呈现下降趋势,许多病毒性脑膜炎高热仅持续1-2天,用药以后很快就可以降到正常范围。"
唐黎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10/19收听(90540)
"通常腋下体温在39℃以上才算高烧,高烧的原因可以是感染的因素,也可以是非感染的因素。感染的因素当中,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都可能引起高烧,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的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哪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高烧可以见于非感染因素,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恶性肿瘤,都可能会引起高烧。患者体温如果达到了39℃以上,通常需要暂时应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把体温暂时降下来,重点是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通常需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患者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1/06收听(7879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