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神经内科
手机浏览
预防脑血栓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合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内容如下:
1、抗血小板聚合药物: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分为传统药物和新药物,传统药物为华法林,新药物为口服的第二代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
3、他汀类降脂药:既往脑梗意味有动脉粥样硬化,血脂需降到极低才能够起到预防脑梗的作用。采用1850的原则,低密度脂蛋白要降到1.8mmol/L以下或降到原来的50%以下。对于反复发作使用现在最新的《欧洲的成人管理指南》,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4mmol/L以下。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且需戒烟、限酒,并干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
分享:
预防脑血栓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以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物。具体使用哪种,需要根据病人可能发生脑血栓的类型确定。对于有长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病人、肥胖患者和有明确脑血栓家族史的病人,往往有严重的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同时可以合用丹参滴丸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发生心脏栓子脱落而导致脑栓塞的风险性很高,应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常用的有华法林、利伐沙班。华法林价格便宜,但需要长期规律的抽血化验,监测凝血功能;利伐沙班无需监测,但价格昂贵,病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吕昕│宝鸡市中医院
2023/04/18收听(77840)
预防脑血栓的方法需要从全方位着手,首先就是要有正常的生活节奏,也就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保持良...
孙为群│山东省立医院
2024/01/04播放(31027)
"在临床上并不建议患者为了预防脑血栓而进行点滴的治疗,预防脑血栓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的饮食,避免加重大脑动脉硬化的程度,避免血栓的形成。2、针对引起脑梗的危险因素来进行控制,建议患者半年就要复查血脂、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来进行药物控制,患者如果有高血压病,要天天对于血压来进行测量,严格地控制血压。3、患者如果已经发生了脑梗死疾病,就要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如果患者有房颤疾病的时候,为了预防心源性的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患者要使用华法林或者利伐沙班来预防性的治疗。不建议患者疏通血管来预防脑血栓的发生,因为药物在进入人体以后通过肝肾的代谢,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体内。"
杨立平│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2/26收听(82752)
脑血栓的药物,
王俊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4/28播放(34855)
"预防脑血栓并不需要输液,所以没有多少天为一个疗程。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普通的健康人群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定期体检寻找风险因素后有效的控制,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久坐、生活方式、抽烟、喝酒、高脂饮食,如果有这些问题则要控制风险因素。二级预防主要针对的人群是有过脑卒中发作、脑血栓形成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群,需要进行二级预防,除了要控制原有基础疾病后改变生活方式,还要进行药物预防,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的使用,以及调脂、稳定斑块。"
唐英│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9/26收听(26518)
脑血栓的预防主要是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引起脑血栓最根本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抽烟、酗酒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等。如果危险因素比较多的患者,起码有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启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余的只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70%-80%以上的脑血栓都可以预防。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7/11收听(13502)
"脑血栓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它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它的预防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到:1、合理膳食,要做到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海产品的摄入。2、控制体重,适当锻炼,肥胖和缺少锻炼是脑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3、戒烟限酒,过量的吸烟饮酒都可以加重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栓的发生。4、控制血压,血压越高,患脑血栓的风险就越高,一定要通过相应的治疗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之内。5、控制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脑动脉粥样硬化,得脑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要高5倍,所以一定要把血糖控制7mmol\/L之内。6、如果患者合并有比较严重的颅内外动脉狭窄,需要在得脑血栓之前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术,预防脑血栓。"
王高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2/15收听(42358)
脑血栓是危及中老人的一种严重疾病,重在预防。预防脑血栓,主要从其危险因素入手。具体如下:
刘文星│宜春市人民医院
2023/12/29播放(55082)
"预防脑血栓这种疾病,首先要从个人的饮食习惯方面注意,要少吃脂肪过于高的食物,比如肥肉,也要少吃过于太咸的食品,或者腌制的食品,要低盐、低脂饮食,清淡饮食,这样是可以预防脑血栓疾病的。同时在日常的生活里,也要避免情绪激动和压力过大,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要有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也是可以有效预防脑血栓疾病发生的。同时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控制好个人的血脂、血糖方面的问题,也要控制好血压方面的问题。同时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这样是可以有效预防脑血栓疾病的。"
张宇实│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3/01/24收听(80954)
"预防脑血栓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血栓中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口服避孕药物、肺炎、衣原体感染、情绪激动、抗凝治疗等几种,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血栓发生最重要的环节;不可干预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脑血栓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跟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包括防止高血压,防止心脏病,防止糖尿病,防止血脂异常,忌烟限酒,控制体重,防止动脉硬化,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膳食;二级预防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手术跟介入治疗。"
张士存│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3/05/10收听(30858)
"脑血栓的预防要注意生活起居规律,具体如下:一、饮食调整,按照多品种食量与平衡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饮食,多吃对预防中风有益的食物。二、饮水充足,每日正常饮水量达2000-2500mL。三、戒烟酒。四、劳逸结合,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五、生活要规律。六、忌饭后就睡,饭后血液凝聚于胃肠,以助胃肠道血液供用,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七、体位变化时要缓慢,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的时候,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容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八、注意天气变化,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诱发脑中风。九、控制体重,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十、慎用药物,久服催眠药、镇静药、抗精神类药、止血药、利尿药可使脑中风机会增多。"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2/03收听(80416)
脑血栓的预防措施包括:
1、一级预防: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糖的患者应严格...
