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手机浏览
耳屎没有毒。耳屎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的耵聍腺所分泌的分泌物,耳屎一般是黄色、较薄的,在耳道内对耳道起到保护的作用。
由于耳屎挡着,外界的小虫子或者细菌、病毒一般不容易进去。耳屎一般可以自行排出,比如通过说话、打哈欠等,都可以使耳道运动,使比较松散的耳屎自行排出,一般不需要掏耳朵。
但是如果外耳道的耵聍腺分泌得过于旺盛,又合并细菌感染,而且喜欢经常掏耳朵,引起外耳道炎症。在出现感染时,耳道的分泌物就较多,和细菌混合在一起,则形成较硬的耳屎。
当耳屎较硬或者较多的时候,一般不会自行排出。当堵在耳道内而引起耳朵闷或者影响听力,则可以到医院,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使耳屎软化,并且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把耳屎冲出。
分享:
注射治疗剂量的肉毒毒素是安全的,但如果一次注射过大剂量的肉毒毒素,有可能导致全身的中毒反应。因此,注射肉毒毒素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卢丙仑│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3/09/29阅读(3168)
蚂蚁咬人含有毒素,但是有些蚂蚁毒力相对较弱,也有些蚂蚁其毒性较强,世界上蚂蚁的种类比较多,尤其...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10/31播放(61736)
蚂蚁咬人含有毒素,但是有些蚂蚁毒力相对较弱,也有些蚂蚁其毒性较强,世界上蚂蚁的种类比较多,尤其...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10/31播放(61736)
曼陀罗花实际上是有毒性的中药,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白曼陀罗、毛曼陀罗的花,作用主要有平喘、止咳、... 张前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20播放(31105)
曼陀罗花实际上是有毒性的中药,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白曼陀罗、毛曼陀罗的花,作用主要有平喘、止咳、...
张前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20播放(31105)
4岁的儿童抠出来大耳屎,这种情况属于正常,不用担心。通常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耵聍...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9/05播放(35952)
4岁的儿童抠出来大耳屎,这种情况属于正常,不用担心。通常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耵聍...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9/05播放(35952)
4岁儿童抠出来大耳屎没有事,儿童外耳道有耳屎是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所致,一般分泌正常的耳屎是松软的,少量的,可以自己流出来,或者是用小拇指,可以把它轻轻抠出来。但是有些儿童或者是成人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分泌的耳耵比较多,所以常常会把外耳道堵着,出现耳闷、听力下降。在这个时候需要去医院进行外耳道的冲洗,把耳屎冲洗出来,就可以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在家里面自己掏,弄不好的会把耳膜和外耳道损伤。
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12/11收听(84776)
耳屎一般指耵聍,黑色耵聍说明其内有些黑色的东西。耵聍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种是外耳道皮肤死...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12/21播放(45985)
耳屎一般指耵聍,黑色耵聍说明其内有些黑色的东西。耵聍组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种是外耳道皮肤死...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12/21播放(45985)
正常耳屎在临床上称为正常耵聍,糖耳屎在临床上称为油性耵聍,形态如下:1、正常耵聍... 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4/04/29播放(31539)
正常耳屎在临床上称为正常耵聍,糖耳屎在临床上称为油性耵聍,形态如下:
1、正常耵聍...
2024/04/29播放(31539)
耳屎通常是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的物质,通常可能和外界的灰尘等等搅和在一起,形成耵聍,老百姓也叫耳屎。外耳道是有自然的排除耳屎的功能,所以大部分人都不需要经常掏耳朵,来清理外耳道的耵聍,只有少部分病人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耳屎是油性的,不容易排除。还有就是耵聍形成硬块,造成病人有耳堵,少部分病人可能还会有疼痛、感染这些情况。需要到医院由医生用专业的镊子取出,如果耳屎是非常硬又比较深、靠近鼓膜,这时需要用药物来进行软化,之后再取出来。
2023/05/06收听(44064)
引起耳屎多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外耳道的湿疹,导致外耳道痒的厉害,病人会经常抠耳朵刺激皮肤,造成皮肤湿疹的加重,分泌物增多,经常会流黄水。第二个就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这时候病人耳朵里会经常有大量分泌物,有黑色的霉菌团,也有长白毛的这些分泌物。这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通常将这些分泌物清理以后根据情况,如果是湿疹会涂抗过敏软膏,如果是真菌感染会涂抗真菌的药膏,一般7-10天,症状能够完全控制。
2023/11/26收听(45576)
"耳屎又称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是人体正常腺体分泌出来的物质。一般情况下,耳屎是淡黄色的油脂样物,随着空气干燥后可形成薄片样,通过人正常的张嘴、咀嚼、吞咽等运动排出到外耳道口,一般可自己脱落。有些人油脂分泌较为旺盛,而且黏稠,就俗称为油耳。油耳时耵聍较为黏稠,容易形成团块,形成耵聍栓塞。耵聍栓塞之后就会阻塞外耳道,出现外耳道炎、耳堵闷等不适。因此耵聍栓塞的时候需要去医院,由医生将耵聍取出。"
王敏│天津医院
2023/12/06收听(72622)
4岁的孩子抠出来大块耳屎是否有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如下:1、没有事:4... 韩军│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0播放(49118)
4岁的孩子抠出来大块耳屎是否有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如下:
1、没有事:4...
