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手机浏览
发烧患者如果有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有其他致热原存在的情况下,体温调节中枢会在致热原作用下,进行体温上调,机体为了达到新的体温调定点,就要增加产热,才能够达到新的调定点。产生热量增加需要外周皮肤血管收缩,还要骨骼肌的收缩,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怕冷的感觉,达到体温调定点之后,体温会进入下降期,这时会出现血管扩张,患者怕冷的症状即可消失。
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的致热原,感染因素比较多见,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比较常见的是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都可以引起患者发烧、怕冷,细菌感染怕冷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有些患者还会引起寒战。如果患者出现发烧,同时出现怕冷,体温不是非常高,可以先观察1-2天,如果体温能够自行恢复正常,多数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患者体温持续升高,症状不缓解,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哪类病原微生物感染,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分享:
人在发热时首先要产生热量,在产生热量时大脑会给身体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告诉人体现在很冷。当出... 原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15播放(99102)
人在发热时首先要产生热量,在产生热量时大脑会给身体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告诉人体现在很冷。当出...
原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15播放(99102)
"发烧时人会感觉忽冷忽热,一会冷得想发抖,一会又浑身燥热出汗。人的脑部有一个管理体温的地方,叫体温调节中枢,发烧时有让体温上升的正方,也有让体温下降的负方,正负双方共同作用,设定了体温上升的水平。如果在双方共同决定下,设定39.5°C为体温上升的高度,也就是病人体温达到39.5°C就不再上升。假设现在病人体温是36.5°C,体温还需要再增高3°C才能达到39.5°C,体温要上升3°C就必须产生更多的热量,并且要减少热量散发,也就是要产热大于散热。一方面人体主要通过打寒战加快脂类代谢来增加产热,另一方面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让皮肤温度降低来减少散热。因为皮肤温度降低,皮肤冰凉,所以病人会感觉怕冷,还会起鸡皮疙瘩。"
潘永利│郑州人民医院
2023/07/25收听(63784)
"怕冷、发烧是恶寒、发热,在临床中主要是风寒感冒的症状。风寒感冒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造成的恶寒、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这时可以通过祛风、散寒、解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较轻的病症可以用葱豉生姜汤来进行调理,症状比较重的患者可以服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等药物,都需要进行中医辨证后服用。在临床中还有许多中成药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例如可以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和小柴胡汤等药物进行治疗。"
李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23/08/30收听(27676)
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怕冷的原因如下:1、表虚:表即人体的卫外功能,就是外面就像有一... 何军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2023/08/19播放(98516)
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怕冷的原因如下:
1、表虚:表即人体的卫外功能,就是外面就像有一...
何军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2023/08/19播放(98516)
怕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体质阳虚。中医认为阴阳相互制约,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弱,所以当人体偏于阳虚状态,就会产生内寒,在外表现就是怕冷。二、外感风寒之后或者未及时治疗,这时外感寒邪,寒盛则阳微,就会感到怕风、怕冷。三、气滞阳郁。人体的阳气并不虚衰,而由于长期的情志不遂,导致气滞阳郁,阳气被郁遏而得不到有效的伸展,身体的外表及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而怕冷。这种怕冷并非阳虚而是阳郁,需要理气行滞。四、瘀血、痰湿作为人体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认为二者均为阴邪,阴盛则阳衰,所以瘀血、痰湿的存在,一方面会暗耗人体的阳气,另一方面会阻碍阳气的运行,也会出现怕冷的表现。
王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23/04/06收听(85258)
人体怕冷通常要从两个原因进行辨证,需要从中医学和心理学分别讨论病因。中医学角度人体怕冷是虚症所在,男性常因肾虚和气虚,女性常因血虚和阴虚而导致畏寒、肢冷等临床症状的发生。人体怕冷从西医学角度通常是如下几个因素而导致:第一、最常见的因素是内分泌和代谢综合征,常因身体代谢率过低而导致怕冷,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引发。第二、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和末梢血管炎,也会出现仍肢体怕冷。第三、感染时也会出现人体怕冷,如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也会出现身体怕冷。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8/17收听(42800)
"怕冷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阳虚,一种是阳气抑郁。如果是真正的阳气亏虚,阳气不足,会有周身发凉、怕冷,并且同时会有腰膝酸软、没有精力、记忆力减退、乏力、倦怠。男性可能会有阳痿,也会有男子勃起功能障碍,这些是肾阳亏虚造成的;女性会有性欲下降,而且是整体代谢功能的下降。一般对于肾阳亏虚所致的真阳不足,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偏向于脾虚,选附子理中丸;偏向于肾虚,选金匮肾气丸。另外一种情况是肝气不疏畅引起阳气抑郁导致假阳不足,一般情况会有手脚发凉,并且女孩脸上容易起痘痘,平时情绪容易急躁、易怒,夜间容易多梦,睡觉质量非常差,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有假阳不足。如果是因为肝气不舒所带来的假阳不足,一般可以疏肝健脾、理气,可以用逍遥丸或者中药柴胡类制剂来疏肝健脾,把阳气舒展开,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8/28收听(80496)
突然很怕冷的原因,主要如下:1、阳虚:男性可能手淫过度,或者房事过度出现肾阳急剧...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22播放(93934)
突然很怕冷的原因,主要如下:
1、阳虚:男性可能手淫过度,或者房事过度出现肾阳急剧...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22播放(93934)
" 突然很怕冷,根据这种急性发病的情况,一般多考虑是感冒的前兆,同时也不排除有体温升高的情况,建议最好是测量一下体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可以适当的口服退热的药物进行调理和治疗。风寒感冒、寒邪侵袭肌表、损伤阳气会出现怕冷的情况,如果同时伴随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情况,多考虑是风寒感冒,可以适当口服风寒感冒颗粒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的口服生姜红糖水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从西医角度考虑,如果之前有糖尿病,正在口服降糖药同时伴随有发冷汗、心慌、气短等情况,不排除是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建议监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以适当的喝糖水进行治疗。"
