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胰胆外科
手机浏览
胆囊息肉伴有疼痛时,建议通过手术将胆囊摘除。但胆囊息肉通常不会造成过多症状,尤其是直径<1cm的胆囊息肉可以在体检中发现,但不一定会伴随腹痛、腹胀等明显症状。当胆囊息肉的直径>1cm时,可能会诱发炎症,在炎症基础上反复刺激甚至恶变成胆囊癌。
胆囊息肉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后,还需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因为较难与胃溃疡、急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变的症状相鉴别。因此,当出现症状后,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通过进一步检查,如血象、肝功能检查、B超或胃镜等,确定疼痛的性质与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分享:
"胆囊有息肉并感觉有疼痛感,可能是胆囊息肉合并出现了胆囊炎的症状。此时,需要检查一下肝胆彩超,用于评估胆囊息肉的大小以及胆囊炎症的严重程度。如果胆囊炎比较严重,症状反复发作无法缓解,需要行手术治疗。另外,胆囊息肉的大小,如果超过了1cm也需要手术治疗。所以胆囊息肉有合并慢性胆囊炎,要定期的复查,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建议尽早的治疗。此外,也要排除一下疼痛是否由其他原因引起,比如胃溃疡、胃肠炎等。"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07收听(89740)
胆囊息肉一般是病人做B超检查时发现。首先要区分胆囊息肉的性质。临床常见的胆囊息肉有三大类。胆固... 周伟│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2023/11/02播放(52888)
胆囊息肉一般是病人做B超检查时发现。首先要区分胆囊息肉的性质。临床常见的胆囊息肉有三大类。胆固...
周伟│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2023/11/02播放(52888)
"胆囊小息肉比较多见,绝大多数的小息肉没有症状,大多数病人也是因为偶然到医院体检才发现胆囊小息肉。胆囊小息肉如果小于1cm,平时没有疼痛、不舒服的症状就不需要特别处理,定期复查彩超即可。平时需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果胆囊息肉大于1cm,其恶变的概率会增加,此时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将胆囊切除后送做病理化验,如果息肉是良性的就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是恶性的,可能还需要行胆囊癌的根治术。"
汪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23/10/09收听(24290)
"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胆囊壁向腔内突起的息肉样病变叫胆囊息肉。它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性,一种是恶性。良性的是临床上占到80%-90%的比例。良性的又以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但治疗上,一般如果胆囊息肉<1cm可以定期随访,不需要特别处理。现在也有人认为,如果胆囊息肉8-9mm有症状的,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掉。韩国的手术指征认为,5mm以上的胆囊息肉都可以切除,但是国际上,包括中国一般认为1cm以上的胆囊息肉可以考虑切除。因为1cm以上的胆囊息肉恶变的几率大大增加,1cm以下的胆囊息肉恶变的几率相对比较小,所以至少大部分的国家都以1cm为切除与否的红线,过了这个红线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如果不到这个红线,8-9mm有症状的也可以考虑胆囊切除治疗方式。除此以外,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其它一些情况都可以定期随访。"
丛壮志│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2023/11/23收听(55536)
"患者若存在胆囊息肉,首先要判断胆囊的大小,之后根据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常见处理措施如下:第一、保守治疗:息肉如果小于1cm,通常只需要定期复查、随访,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及增长速度,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肝胆彩超即可。第二、手术治疗: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或虽然没有超过1cm,但反复引起胆囊炎发作的症状,合并其他胆囊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等,此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能够有效预防后期出现严重的风险和并发症。当然,部分胆囊息肉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做保胆取息肉的手术,有时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针对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针对胆固醇性息肉,有可能有些许抑制息肉增长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使息肉缩小,但效果并不是绝对确认,只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效果。"
2023/10/19收听(84038)
"胆囊小息肉也属于胆囊息肉的一种。治疗的主要看胆囊息肉的大小。如果胆囊息肉的大小超过了一公分,在临床上是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的。因为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有可能是一种肿瘤性的病变,有可能形成恶变,所以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如果说胆囊息肉比较小,大小没有超过一公分,而且在影像学上发现胆囊息肉内没有血流,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胆固醇的息肉或者炎性息肉。如果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种情况是建议随访观察的,每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超声检查,观察息肉的生长变化。如果胆囊息肉长得比较快,或者大小超过了一公分,这种情况也是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的,防止胆囊息肉生长过快,形成恶变,形成胆囊癌的情况。如果胆囊息肉的变化不大,一直没有超过一公分,可以继续临床随访观察。"
杜宁│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3/09/27收听(47316)
