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骨质疏松诊断依据
    2023-11-13 20:18:26播放96630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骨质疏松诊断依据
    02:04
    视频内容

    骨质疏松临床上比较常见,诊断一般根据症状再加上骨密度的诊断,如果出现了全身酸困疼痛、或腰背酸困疼痛、或骨折的表现,如果有骨折的表现的情况下再测骨密度,如果骨密度达到了T值<-2.5时,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一般分为原发性还有继发性,但不管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般都以T值标准为主。T值如果<-2.5的情况下,都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也许是原发,也许是继发。
    一般国际上用的是T值<-2.5,但中国人骨骼情况和国外的人有很大差别,所以中国人的诊断标准一般是以T值<-2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如果是T<-2的情况下,再加上骨质疏松的症状,如全身酸困、疼痛和易发骨折和骨质量表评分比较低的情况下,都可以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果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做检测,如果是骨质量表比较高,易发骨折的情况比较多,或已经伴易发骨折,T值又<-2的情况下,都可以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中医免疫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