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肾病科
手机浏览
尿蛋白高是什么病引起需做尿蛋白定量,特别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确定尿蛋白具体增高程度。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会大于0.3g,一过性尿蛋白增高,如果是由运动或高热引起,休息或疾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可以不用特别治疗。如果尿蛋白持续增高则需考虑是否由疾病引起,尿蛋白升高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即与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关系;
4、组织性蛋白尿,常提示泌尿系感染;
5、溢出性蛋白尿,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
因此,蛋白尿要分析具体情况和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分享:
"如果查体发现尿常规中蛋白(+-),说明可能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有多大以及是否由肾脏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第一、尿液浓缩,浓缩的尿液使尿常规中一些物质也被浓缩,从而出现尿蛋白质的(+-)。当尿液恢复正常浓度以后,这种蛋白质(+-)就会变为正常。第二、某些因素特别是炎症造成的体温升高,大于38.5℃以上的时候,尿中可以出现蛋白质的(+-)或(+)。当体温变为正常以后,这种蛋白质又会变为正常范围。第三、女性的特殊时期或者剧烈活动、酗酒、过度劳累,可以造成尿中蛋白质的(+-)。当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以后,尿中的蛋白质就会变为正常。第四、排除了以上情况,可能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做其它一系列检查,例如尿液、血液、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2/07收听(47354)
"尿蛋白(+-)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理性的因素所导致的。当然也需要动态的复查,防止病理性的因素引起的,比如各种肾炎。上面提到的生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发热、熬夜、劳累、接触热源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肾脏的滤过膜的通透性一过性的增加,血中的蛋白就会从肾脏丢失,从尿中检测就能够发现尿蛋白(+-)。这种情况在生理性的因素去除以后尿蛋白就转(-),不需要特别处理。当然还需要动态的复查,如果复查的过程中尿蛋白(+-)持续存在或者是逐渐增多,考虑可能是病理性的因素所导致的。病理性的因素主要是各种肾炎,比如慢性肾炎、急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等。需要明确具体是何种类型的肾炎,然后从病因上进行处理。"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2/20收听(36630)
"尿蛋白阳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患有了肾炎,要排除生理性的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在查尿常规的时候有尿中的蛋白是阴性,如果出现了阳性,就属于异常的状态。最常见的就是患有了各种肾炎,比如慢性肾炎、急性肾炎以及继发性的肾炎,比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需要完善抗核抗体谱、病毒相关等相关的检查。同时,尿蛋白阳性,量不是很多,也要排除某些生理性的因素的影响。而这里提到的生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接触热源、劳累、熬夜、剧烈运动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导致肾脏的滤过膜通透性暂时性的增加,就会有少量蛋白从这里漏出,在尿常规中就能够检测到。这种情况在生理性的因素去除了以后基本上就好转,不需要特别处理。"
2023/03/18收听(65482)
尿蛋白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分析如下:1、生理性原因:主要见于高热、... 郑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07播放(26117)
尿蛋白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分析如下:
1、生理性原因:主要见于高热、...
郑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07播放(26117)
尿蛋白(+-)通常认为尿蛋白量很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在0.3-0.5g左右,其原因通常也...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7/06播放(37924)
尿蛋白(+-)通常认为尿蛋白量很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在0.3-0.5g左右,其原因通常也...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7/06播放(37924)
"如果检查发现尿蛋白偏高要看偏高的程度,如果只有加号或是加减号,要先除外一下留取尿液是否正确的问题,是否留取的是清洁中段尿。如果除外了留尿误差,反复多次检查尿蛋白确实偏高,提示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在临床中可以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如果当发现尿蛋白偏高时,需要进行尿蛋白分子量测定,确定尿蛋白的具体成分,来明确病人是肾炎综合征还是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还是系统性疾病的问题等等,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具体的原因进行下一步治疗。"
杨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8/13收听(56806)
尿蛋白偏高首先是对因治疗,主要是找到疾病的发病原因,看病人是生理性蛋白尿还是病理性蛋白尿,病理...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6播放(42396)
尿蛋白偏高首先是对因治疗,主要是找到疾病的发病原因,看病人是生理性蛋白尿还是病理性蛋白尿,病理...