为什么胆囊会长息肉?原因如下:1、胆汁分泌过多引起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当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容易被胆汁腐蚀,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胆囊壁不能愈合,形成胆囊息肉。2、饮食不规律引起胆囊息肉。饮食与胆囊息肉的产生存在巨大的关系,因为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早上经常不吃早餐,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3、社会环境因素引起胆囊息肉。现在社会的生活及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经常使人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容易被激怒,情绪抑郁等,还有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部分人群经常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的人都容易患胆囊息肉。4、不爱运动引起胆囊息肉,运动量少也会导致结石的产生。专家指出,如果很少运动,一方面不利于钙质吸收,会增加尿液中的钙盐成分,产生胆囊息肉。另一方面人体腹壁会松弛,导致内脏下垂,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而淤积,从而形成胆结石。5、食物偏油引起胆囊息肉。白领族因为工作繁忙,应酬比较多等原因,大鱼大肉的几率较高,容易暴饮暴食,这正是胆囊息肉的重要诱因,因为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形成结石。动物内脏、肉类代谢也会产生尿酸,导致结石。
宋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5/25收听(61952)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胆囊上长息肉,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或者随访观察。手术治疗也有严格的手术适应征,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的单个病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患者的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患者胆囊息肉增大,也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为腺瘤样息肉或者基底宽大,也是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患者胆囊息肉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壁增厚,也是具有手术切除。如果患者没有以上情况时,可以不必着急进行手术,但是应该每六个月复查B超一次,可以动态的观察患者胆囊息肉的变化。需要注意胆囊息肉可以发生恶变,所以一旦患者怀疑有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时,需要积极的给予手术治疗才好。
焦占江│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2/14收听(60918)
胆囊多发息肉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对于胆囊息肉最关注的就是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因为一旦癌变,发展成为胆囊癌,其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会严重影响到寿命,而且恶性程度非常高。对于胆囊多发息肉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根据胆囊息肉的数量,可分为多发和单发。胆囊多发息肉比单发息肉癌变率低。2、如果多发息肉当中有大于1cm,建议做手术切除为妙,息肉超过1cm以后发生癌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3、如果是多发息肉,但经常反复发作胆囊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稍微吃油腻东西就发生胆囊炎,隔三差五发作一次而严重影响生活,有时哪怕没有超过1cm,也可以酌情考虑,建议手术治疗。
谢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3/01/10收听(38172)
胆囊多发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是否需要治疗与息肉大小和患者的症状有关,分为以下情况:... 高鹏骥│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3/13播放(67356)
胆囊多发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是否需要治疗与息肉大小和患者的症状有关,分为以下情况:
...
高鹏骥│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3/13播放(67356)
胆囊上有息肉应该定期的随访和观察,尤其是单发的息肉,病变大于1cm,应该密切复查胆囊的彩色超声,如果在短期之内息肉增大,或者表现为基底部增宽,应该及时选择手术切除。另外,对于多发的胆囊息肉,也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而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疼痛可以向右侧肩背部放射。保守治疗可以选择抗感染治疗,应用广谱的头孢菌素,可以联合甲硝唑。在严重的情况下并发了化脓性胆囊炎,也需要进一步选择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或者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都可以。术后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理,远离高胆固醇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23/03/17收听(63346)
"胆囊多发息肉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多发的胆囊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病变,以胆固醇性的胆囊息肉多见,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引起胆囊炎症状出现,右上腹的疼痛不适,或者胆囊炎的症状,可以考虑行手术处理。一般情况下较小的胆囊息肉没有症状,小于1cm的胆囊息肉,一般临床上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应该考虑行手术切除。因为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有一定恶变的风险,建议超过1cm的胆囊息肉行手术切除,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可以定期复查,每年做彩超看看胆囊息肉有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一般胆囊息肉变化都很慢,长的也比较慢,所以也不要太担心,尤其是多发的胆囊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病变。"
黄泼泼│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3/22收听(26488)
无论是单发息肉还是多发息肉在治疗过程中不是根据数量多少选择治疗方案,而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以... 牛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1/23播放(58622)
无论是单发息肉还是多发息肉在治疗过程中不是根据数量多少选择治疗方案,而是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以...
