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术后三种危象有哪些

2023-12-14 11:43播放 : 89872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纵隔肿瘤术后的三种危象,通常要根据肿瘤特点来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一、胸腺瘤:术后的三种危象主要表现为感染、肌无力、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术后三种危象。

1、感染:主要是由于纵隔手术切开后,若没有严格消毒或体质较弱,从而出现胸腔感染,表现为发热、胸闷,甚至感染性休克等;

2、肌无力:主要与神经突触的相关病变有关,纵隔肿瘤的肌无力主要是胸腺瘤造成,可以出现严重的肌力下降、乏力等相关表现;

3、呼吸困难:主要是肌无力造成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迹象,需要及时处理才能挽救生命。

二、一般的纵隔肿瘤:

术后的危险主要表现为发热、气胸,还有交感神经的影响、心脏大血管的损伤,这些都是术后危象,需要及时处理来缓解症状。

分享:

71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黎燕珊 副主任中医师 儿科
佛山市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人
¥30
7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小儿呼吸道感染、小儿鼻炎、小儿急性喉炎、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哮喘、小儿感冒等,以及小儿便秘、小儿腹泻病等消化道疾病。
精选
张锦祥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49人
¥5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中医治疗内科疑难病及各型杂病,如感冒、新久咳嗽、慢性咳喘、哮喘、慢性心衰、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腰腿肩颈疼痛、癫痫、复发性口疮、慢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及肌萎缩、帕金森等各型神经系统疑难病、肿瘤、皮肤病等。妇儿疾病的诊治,如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体虚、痛经、小儿体虚多病、小儿发热咳喘,以及疮疡类疾病,如糖尿病足、慢性下肢溃疡。
精选
季之颖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71人
¥30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腺样体肥大、鼻炎、哮喘、性早熟、矮小症、脾胃不和(如腹痛腹泻、便秘、积食厌食)等疾病;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即中医脾胃不和,腹痛厌食,大便不调多汗易感,疲乏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查看更多胸外科医生

相关推荐

什么是纵隔肿瘤?

"纵膈是一个解剖学的区域,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之后、脊柱前方,上部为颈部入口,下达膈肌,纵膈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性肿瘤中以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一般而言,纵隔肿瘤阳性体征不多,其症状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向和速度、质地、性质等相关。常见的纵隔肿瘤包括:一、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周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发生疼痛。第二类是畸胎瘤和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根据胚胎来源可分为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三种类型。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病理学上分为A、B、C三型,大体成椭圆形或者分叶状肿块,边缘界限清楚者多为良性,常有潜在恶性,易侵蚀附近的组织器官,胸腺瘤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者胸腺增生异常。第四类纵隔囊肿,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和心包囊肿,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胚胎细胞异化而形成,三种囊肿均属良性。第五,胸内异位组织肿瘤,常见的有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瘤等,肿块常呈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多为恶性,多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其他纵隔肿瘤,一般有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和结缔组织性肿瘤,来自肌组织等间接性组织肿瘤较为少见。"

语音时长02:33''

陈京宇中日友好医院

2023/01/02收听(258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