韩军│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0播放(49118)
"所谓的耳屎,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皮脂腺以及外耳道脱落上皮所组成的耳垢。引起外耳道耵聍分泌异常增多的主要原因,包括不洁掏耳或者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外耳道真菌感染,引起耵聍异常增多,具体原因需要到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才能明确。正常情况下外耳道皮肤每天可分泌少量的耵聍、皮脂腺以及少量的脱落上皮,以干性耳垢为多见,一般这些耳垢可以随着头部的各种运动而脱落。当外耳道因为各种原因刺激,导致分泌增多,并且排出受阻时,耳垢就会堆积,导致外耳道耵聍栓塞。"
李俊义│济南市人民医院
2023/05/30收听(32644)
"外耳道软骨皮肤具有耵聍腺体,分泌的淡黄色的黏稠物为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但有的耵聍非常黏稠,状如油脂,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进入耳道内的异物的作用。如果耵聍黏附较松散,可在咀嚼或张口运动后自行排出,但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状,阻塞外耳道,则难以自行掉落,需予耵聍钩取出。如果空气中灰尘较多或外耳道真菌感染时,耵聍相对较多。若发生耵聍栓塞并伴有耳痒、流脓、听力下降时,请及时至门诊就诊,在耳内镜下取出耵聍。观察鼓膜是否完整、外耳道是否有炎症,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023/06/12收听(25302)
正常而言患者耳道里面的耳屎会自行排出来,因为随着人们咀嚼的运动,耳屎会向外排出,而且耳道的纤毛会有自净作用,会让耳屎向耳道口排出。如果在耳道口患者可以用棉签轻轻地擦一下,就能够将耳屎清理出来,有的人耳屎分泌特别旺盛,这样的情况很难让而使自己向外排出,常常需要到医院去处理。医生可能用吸引器来清理,有的时候用外耳道冲洗的方法,建议患者不要在家里面自行反复的挖耳朵,特别容易导致耳道黏膜充血、感染,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化脓。建议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合理的作息,这样分泌功能才会正常。
刘滢│北部战区总医院
2023/07/11收听(24876)
"耳屎在医学上叫做耵聍,耵聍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皮肤分泌的皮脂腺,以及汗腺分泌的汗液和脱落的上皮组织,以及外界的粉尘、细菌、颗粒、病毒等共同混合而组成的。耵聍可以有结痂、块状的状态,也可以有黏稠的状态,也可以有比较稀的液体状态。耵聍处于什么状态,主要是由于我们外耳道皮肤分泌的油脂量,以及汗腺分泌的汗液量来决定的。耳屎变湿说明油脂分泌的比较多,汗腺分泌的汗液比较多。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外耳道进了水,也可以造成耳屎变湿。"
王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4/25收听(73708)
"耳屎也叫耵聍,是外耳道上皮的脱屑,结合外耳道皮肤下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和重耳道进的脏东西混在一起形成耳屎,也叫耵聍。耳屎长得快慢、多少都正常,因为每个人耳道皮肤结构不同,耳道狭窄的程度会导致大多数人的耳屎是黄白色碎片、碎屑样的东西,随着动头、嚼东西可以掉出来。有的人感觉自己耳屎并不多,对于油性皮肤的人容易分泌稀的耳屎或油性耵聍,结合耳道上皮的脱屑和重耳道口进的灰尘、脏东西混在一起,容易形成耵聍栓塞,这种情况自己挖耳朵也不容易挖出来,反而容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鼓膜,要定期到医院去清理。对于比较硬的耵聍栓塞、硬块,还需要提前拿药水泡2-3天,再去清理。"
申金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15收听(61100)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为人体外耳道的耵聍腺所分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耵聍呈黄色薄片状或者块状干燥... 穆俊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23播放(53942)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为人体外耳道的耵聍腺所分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耵聍呈黄色薄片状或者块状干燥...
穆俊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23播放(53942)
耳屎是由外耳道皮肤分泌产生。外耳道表面有正常的皮肤结构,外耳道皮肤靠近软骨部位有毛发和皮脂腺,... 李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3/17播放(49537)
耳屎是由外耳道皮肤分泌产生。外耳道表面有正常的皮肤结构,外耳道皮肤靠近软骨部位有毛发和皮脂腺,...
李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3/17播放(49537)
耳屎的医学名字叫做耵聍,因为耳朵里面有一种腺体叫耵聍腺,在分泌耵聍,也就是所说的耳屎。耵聍本身... 马晓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03播放(96252)
耳屎的医学名字叫做耵聍,因为耳朵里面有一种腺体叫耵聍腺,在分泌耵聍,也就是所说的耳屎。耵聍本身...
马晓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03播放(96252)
"耳屎也叫耵聍,是耳道上皮的新陈代谢,表面的脱屑和耳道皮肤中间的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和中耳道进的脏东西混在一起形成的耳屎,也叫做耵聍。耳道的皮肤和全身其他部位皮肤结构一样,其中有皮脂腺的分布,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物质的多少和每个人的肤质油性还是中性相关。大多数人中性,或者干性皮肤分泌的油脂物质比较少,形成的耳屎是比较干的,黄白色的碎片或者碎屑一样的东西,耳屎不用特殊清理,会随着动头、嚼东西掉出来。油性皮肤的人容易分泌稀的耳屎,或者是油性的耵聍容易结成硬块堵在耳道深部,时间长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耳屎是不容易掉出来,也不容易清理,要定期到医院去清理。"
2023/07/03收听(2836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