李侠│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05播放(93314)
脑血栓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针对有发生脑血栓倾向,但尚未发生脑血栓的个体进行预防。其预防策略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每周体育锻炼;戒烟、限酒;按时作息;保持心情愉悦等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能引起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指已经发生了脑血栓的患者,通过各种策略预防脑血栓的复发,包括坚持每天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如他汀类,并且积极的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保证其平稳和正常。
2023/01/11收听(23524)
脑血栓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脑血栓导致严重的致死、致残症状。对于脑血栓的预防,重点要注意几大...
李强│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11/03播放(25787)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分几个时段,具体如下:1、发病后3-6小时之间内时间短,可以进行溶栓用药治疗,这是目前治疗脑血栓最有效的办法,需要尽快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并在专科医生严格指导下用药。2、发病六小时到十五天,需要住院神经内科专科医生进行应用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集聚、降脂的药物。3、发病十五天到六个月,患者脑血栓处于康复黄金期,需要在有康复条件的专科医院用药康复治疗。4、六个月以后后遗症期,主要针对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针对性用药,预防脑血栓再发,主要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和抗血小板集聚的药物,将血压、血糖和血脂达标。"
梁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3/10/18收听(99608)
"脑血栓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部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血栓治疗应该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治疗。应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日一次,一次一片口服,这个药物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但是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一定副作用,如果胃肠功能不好,或者是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出现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眼底有出血点,或者大便黑,应该选择停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代替,因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副作用相对小,但是也有相应的出血倾向等副作用,应当合理用药。考虑患者是否有颈部斑块形成,同时要加上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考虑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一日一次,一次一片,口服治疗。还可以选择立普妥代替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此类药物,我们要监测肝功、肾功、心肌酶等,观察患者是否有肌肉疼痛。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消栓通络胶囊、脑心通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如果还有其他危险因素,比如血糖高、高血脂高、血压高等,可以选择相应的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以及降血脂的药物。还有一种危险因素,如同型半胱氨酸高,要加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物治疗。脑血栓的药物最基本的就是以上几种,如果有特殊情况,还要增加其他的药物。"
苏波│鹤岗市人民医院
2023/01/19收听(27436)
"脑血栓急性期可以给予病人静脉注射溶栓药阿替普酶,也可以给予抗凝如静点阿加曲班,或者是降纤治疗如给予病人静脉注射巴曲酶。同时配合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同时也可以配合着静点清除氧自由基、脑保护的药物,比如依达拉奉以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如果病人过了急性期后遗留有后遗症可以根据症状给予口服药物,如果病人有意识不清可以考虑给予口服安脑丸或者安宫牛黄丸,如果病人遗留有肢体的麻木、无力可以给予口服复方地龙胶囊、蛭蛇通络胶囊、华佗再造丸、复方血栓通胶囊等,也可以配合着一些改善循环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银杏叶制剂,比如银杏酮酯分散片等。"
刘月姮│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4/11收听(48580)
"脑血栓在急性期治疗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静脉溶栓。如果患者在4.5个小时之内到达医院,可以采用静脉溶栓的方法,一般用阿替普酶治疗;如果超过4.5个小时,还可以采用动脉取栓或者动脉溶栓的方法。脑梗死其他重要、有效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还有他汀治疗,他汀主要用作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且病情稳定,可以启动降压治疗,降压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各种类型的降压药都可以使用。同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应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些都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急性期还可以给予营养脑细胞、抗自由基和中成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还要给予脱水、降颅压的治疗。"
孙庆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04收听(76738)
"脑血栓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主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通过药物,常用的药物有:1、溶栓药物。发病4.5-6小时之内,可以给予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2、抗血小板药物。主要起到预防血栓继续加重、控制病情的作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吲哚美辛、替罗非班等。3、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罗布考等。4、抗凝药物。部分患者合并有心房纤颤,容易诱发脑栓塞,需要给予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药物口服。5、中成药物。如血栓通、银杏叶制剂等,可以起到改善循环的作用。6.其他控制血压及降血糖的药物。包括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硝苯地平、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拜糖苹等药物。"
2023/01/04收听(67484)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药物,主要包括输液治疗的药物以及口服治疗的药物,其中在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各有不同。如果是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通常会有比较严重的脑水肿,可能会用到20%的甘露醇静脉点滴控制脑水肿,也可以用人血白蛋白协同脱水降颅压。如果需要急诊溶栓,可能还要用到尿激酶、链激酶,也可以用一些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例如依达拉奉;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包括奥拉西坦、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主要是口服阿托伐他汀钙以及阿司匹林。"
舒志强│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23/04/14收听(64858)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 黄世敬
播放次数:4.52万
成都二院 丁鑫
播放次数:4.69万
五邑中医院 赵千山
播放次数:2.3万
宜春市人民医院 刘文星
播放次数:4.43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