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怎么得的

2023-12-20 09:4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途径进行传播。对于中国人,大部分是因为母婴传播,可以占总数50%-80%,还有一部分是由急性乙型肝炎转变而来。

感染乙肝病毒以后,首先会表现出病毒感染的急性状态,这时可以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如乏力、恶心、呕吐、厌油、尿黄等,也可以没有太特殊的临床症状,感染以后大部分人可以自发性清除,达到乙肝的临床治愈。

但是一小部分人会转变成慢性携带者或者慢性乙型肝炎,随着疾病进入免疫清除期以后,会造成持续的肝脏损伤,慢性乙型肝炎出现病情进展,就需要及时监测,进行抗病毒治疗。通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阻止或者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分享:

6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