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2020-04-01 17:4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通常脑供血不足常见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有可能是大动脉的硬化导致动脉狭窄,也有可能是广泛小血管硬化,导致慢性脑缺血。如果是大动脉硬化狭窄比较严重时,有些部位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放支架,或者是做内膜剥脱手术,解除动脉狭窄,相应脑缺血的症状就解除。如果是小动脉的硬化,无法手术治疗,要靠长期服用预防动脉硬化的药物,最常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的降脂药。上述药物经过大量的循证依据证明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的发展,能够延缓血管狭窄形成,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如果供血不足是因为血压过低导致,可能要吃相应药物,让血压略微的提升,可以采用中医补气的方法治疗。

分享:

100

相关推荐

什么是大脑供血不足

大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的某一局部血供不足,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它其实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而急性的脑供血不足,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急性脑缺血。其实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而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因为它的症状也不典型,所以好多人都没有重视。急性的急性脑供血不足主要是指急性脑缺血,它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个是肢体的运动障碍,比如偏瘫,一侧的肢体活动不灵,活动不利这个问题,运动障碍;还有一个是肢体的感觉障碍,一侧的感觉麻木,或者是感觉、痛觉过敏,这些都是感觉障碍。另外是肢体的那言语障碍,包括失语,还有一个症状是眼视觉障碍,比如发生急性的脑缺血,可以导致双眼向一侧凝视或者是视物成双,这些问题都是急性的脑供血不足的一个表现。慢性的脑供血不足,一般它的症状也是比较多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失眠、心烦、多梦这些症状,而这些症状因为不是太典型,也没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可能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如果慢性的供血不足,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去请专家来去看一下,以免延误病情而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急性的脑供血不足,而影响你们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02:29''

朱明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8/05/25收听(9420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