牛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1/23播放(58622)
胆囊上长息肉,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辨别息肉是真性还是假性,是否会引起恶变。如果真性息肉生长迅速,... 张剑权│海口市人民医院 2023/10/27播放(95058)
胆囊上长息肉,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辨别息肉是真性还是假性,是否会引起恶变。如果真性息肉生长迅速,...
张剑权│海口市人民医院
2023/10/27播放(95058)
"胆囊息肉一般分为胆固醇性息肉以及腺瘤性的息肉。如果是单发的息肉,多考虑腺瘤性息肉可能性较大。如果患者查上腹部彩超提示胆囊息肉是2mm,此时多考虑患者的息肉较小,可以继续予以观察,每半年或者1年查上腹部彩超,观察腺瘤的直径大小。如果患者复查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此时建议患者积极的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即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待手术切除胆囊之后,将胆囊送至病理科,经病理科染色切片检查之后,确定胆囊息肉的性质以及息肉有无其他病变的可能。手术之后的1周患者应适量进食油脂类的食物,如鸡蛋、肥肉、牛奶等,利于胆总管内胆汁的排泄,避免进一步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可能。"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23/03/14收听(23400)
胆囊息肉之所以要关注,是因为有癌变的几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癌变。一般<1cm... 张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26播放(44633)
胆囊息肉之所以要关注,是因为有癌变的几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癌变。一般<1cm...
张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26播放(44633)
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部分患者于查体时发现胆囊息肉,对于直径3mm的小息肉,通常...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1/25播放(97346)
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部分患者于查体时发现胆囊息肉,对于直径3mm的小息肉,通常...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1/25播放(97346)
患者胆囊出现4mm息肉的情况,通常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胆囊息...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29播放(49295)
患者胆囊出现4mm息肉的情况,通常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胆囊息...
2023/11/29播放(49295)
"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具体如下:一、手术治疗:当胆囊息肉单发,胆囊息肉的直径大于1cm,胆囊息肉基底较宽,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腺瘤,胆囊息肉造成了胆囊的炎症,且有症状,或者胆囊息肉合并有胆囊萎缩、瓷化胆囊等等胆囊改变,像这种情况要通过手术切除来解决问题。二、保守治疗:如果当胆囊息肉多发,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cm,没有症状、炎症、其他合并的疾病,像这样的胆囊多发息肉,可以通过定期复查B超来进行观察。"
王子承│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1/04收听(56866)
"如果患者彩超检查提示胆囊息肉,需要鉴别患者是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还是腺瘤性的胆囊息肉。一般单发胆囊息肉多考虑腺瘤性息肉可能性大,如果是多发性的胆囊息肉,考虑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大。但这只是临床经验判断,无法确诊,具体确诊需要手术后的病理检查予以诊断。如果患者查胆囊息肉及直径小于1cm,此时建议患者继续予以观察,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上腹部的彩超。如果复查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此时建议患者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后将胆囊送至病理科行病理染色切片检查,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以及息肉有无其他病变的可能。患者手术之后一周应适量进食鸡蛋、牛奶、瘦肉等油脂类食物,利于胆总管内胆汁排泄,避免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可能。"
2023/02/18收听(69580)
中日医院 荣春红
播放次数:2.42万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郑琦
播放次数:3.21万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王云霞
播放次数:3.83万
河南省人民医院 高嵩涛
播放次数:5.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