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2023-06-28 18:45播放 : 44222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小儿热性惊厥是引起小儿抽搐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小儿在体温急剧上升的过程中出现抽搐发作,发病率大约是1/10,而且追问病史,小儿的父母往往会有热惊厥的家族病史。小儿热性惊厥的具体表现如下:

1、简单型热惊厥:小儿在热惊厥发作时会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强直伴有抖动、双手握拳、口周发绀、口吐白沫、双眼凝视甚至尿便失禁。多数发作1-2分钟能够自行缓解,大多数不超过5分钟,这是高热惊厥的典型临床特征。给小儿积极退热、止抽治疗以后,大多数小儿在一个热程之中只发作一次;

2、复杂型热惊厥:小儿往往体温升高不是非常明显会出现多次抽搐发作,叫做复杂型热惊厥。这种小儿热性惊厥往往会延续到小儿6岁以后,而简单热惊厥往往会在6岁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健全就会逐渐停止发作。

分享:

19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邱晓拂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4人
¥6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以及男性下尿路疾病的诊治,特别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修复治疗有较深造诣。
精选
黄以政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33人
¥30
5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早泄、阳痿、早射、射的太快、射精快、射的快、手淫过度、龟头敏感、勃起不硬、硬不起来、男性性功能下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囊肿、前列腺肥大、三期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不尽、尿路感染、龟头炎、尿道炎、湿疣疱疹、包皮过长、秒射怎么治、早泄怎么办、阳痿怎么治、早泄怎么治、性欲减退、男性尖锐湿疣。还擅长尿道疼痛小便刺痛,尿急尿频等男性疾病的诊疗,有多年丰富的诊疗经验;以及性欲低下、青春期男性疾病、尿路感染、男性不育、少精弱精等疑难复杂性男科疾病。特别是运用性功能康复综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和博尔肽前列腺生物透融治疗系统改善前列腺疾病症状。
精选
陈放 主治医师 器官移植中心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2人
¥10
3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尤其擅长于输尿管镜手术、电切镜,经皮肾镜手术及各类腹腔镜手术。
查看更多小儿内科医生

相关推荐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分很多种,颈椎病主要就是分为五型,第一种是颈型的颈椎病,这种颈椎病是属于症状程度比较轻的,最轻的一种,他主要的症状是颈后部的疼痛和发僵为主,通常在久坐久站、早晨起来,或者是受凉、受风之后发作,主要的症状就是颈椎的活动受限,包括项背部的肌肉紧张,或者有些地方有明显的肌肉的痉挛或者压痛点。其实落枕也算颈型颈椎病的一种比较特定的表现,早上起来之后发现脖子不能转了,这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但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合并有颈椎椎体的问题。所以可能要做进一步检查再来排除。第二种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他的典型的表现就是眩晕,而且是在转头的时候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包括出现四肢无力,甚至出现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但是这个时候眩晕有个特点,他的意识是清楚的。如果我躺着休息,这个症状是可以明显改善的。但是你翻个身,或者一起来之后,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眩晕,自己恶心想吐的情况。然后第三种是叫神经根型颈椎病,他的主要症状是颈肩部的疼痛,包括有时可能会出现上肢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或者麻木,然后还有一部分患者他可能会出现上肢的沉重,就感觉蛮重,没有什么力气,甚至拿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拿东西不稳、容易掉这个情况,这是因为颈椎的椎间盘突出或者是颈椎的骨质增生导致卡压下来那个神经根引起了一种神经根性颈椎病。第四种就是一种脊髓型颈椎病,这种颈椎病早期,一般情况下颈痛的程度不重,初发症状一般是出现一种双下肢的无力,发紧、沉重,出现感觉走路像踩棉花一样走路不稳。还可以表现出一种就是一侧或者双侧的上肢的疼痛、麻木或者无力,拿东西会掉、双手有笨重,精细动作会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感觉自己的躯干会有一种束紧感。也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便秘这样的情况,但是一般是脊髓压迫受损的体征,如果说是有脊髓压迫,他还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四肢腱反射亢进,甚至会出现一些这种病理征。第五种颈椎病叫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它主要累及交感神经,引起了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分两种,一种是兴奋性交感神经,它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会出现头痛或者偏头痛,出现头晕,眼睛看东西是花的,出现听力下降,发音的障碍,出现视物的模糊,出现眼睛后部的胀痛的情况。如果是交感神经抑制型,他会出现头晕眼花,出现心动过缓,出现血压的下降,或者是胃部胀气这样的情况,胃部胀气也可能会跟颈椎会有一定的关系,这个也要进行排除。"

语音时长02:59''

舒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4/22收听(1988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2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