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病科
手机浏览
血常规又叫血象,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当机体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血常规通常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经验的医生可根据这些变化,对于感染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其区别如下:
1、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时候,白细胞计数可以出现上升,但在细菌感染时上升更为明显。在细菌感染时,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值会非常高,有时淋巴细胞计数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有时也会有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升高,但升高程度没有中性粒细胞明显;
2、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有可能正常或者轻微升高,以淋巴细胞计数的升高为主。同样也存在着例外的情况,细菌感染特别严重时,白细胞计数很可能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
出现白细胞计数偏低,也要考虑重度细菌感染的可能。血常规外中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初步筛查工具,但其结果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标准。具体为何种感染以及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必须有专科医生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后续的检查结果进行考量。
分享:
通过血常规检查,对判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细菌感染时,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增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尤其是某些化脓性细菌感染时,这种变化非常明显;病毒性的感染正好相反,有时白细胞数量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当然也有白细胞数量正常的情况,大部分病人病毒感染以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降低,淋巴细胞的比例会升高,如感冒以及风疹病毒等,就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的情况。所以,通过血常规的化验,能够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23/04/27收听(29412)
分辨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传统的做法就是检测血常规,临床上也经常把血常规中的外周血细胞WBC计... 孙宏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2023/02/13播放(65634)
分辨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传统的做法就是检测血常规,临床上也经常把血常规中的外周血细胞WBC计...
孙宏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2023/02/13播放(65634)
对于病毒感冒和细菌感冒,在做血常规时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于血常规中的分类和分属,常见分析如下:<...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9/19播放(98066)
对于病毒感冒和细菌感冒,在做血常规时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于血常规中的分类和分属,常见分析如下:<...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9/19播放(98066)
血液里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五种细胞。在细菌入侵人体时,人体主要出动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细菌,所以,细菌感染查血常规时会发现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增高。病毒感染人体时,人体主要出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抵抗病毒,所以,病毒感染时查血常规会发现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因为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比比较小,所以,一般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升高。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增高,考虑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考虑病毒感染。
潘永利│郑州人民医院
2023/08/05收听(76696)
"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其升高程度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比值增高,多提示病毒感染。因为细菌感染后,吞噬细胞会入侵感染部位和细菌作斗争,这一过程就会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总数增高。而病毒感染后,多引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升高,在细胞内引起免疫反应,将病毒吞噬。虽然病毒被细胞吞噬,但并不能杀死,可以继续生长繁殖,引起白细胞死亡。因此病毒感染后白细胞总数下降,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
李小燕│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3/12/25收听(89326)
血常规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初步筛查工具之一,但是其结果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标准,具体为何种感染以及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考量。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时候,都可以出现上升,但在细菌感染时上升更明显,在细菌感染时,尤其化脓性球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值会非常高,甚至淋巴细胞计数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但也会有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升高,但升高程度没有中性粒细胞明显。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有可能正常或者轻微升高,以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为主,同样也存在着例外的情况。细菌感染特别严重的时候,白细胞计数很可能不会升高或反而会降低,出现白细胞总数偏低也要考虑重度细菌感染的可能。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2/15收听(79406)
"血常规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百分比,是传统判断是否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初步筛查工具之一,但是其结果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标准。具体为何种感染以及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考量。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时候,都可以出现上升,但在细菌感染时上升更明显。在细菌感染时,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值会非常高,甚至淋巴细胞计数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但也会有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升高,但升高程度没有中性粒细胞明显。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有可能是正常或者轻微升高,以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为主,同样也存在着有例外的情况。细菌感染,特别是严重的时候,白细胞计数很可能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出现白细胞总数偏低,也要考虑重度细菌感染的可能。"
2023/07/14收听(95630)
病毒和细菌都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但是它们两个有一定区别。从形态上说,病毒更细更小些,能够通过滤菌... 孙静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3/23播放(53006)
病毒和细菌都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但是它们两个有一定区别。从形态上说,病毒更细更小些,能够通过滤菌...
