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3-05-22 09:5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引起肾小球疾病的原因很多,有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的原因,除了此类原因外,还有继发性因素造成肾小球损害。

一、原发性肾脏损害:

1、肾前性原因:就是肾脏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肾前性缺血或药物中毒,如大出血,或运用药物以后造成的肾脏灌注不足,或某些情况下造成的肾脏丧失收缩功能,从而使肾脏出现肾前性损害,特别鉴于急性肾功能不全;

2、肾性原因: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肾小球本身的病变,产生对抗肾小球某一部位的抗体,如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基底膜抗体,从而出现肾小球损害;

3、肾后性原因:而肾后性原因是某些原因造成肾脏梗阻而出现肾脏损害,此类肾脏损害轻的可以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而重的表现为肌酐升高,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二、继发性肾脏损害:

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以及肝脏疾病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此时除了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外,还有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临床表现,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以及脱发、口腔溃疡或肝功能异常等。

分享:

7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是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原因不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系指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肾小球损害;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为遗传所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的大多数,仍是目前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蛋白尿,第二是血尿,第三就是出现水肿,第四有高血压,第五部分可以出现一些肾功能的损伤。从治疗上来说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病因不清,多为一些免疫炎症性疾病,它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仍以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或者是激素加细胞毒类药物为主线,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的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要努力地防止和减少感染、血栓栓塞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努力的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发展。继发肾小球疾病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第一重要的,针对原发病造成的肾损害,我们要根据相应的病情情况去进行治疗。我们还要注意它原发病,对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检查时带来的肾损害,也是需要注意的。"

语音时长01:41''

郭颖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5/28收听(248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