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风险

2019-12-23 10:4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风险,与手术者的经验与认识相关,一个比较成熟的外科手术者,出现手术风险的几率较低,效果也比较确切。
心肌病分为三大类:第一、扩张型心肌病,即心脏越扩越大变薄。第二、限制型心肌病,即心脏内膜增生、扩张,血液进入的时候打不开。第三、肥厚型心肌病,即心室壁变得很厚。正常的心室壁的厚度在8mm左右,如果发生肥厚的情况,严重的可以达到二十多毫米,这时就会出现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分为两大类,即有梗阻的与无梗阻的。有梗阻的心肌病在左室流出道会长一块肉,造成左室流出道的梗阻,血液从左心室打到主动脉里面就会受到阻碍,造成狭窄。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治疗,把多余的心肌去掉,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可以通过酒精消融的方法,通过介入从股动脉插管,进入滋养病理心肌的血管里,把纯的无水酒精打到进去,让心肌坏死,把坏死的心肌去掉。虽然这种方法无创,但是效果不怎么确切,因为滋养血管的变异性较大,手术效果不理想,这个治疗方法可以引起剧烈的胸痛,病人比较痛苦,近年来做的比较少。
最经典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通过外科手术多余的肌肉完全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很确切,远期的结果也很好。还可以纠正合并的问题,比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甚至病人合并冠脉畸形,需要同期做搭桥手术。
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并发症和风险。比如导管消除手术也有并发症,如胸痛、心肌梗死,梗死的范围没法控制,引起室间隔穿孔,造成心率变慢。因为心肌旁边有个控制心脏节律传导束,一旦传导束受损以后心脏会变慢,要装起搏器。外科手术除了共同的出血、感染、损伤以外,用外科方法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风险,有穿孔,即切多了造成室间隔穿孔,还有损伤到神经传导束,心脏内部传导系统就是控制节律的传导系统,传导系统就在肥厚心肌的旁边,还会造成二尖瓣的损伤。

分享:

42

相关推荐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如何治好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属于特发性心肌病的常见类型,表现主要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向心性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性肥厚并累及室间隔。此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头晕、乏力、心悸,甚至心衰。对于这一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疗方针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缓解症状,控制心律失常。凡是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及减少、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尽量要不使用。如果合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应该预防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药物治疗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情况:一、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并且能够减慢心率,增加心搏量。二、钙离子拮抗剂,即有负性肌力以减弱心肌收缩,又可以改善心肌的顺应性,有利于舒张功能。如果β受体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三、抗心律失常药,通常用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情况,见于快速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或者房颤,以胺碘酮较为常见。手术的治疗通常是使用经主动脉和左心室联合切口心肌切除术,以及经主动脉切口心室间隔心肌切除及切开手术,手术死亡率为10%,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低心排血量和左心室的切口出血。术后约有5%的病例会并发完全性传导阻滞,左束支或者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会更高,药物无效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电击治疗。"

语音时长02:25''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30收听(5386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