孙静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3/23播放(53006)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大小不同,细菌一般比病毒大,直径在0.2-50μm之间,而病毒除个别巨大的病毒以外,一般直径在0.02-0.4μm之间。2、基本结构不同,细菌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拟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荚膜、芽孢。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仅有核酸和蛋白衣壳,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有包膜,称为包膜病毒。3、生长方式不同,细菌具有独立的生长繁殖能力,可以用普通的培养基培养。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自身生长繁殖、能量代谢、排除废物的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够生长繁殖,体外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必须采用细胞培养。"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0/16收听(21726)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是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微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个体,主要的结构是核蛋白体,无其他细胞器,但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病毒是一种能够像针一样插入人体内的寄生细胞,通过感染细胞并复制遗传信息,然后利用寄主的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性生物。病毒和细菌的大小、来源以及繁殖方式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1、病毒是最小的,也是最简单的有机体,比细菌要小的多。2、细菌是原核微生物一类,能在其他细胞内外存活,也可以在没有基础情况下共存,病毒是细胞内的有机体,需要侵入其他细胞才能存活。3、病毒必须找到一个寄主细胞来繁殖,而大多数细菌可以独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4、细菌有一整套生长和繁殖的装置,如细胞器等。通常是无性繁殖,相反病毒通常把它们的遗传信息,比如DNA或RNA包装在外壳中,需要利用宿主的细胞器来复制自己。
2023/09/24收听(49994)
细菌和病毒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在显微镜下细菌比病毒要大得多,而且细菌一般可以自给自足,但是病毒需要宿主才能够存活。从化验方面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或者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如果是细菌感染降钙素原会明显的升高。2、在临床症状方面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多半是持续性高热,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比较反复,反复的体温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可能又会伴随体温升高,而且在用药方面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而抗生素则对病毒无效。
肖惠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5/24收听(27064)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小不同,除了个别巨大的病毒以外,一般病毒的直径大小在0.02-0.4μm之间,而细菌直径在0.2-50μm之间。第二、基本结构不同,病毒属于非细胞的生物,仅有核酸和蛋白衣壳。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有包膜,称为包膜病毒,包膜上可以有棘突,包膜和棘突属于病毒的辅助结构。细菌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拟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特殊结构还包括鞭毛、菌毛、荚膜和芽孢。第三、生长方式不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自身没有生长、繁殖、能量代谢和排除废物的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够生长、繁殖,体外不能够用培养基来培养,必须采用细胞培养。细菌具有独立的生长、繁殖能力,不需要寄生在活的细胞内,可以用普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2023/03/28收听(50232)
"细菌跟病毒的区别,像感冒或者发热会看是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查白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都会偏高,而且用抗生素是明显有效的。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或者是发热,病毒有普通的病毒感冒或者是流行性病毒。病毒一般查白细胞,可以偏高也可以正常,淋巴细胞偏高。如果白细胞、中性都正常,但是淋巴细胞偏高,考虑病毒性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可能效果就不太好,需要抗病毒的药物给对症处理,比如利巴韦林,还有抗病毒口服液给予对症治疗,症状就可以缓解。"
袁庆玲│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2023/06/27收听(66322)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主要是能不能够独立生存。细菌大多数有完整的酶系统,而且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脱离宿主一般能够进行独立的生存,但有一些细菌也是只能寄生的生活,有些细菌酶代谢系统并不是特别完整。病毒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的结构,一般仅仅有核酸,有可能是DNA,也有可能是RNA,外面包被着一层膜或者衣壳。没有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代谢,只能够寄生于有细胞的生物,借助细胞的酶系统繁殖自己的衣壳或者其他成分,组装之后才能够成为下一代的病毒。"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3/02/01收听(60914)
"细菌和病毒有很大的区别,在结构上的区别就很大。细菌有细胞结构,可以进行一定的独立自主的活动、进行增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活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能够进行自身的增殖。细菌和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也有一定的差别,细菌可以分泌外毒素,感染人体之后可以出现特殊症状。比如白喉棒状杆菌感染人之后,可以造成白色的假膜。破伤风梭菌感染人体之后分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可以导致肌肉抽搐。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感染人体之后可以分泌红疹毒素,导致猩红热典型的皮肤红疹和瘙痒等症状,其他的细菌也有一些特殊的症状。病毒虽然与细菌感染一样,也可以导致发热、寒战、肌肉疼痛,但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选择性。比如乙肝病毒主要导致肝细胞的破坏,艾滋病毒主要导致T淋巴细胞的破坏。汉坦病毒导致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损伤肾脏,流感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主要感染的是呼吸道黏膜,出现呼吸道症状。在治疗上有很大区别,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同时治疗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023/08/04收听(46470)
细菌和病毒都属于微生物,它们都可以导致人体患病,但是它们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第一个区别就是个子的大小,两者都属于微生物,但是相对而言细菌比病毒还是要大得多。第二个区别就是结构的区别,细菌个头比较大,所以它的结构也比较复杂,而病毒的形状比较小,结构上也更简单一些。第三个区别就是繁殖的过程,正是因为细菌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它可以完全靠自己来完成繁殖的过程,而病毒结构简单,它必须依靠宿主的细胞才能完成病毒的繁殖。第四个区别就是关于用药治疗方面,抗细菌的药物和抗病毒的药物是不能互相交叉使用的,抗细菌药物只对细菌感染管用,抗病毒药物就只对病毒感染管用。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2/07收听(14072)
"细菌的体积,比病毒大百倍甚至千倍。细菌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仅有以个蛋白质外壳和核心构成。细菌有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能独立生长繁殖,而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一切物质及能量都来源于宿主细胞。细菌感染,可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多数病毒性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腮腺炎、水痘等。但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埃博拉等,目前在治疗上还是比较棘手。"
2023/07/13收听(13340)
"病毒和细菌虽然都是能够引起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但是两者区别其实非常大。首先从大小上看两者就有区别,细菌直径相对来说比较大,一般在10-100μm,而病毒最大的恐怕也就几百纳米。纳米和微米其实相差1000倍的等级,所以它俩的大小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纤维镜下能够看到细菌,但无论放大多少倍,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到病毒,所以病毒的个头是非常小的。另外,细菌是一个单细胞的生物,而病毒连一个细胞都不是,感染之后必须进入到细胞内才能够吸取营养,才能存活和繁殖。而细菌本身就是一个细胞,不一定非进入到细胞内。病毒感染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有也仅仅局限在个别的病毒,如流感病毒、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对于一些常见的引起感冒的病毒,基本没有特效的抗病毒的药物。但是对于细菌来说一般都有抗菌药物,可以针对细菌用药,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是无效的。"
2023/07/17收听(84524)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结构: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存在... 陆海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9/09播放(79546)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结构: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存在...
陆海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9/09播放(79546)
当发生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时,有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所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对于是否是细菌感染... 惠吴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19播放(54244)
当发生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时,有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所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对于是否是细菌感染...
惠吴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19播放(5424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