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手机浏览
溶血病是引起贫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溶血准确定义为红细胞的寿命比正常缩短,即红细胞被其它原因破坏,没有达到预期寿命,所以溶血可以理解为红细胞在各种情况下被破坏。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在血管内被破坏的,比如睡眠性的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或遗传性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类溶血也都是血管内的溶血;部分患者的红细胞是在血管外被破坏掉的,如脾脏增大相关的一系列溶血现象。所以溶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总和,单单知道溶血是不够的,需要到血液科做全面的分析,知道溶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总而言之,溶血的意思就是红细胞的寿命比预期寿命缩短。
分享:
"溶血病是指外周血中的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正常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如果只有溶血的时候,骨髓代偿功能正常,这时可以没有贫血,就称为溶血性疾病。但是如果超过了骨髓的代偿功能,病人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就叫做溶血性贫血。在临床上,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红细胞自身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二、外部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自身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蚕豆病、地中海贫血等。同时,外部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瓣膜病等。"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23/03/31收听(62912)
溶血病就是体内的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根据红细胞破裂的地方不同,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管里被破坏)和血管外溶血(红细胞在脾脏被破坏)。血管内溶血多见于输错血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四肢腰背痛,还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中毒、放射线等生物或理化因素,放入机械性支架后将红细胞挤破等。血管外溶血多见于红细胞不正常引起的,例如膜异常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异常的蚕豆病、珠蛋白异常的海洋性贫血等。患者常常会出现脾大、黄疸、贫血的表现,对于血管外溶血的患者,脾脏切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尹婉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11/04收听(67756)
"新生儿溶血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主要分为RH溶血和ABO溶血,最常见的是ABO溶血,主要发生于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者AB型。RH溶血要比ABO溶血更为严重,进展速度更快。新生儿溶血最常见的症状是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在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是黄疸,新生儿发生溶血之后一定要及时阻断,最常用的手段是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再根据黄疸数值的高低选择蓝光照射退黄疸或者静脉应用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
孙雪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023/02/02收听(45352)
"溶血病是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在母亲体内产生一种血型抗体,这种抗体可以破坏胎儿出生前或者婴儿出生后血中的大量红细胞而引起溶血。溶血可发生于胎儿期,出生后仍继续不止。本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和婴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为B型和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本病。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更为严重。"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3/07收听(67524)
"溶血病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疾病。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以内,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发生溶血的原因有红细胞内在的缺陷和红细胞外部的因素所引起,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寒颤、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等一系列表现。"
2023/09/21收听(64630)
"溶血病主要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的造血功能代偿不够,造成的一种疾病,主要有贫血表现。溶血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和溶血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心肺代偿功能,以及导致溶血的基础病有关系,不同疾病引起的溶血病,严重程度可以有明显差别。一般慢性溶血发病比较慢,病人有贫血、黄疸和脾脏肿大,因为病程比较长,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代偿比较好,症状比较轻,黄疸是轻到中度的。但是急性溶血是血管内溶血,病人发病比较急,如果短期大量溶血还可以有寒战、发烧、头疼、腹痛、腰背痛这些表现,严重时还可以发生脏器功能衰竭或者休克。所以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溶血程度、速度以及心肺代偿能力有关系。"
程玮│北京医院
2023/11/24收听(19376)
溶血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破坏,如果红细胞溶解破坏的速度超过骨髓的代偿功能,病人就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巩膜黄染,甚至肝脾肿大等情况。溶血性疾病是否能治好,取决于引起溶血的病因,比如剧烈运动,长跑运动员经常剧烈运动后引起的溶血以及某些药物引起的溶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就会停止,能够治愈。还有一种情况叫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了针对红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溶解破坏过多。这种情况下有些人通过服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控制病情,甚至能够治愈;但是有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后病情暂时控制,如果感染或者是劳累以后有可能病情再次发作,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治愈。
2023/07/16收听(54182)
"溶血是因为一系列的症状所导致的溶血情况。新生儿溶血症有时轻有时重,一般新生儿溶血症的患者在早期发展的症状是很轻的,孩子出生以后大多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只要及时的进行蓝光照射,以及药物治疗,孩子的病情都可以缓解,所以不必太担心。但是也有一种就是ABO溶血,这个情况胎儿可能溶血过程比较重,治疗的效果与溶血程度有关,治愈的还是比较多的,死亡的是比较少的。但是一旦病情严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情况,致死率也是很高的。"
盛秀云│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24收听(17880)
"溶血病也叫溶血性贫血,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一个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所引起的贫血叫溶血性贫血。当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以没有贫血,称为溶血的状态。溶血性贫血根据分类方法、发病还有病情,可以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按溶血的部位,也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照病因可以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对于一些急性的情况,也是比较凶险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治疗,比如急性的HA,也就是急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会出现严重的腰背痛、头疼、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还有黄疸,严重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的肾衰竭。而慢性的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外溶血,会出现贫血、黄疸,还有脾大。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石症、肝功能损害。慢性溶血过程中感染可以诱发溶血加重,出现溶血的危象。"
2023/11/10收听(68142)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及时是可以正常生存且预后良好,新生儿溶血病分为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溶血,在临床上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的症状。通过蓝光照射以及药物和换血治疗,针对严重的RH溶血病给予抗D球蛋白的治疗,预后是良好的,只有极少数的RH重症的溶血病,诊断治疗不及时时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
朱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3/31收听(51518)
"新生儿溶血的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出现溶血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来说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更不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是ABO血型溶血,如果得到及时治疗是不会造成死亡的。而相对少见但较严重的Rh血型溶血,由于溶血出现早且情况较紧急,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通过产前、产后的一个检查来判断新生儿有无溶血的危险,或者是否发生溶血反应,对于有溶血风险的新生儿要做好监护和观察,而已经出现溶血反应的新生儿在及早发现,以及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是比较低的。一般的新生儿溶血病通过常规的治疗,大多数5-7天可以痊愈出院,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新生儿溶血的发生与母体的血型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孕妇要做好相关的产前检查,提前了解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了解新生儿溶血反应的相关表现如黄疸、精神反应差、贫血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1/15收听(84780)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如果检查出是ABO血型溶血,只要症状很轻,出生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及时进行... 谢邦贵│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07/16播放(70090)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如果检查出是ABO血型溶血,只要症状很轻,出生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及时进行...
