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损伤的两种损伤类型

2019-08-20 18:5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骨骼肌肉损伤一般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两大类,急性损伤占70%,慢性损伤占30%。但是,由于诊疗水平的限制,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70%的急性损伤中有50%转化为了慢性损伤。
肌肉骨骼的急性损伤一般常见于体育运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骨骼肌肉突然受力引起的冲击伤,包括肌肉挫伤、撕裂伤、骨折、关节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当或损伤后得不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则可转变为慢性积累性损伤。
骨骼肌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除急性损伤转化外,常来源于工作环境,例如工人为了完成生产或其它工作任务,在劳动过程中常常需要克服外界的重力、阻力而引起慢性肌肉损伤。此外,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或体位,以克服人体各部位所产生的重力,如站姿或坐姿时颈椎需要承受头部产生的负荷,腰椎需要承受腰以上身体各个部分产生的负荷,长时间负荷过重可能导致骨骼肌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主要包括肌腱炎、神经嵌压、肌筋膜疼痛等问题。

分享:

10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