孟庆杰│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23/09/26收听(83828)
怕冷从中医角度考虑可能是身体阳气不足导致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尤其是肢体末端冷的严重。怕冷还可能是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四周导致的。其次如果是肾阳气虚也可导致脚冷等症状。再者,气血不足会导致机体各脏腑的功能下降,各组织、器官代谢减慢,尤其是四肢末梢循环减慢,机体产热减少,也会导机体怕冷。针对引起发冷的不同病因,对症治疗方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选择一些温性中草药,平时避免疲劳,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劳逸结合,还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调理好脾胃,并注意保暖。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4/05收听(43326)
"身体突然的怕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为外感风寒之后引起的周身怕冷,可能会伴有体温的升高,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头晕、头疼。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解表散寒,如果怕冷和体温升高的程度不是很重,可以喝一碗姜汤,盖好被子,身体微微发汗,症状经过休息之后逐渐就能够改善。如果身体的温度上升很多,并且咳嗽、咳痰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去查血常规和肺部CT,排查是否出现了肺炎。如果一旦出现肺炎、肺感染,应该及时的用药。还有一种情况是情绪在特定情况下出现了刺激,或者受到惊恐、惊吓后,也会出现突然的周身怕冷。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调整情绪跟状态,脱离环境休息之后,症状逐渐就能够改善。"
2023/10/30收听(19134)
"出现发烧、怕冷一般是因为有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在临床上通常见于受凉、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所以要完善不同的检查并予以对症治疗。如果单纯考虑为受凉、感冒或者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予以对症治疗,比如退热。体温>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烧药物并大量喝温开水。同时口服抗病毒的中药,比如四季抗病毒合剂或者抗感冒药物。如果考虑有感染性疾病要口服消炎药,比如可以口服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通过治疗症状会有所好转。"
郭晓云│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0/20收听(59276)
"发烧患者出现怕冷,这是发烧在发展过程中的病理表现。通常发烧分为三个时期:一、体温上升期;二、体温持续期;三、体温下降期。患者出现发冷情况,一般多出现在患者发烧上升期,由于这个时期产热、散热不平衡,导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怕冷、发冷,浑身寒颤表现。对于这种情况,治疗的方法还是主要通过降温治疗,一方面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降温,如服用扑热息痛或者是布洛芬来进行降温,以阻止发烧进一步发展。同时需要注意适当保暖,多喝开水,这样就可以使发烧的症状得到控制,怕冷得到消除。"
高尚海│辉县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3/03/16收听(20640)
如果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患者感觉怕冷但没有发烧,常见于以下情况:1、阳虚:由于体...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30播放(61458)
如果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患者感觉怕冷但没有发烧,常见于以下情况:
1、阳虚:由于体...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2/30播放(61458)
"发烧怕冷,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引起的原因与发烧的过程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在发烧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体温上升阶段,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失调,导致产热过多,使骨骼肌产生收缩,使患者出现怕冷的表现。有的患者,可以出现肌肉酸疼以及寒战、皮肤苍白、疲乏无力等表现。对于患者的这种情况,一般通过应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就可以使患者的发烧症状得到控制,怕冷的情况也就会消失。同时对于引起发烧的原因,要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也使患者的发烧从病因上得到消除,使身体恢复健康。"
2023/05/01收听(91664)
发烧临床上指发热,发热怕冷最有效的办法如下:1、洗热水澡:发热怕冷最有效的方法是... 苏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06播放(28845)
发烧临床上指发热,发热怕冷最有效的办法如下:
1、洗热水澡:发热怕冷最有效的方法是...
苏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4/06播放(28845)
发热怕冷一般是表证没有解,内热已经起来,是正邪交争的表现。也可认为由于风寒外侵时,表邪束缚卫气...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2播放(43735)
发热怕冷一般是表证没有解,内热已经起来,是正邪交争的表现。也可认为由于风寒外侵时,表邪束缚卫气...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22播放(43735)
"对于发烧怕冷用什么药,如果体温升高,在38.5℃以上,建议用退烧药,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就是泰诺林,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扑热息痛。还有芬必得,它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这两个药都有比较好的退烧作用。如果发烧怕冷比较明显,甚至出现寒战,也不出汗,而且鼻塞、流清鼻涕、咳白痰,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风寒感冒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用中成药达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最常见的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或者九味羌活颗粒等。"
范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8/02收听(20608)
发烧后怕冷要注意保暖,之所以怕冷是因为发烧后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能力不佳导致四肢冰冷或全身发冷,如果身体不适感较强,可以进行口服退烧药。如果只是低热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儿童用温水擦拭身体,成人用稀释的酒精擦拭,一般在短时间内可达到退热效果。如果出现反复发烧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导致,最好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明确引起发烧的原因对症治疗。发烧患者免疫力低下,要注意清淡饮食,营养摄入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自身免疫力。
刘洪武│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23/01/29收听(43768)
发烧即发热,是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人体,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热的患者在体温上升或下降期,一般会感觉到冷,如果处于体温稳定期,一般会感...
赵晓静│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9/01阅读(460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