2023/06/06播放(42396)
对于正常人来说,尿中会存在非常少量的蛋白。一旦肾脏在滤过蛋白方面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出现蛋... 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19播放(76230)
对于正常人来说,尿中会存在非常少量的蛋白。一旦肾脏在滤过蛋白方面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出现蛋...
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19播放(76230)
"尿蛋白偏高,首先应该治疗基础的疾病,可以用降低尿蛋白的药物治疗,避免尿蛋白量增加。尿中出现蛋白是一种不好的表现,因为尿蛋白可以加重肾功能,因此尿中出现蛋白,首先应该寻找基础的病因,从病因上进行治疗,比较常见有慢性肾炎以及继发性肾炎,慢性肾炎需要给予控制血压、利尿消肿、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尿蛋白等药物治疗。继发性肾炎比如狼疮性肾炎,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一起治疗,可用降低尿蛋白的药物,比如贝那普利、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避免尿蛋白量增加比如感染、剧烈运动等。"
2023/04/30收听(71476)
尿蛋白偏高说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此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劳累、受凉,以及不喝酒、不熬夜、清淡饮食等。除此之外,还要到医院检查患者尿蛋白情况和肾功能情况,找到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尿蛋白偏高一般提示病人出现蛋白尿,蛋白尿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肾脏原因导致,此时要求病人在生活上面要多注意,尽量避免劳累、受凉,以及不熬夜、不喝酒、清淡饮食。再就是要到医院做检查,一般会让病人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分类,看尿蛋白总量到底有多少,尿蛋白来源是什么,可以方便下一步进行治疗。
2023/08/25收听(31966)
"如果发现尿蛋白升高,需要区分这种增高是真的增高还是假的增高,假的增高见于尿液浓缩,当尿液浓度恢复正常以后,这种假的增高会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吃什么都行,原来吃什么现在吃什么。如果发现尿蛋白增高是真的升高,也不是因为尿液浓缩造成的,是由于肾炎造成的,如果不伴有其他的肾炎的症状,饮食上没有什么特殊注意的。如果伴有其他的症状,像水肿、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需要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例如清淡饮食、戒烟戒酒,这样对于肾炎是有利的,有利于肾炎的治疗。如果肾炎患者伴有肌酐升高,严格控制外源性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容易代谢成肌酐,加重肾脏的损害。"
2023/12/26收听(38878)
"尿蛋白偏高,首先应该从病因上进行治疗,其次就是对症处理。如果升高得不是很明显,可以应用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药物以及黄葵胶囊来治疗;如果升高的比较明显,就需要借助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了。对于尿蛋白升高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病因,从病因上进行处理。其次就是应用药物来降低尿蛋白,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克以下,这时候可以给予缬沙坦胶囊或者是贝那普利片或是黄葵胶囊这些药物来治疗。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已经增高的比较明显,尤其是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标准,在3.5克以上,这时候就需要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当然有些疾病是不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比如糖尿病肾病。"
2023/04/05收听(78418)
"尿蛋白偏高,我们一定要结合临床的症状,去根据不同的症状,根据医生去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平时在饮食当中,包括生活习惯也一定要注意,少吃一些辛辣或者油腻、寒凉的食物,最关键还是要选对药物进行合理的治疗。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小米或者是小麦、玉米粉、大白菜、新鲜的瓜果蔬菜,一般服用低蛋白质的饮食为主,可以多吃补充维生素的、富含钙的食物,比如虾皮、芝麻酱、海带,包括鱼类以及绿色的蔬菜等等,这些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张大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16收听(30524)
尿液中有很多成分,以水为主,有无机盐、钠离子、碳酸氢根、氯离子、磷酸根、镁离子等,还有很多脱落... 罗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9播放(64174)
尿液中有很多成分,以水为主,有无机盐、钠离子、碳酸氢根、氯离子、磷酸根、镁离子等,还有很多脱落...