谢邦贵│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07/16播放(70090)
"对于溶血病几岁发病,首先要看是哪个类型的溶血病。如果孩子是血型不合型的溶血病,是在刚出生的时候发病,也就是只有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血型不合溶血病才会发生溶血的过程。随着孩子长大,第一次的血型不合溶血发生之后,以后就不会再发生血型不合溶血病。除此之外,有些孩子由其他诱因引起的溶血,比如可能是蚕豆病,发病就和年龄没有关系,而和孩子是不是接触蚕豆,也就是是不是与诱因的存在有关,无论孩子多大,只要接触蚕豆,可能就会发生急性溶血过程。如果能够回避或者避免接触相关的制品,溶血病就永远也不发生。对于溶血病来说,不同类型的溶血病发生的年龄不一样,有的溶血病和年龄没有关系,只是和诱因有关,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7/07收听(91062)
新生儿溶血病极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新生儿溶血病多见于母子血型不合,常见两个血型系统,ABO系... 张会芬│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12/17播放(72006)
新生儿溶血病极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新生儿溶血病多见于母子血型不合,常见两个血型系统,ABO系...
张会芬│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12/17播放(72006)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母子ABO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多见于母亲是O型血,孩子的血型是A型或者B型。这种ABO溶血发生的概率一般在20%左右,相对来说轻度ABO溶血是比较常见。这种疾病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是在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黄疸,最迟不超过48小时,可以出现皮肤明显的黄染。另外,会出现贫血。实验室检查,直接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都是阳性的,就需要考虑ABO溶血的可能。这种疾病应该尽快的给予光疗,降低胆红素的数值。使用丙种球蛋白封闭Fc受体,治疗的时间越早,疾病预后越好,大多数情况下给予上述处理以后是可以得到慢慢缓解的。真正意义需要换血的孩子寥寥无几,这种疾病治疗以后,复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可以得到根治。"
曲朋安│烟台龙矿中心医院
2023/09/01收听(59118)
眨眼是眼睛受到异物刺激之后的一种反射性保护机制,如果频繁出现异常眨眼的情况,医生先会除外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如眼睑倒睫、内翻、角膜异物等因素,刺激患者出现眨眼的情况。除外了上述疾病,医生会检查结膜是否有结石、滤泡或者乳头,结膜炎也会引起患者频繁眨眼。如果盯电脑、手机时间过长,眼睛出现干涩、酸胀等症状,同样会出现眨眼现象。总之,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对因治疗解决眨眼的情况。
边俊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4/13收听(65804)
如果孕妇出现流血块的情况,绝大多数考虑流产,或有先兆流产情况。正常情况下,如果先兆流产情况,流血量少,色黑,伴有腹痛,如果出现流血快,且量比较大,这种情况说明已经流产,是自然流产。这个时候必须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流产比较完整,出血量不是很多,可以观察。如果是不全流产,流血量多,可以做清宫处理;如果有血块,但量较少,胚胎在宫内发育还可以,可以采取药物的方法保胎治疗。所以,怀孕流血块考虑自然流产、先兆流产或难免流产,必须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如果出现血量多,基本胚胎难保,考虑清宫处理。
李慧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1/06收听(71436)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情况比较严重且预后较差,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救治,糖尿... 张晓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5/21播放(56128)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情况比较严重且预后较差,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救治,糖尿...
张晓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5/21播放(56128)
尖锐湿疣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它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它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表现为生殖器以及周围的小疙瘩。典型的表现是乳头状或者菜花状的赘生物,一般表面比较湿润,触碰后容易出血,可以单发,更常见的是多发,有时候也可以出现呈大片状的。它主要是通过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目前它的治疗以去除疣体、减少或预防复发为原则,去除疣体以外用药和物理治疗为主,外用药多是具有腐蚀性的药物,涂于患处局部坏死之后脱落。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疗效都是不错的。同时由于这个病容易复发,所以一般也同时选用提高抵抗力的药物,如胸腺肽、干扰素等。
蔡丽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07/09收听(48172)
孕早期反应大是正常的妊娠反应,一般孕妇在怀孕的4-16周左右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早孕反应,人们常说的孕吐就是这些反应中的一种。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头晕、挑食、身体乏累、嗜睡等现象,这些都是相对正常的孕早期妊娠反应,一般持续到孕中期左右就能够自行缓解。但是程度轻重和持续时间会由于孕妇体质而有不同的差异,孕妇在此期间可以对应自己的反应选择相应的缓解方式,但是注意不要轻易用药,如乳房胀痛可以选择按摩缓解,食物不振、恶心、呕吐、挑食则可以选择对自己胃口的东西吃,并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马玉娟│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2023/09/13收听(34078)
海南省人民医院 吴从明
播放次数:4.61万
浏阳市人民医院 王龙湘
播放次数:2.74万
梨园医院 韩红
北京华信医院 李黎明
播放次数:5.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