罗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9播放(64174)
尿蛋白升高可以是生理性的原因引起,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原因引起。一、生理性的原因:<...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8/17播放(40007)
尿蛋白升高可以是生理性的原因引起,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原因引起。
一、生理性的原因:<...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8/17播放(40007)
尿蛋白偏高可能是严重的疾病所致,也可能是不严重的疾病所致,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评估以后才能决定。引起尿蛋白偏高的原因众多,严重的疾病包有各种类型的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以导致有肾小球肾小管的破坏,而造成有血液中的蛋白漏出增多。这样长期就可以造成有肾功能的损害、低蛋白血症,而且这些疾病很难治愈,需要进行终身的治疗,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但是也有多种不严重的疾病,或者一些生理性的状况导致尿蛋白偏高,比如过度运动,饮食中蛋白摄入增高,超过肾脏的转运能力。或者合并有感染,合并外伤以后,出现有短暂的尿蛋白一过性升高的改变。这些情况并非严重的疾病,原发疾病去除以后,尿蛋白可以恢复至正常的情况,比如减少运动、控制感染或者调整饮食结构等,都可以恢复至正常的状态。所以当发生有尿蛋白偏高的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才能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23/05/29收听(54386)
"正常人的肾脏之中,因为存在电荷屏障以及机械屏障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所以尿液之中是不会出现蛋白质的。一旦出现了尿蛋白就代表有肾脏损伤,常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对于它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尿蛋白定量的多少以及肾功能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24小时尿定量比较小,小于1克,可以通过应用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药物来减少尿蛋白,同时口服百令胶囊保护肾脏治疗即可,一般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每1-3个月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如果尿蛋白定量比较偏大,超过3.5克,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水平,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首先通过检查肾穿刺来明确具体的病理类型,从而制定治疗方案,如微小病变型可以应用激素,而膜性肾病需要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共同治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方晓│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3/08/09收听(66158)
"尿蛋白偏高的治疗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低蛋白指多吃动物蛋白,如瘦肉、鸡蛋、奶。二、口服降尿蛋白的药物,如ACEI、ARB类、贝那普利、缬沙坦、奥美沙坦酯等。三、查明病因,如高血糖、高血压肾炎、肾病综合征、肿瘤、乙肝,均会引起尿蛋白(+),查明病因才能进一步治疗。尿蛋白不治疗,长期会损伤肾脏,严重时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不同的尿蛋白阳性,治疗方法也不同。"
李伟│泰安市中心医院
2023/08/22收听(28794)
"引起尿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原因包括近期摄入大量蛋白质,以及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偏高,休息后即可得以缓解。而病理性原因包括肾脏出现病变,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肾小管排泄障碍,以及各种药物、毒物导致急性肾间质损伤,均可引起尿蛋白增高。如果患者出现尿蛋白增高时,一定要予以重视,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通过尿蛋白电泳试验、尿常规等检查,可以明确病情、确诊疾病类型。尿蛋白的出现也可能会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它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定要积极治疗。"
牛颜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10/01收听(56986)
"尿中蛋白含量的数值有一个正常范围,如果超过这个正常范围就是说明尿蛋白偏高,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因素主要有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会使得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强而引起尿蛋白流失严重,出现可逆性蛋白尿,一般这些不良因素消失以后尿蛋白就会恢复正常。病理性因素就是比较多了,像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其实这些都是肾脏性病变,这些疾病本身是容易对肾脏功能造成的损伤,从而引起尿蛋白增高的。当出现尿蛋白持续增高时,应该警惕肾脏损伤的发生,是需要通过尿蛋白电泳试验来确定疾病类型,这样才好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3/11/29收听(96086)
北大人民医院 张晓威
播放次数:4.57万
北大一院 彭靖
播放次数:4.41万
湘雅医院 袁俊斌
播放次数:2.65万
山西大医院 程伟
播放次数:4.9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