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成人大便1天1次是最常见的情况,正常范围大概是1天2-3次或者2-3天1次。有一些长期大便不是1天1次的人群,1天2-3次或者2-3天1次都算是正常的范围,但是还是需要警惕。
成人的大便正常应该和自己对比,如果过去20年一直都是1天1次,有天突然1天2-3次。即便相当普通的人群是正常的范围,但是相对于过往算是大便次数增多,可能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
比如血常规、大便常规,查看是否有感染性结肠炎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甚至结直肠肿瘤的情况。总体来说,如果相对于自己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减少,建议进一步检查。
分享:
正常情况下成人一天1-2次大便,或是1-2天有一次大便,就属于正常。一般情况下进食食物之后,需要经过胃的蠕动,然后再加上肠道的蠕动吸收,才能把糟粕类的东西排出体外,是需要有一段的时间的。要是三天以上没有排便,应该考虑是存在便秘,如果是一天大便次数大约4次以上,需要考虑有没有存在腹泻。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平时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饮食上尽量多吃清淡的含膳食纤维稍微高的绿叶蔬菜,也有助于排便,少吃油腻寒凉的食物。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19/07/26收听(64456)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小便次数日间不超过8次,夜间不超过2次,对于一些次数偏多的现象要进行区别对待。比如有些患者次数很多,但是每次小便量也在150-200mL,甚至更多的范围,这样的次数增多本身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反映了此人良好的饮水习惯和生活习惯。有一些人次数增多,同时伴有每次小便量减少的现象,建议患者在医院做必要的检查来了解尿频的原因。成年人排尿次数会有个体差异,有些人每天可能1-2次,有的人可能每天7-8次,所以要注意一定要有良好的饮水习惯,次数并非越少越好,次数太少可能会反应机体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所以要强调每天都应该至少饮用水2000mL,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成人小便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先做基本的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尿动力学检查,可初步确诊。"
罗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12收听(90976)
"成人的乙肝疫苗,全程的注射需要注射三次,分别在第零、一和六个月注射,这样的注射是完全的。在第一次注射之后,抗体还没有明显的生成;第二次注射完之后,抗体在一个星期之后能够转为阳性;在第三次注射之后,抗体能够进一步升高,并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大多数人维持时间能够持续十多年,也就是注射过三针乙肝疫苗之后,在十年之后检测,这个抗体依然有可能在100mIU\/ml以上。如果之前注射过乙肝疫苗,表面抗体在10-100mIU\/ml之间,就是抗体弱阳性,这个时候乙肝疫苗只需要打一针加强针,不需要全程注射三针。"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1/13收听(67906)
大便一般情况下1天1-2次,如果2-3天一次或者一周2-3次,甚至更少,有可能就是便秘的表现。也可能出现排便不畅、大便干结、成颗粒状等症状。便秘会导致毒素停留在体内,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缓解症状,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各种五谷杂粮,还可以多吃蜂蜜、香蕉,具有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功效的食物。如果便秘情况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果导片或者开塞露。
田亚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8/06/05收听(41238)
"正常的大便1天1次或者1天2次,或者2天1次都基本算是正常的,大便的形状呈香蕉状,这是最为正常的。但现在很多人大便都不正常,有的人大便比较干,便秘,有的人大便不成形,腹泻,主要和现在的食品卫生有关,还有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异常有关系。建议平时饮食方面注意半素食饮食,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配合适当的运动,还需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尤其是排便的时候,尽量不要玩手机。"
郭晓鹤│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9/08/09收听(85066)
"人体正常的大便是黄色软便,正常的大便次数是1天3次,到3天1次之间。如果少于3天1次,比如4-5天1次,甚至2个星期一次,就是便秘。便秘又分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和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这两种便秘都建议到医院去诊治,因为有些时候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能需要做手术治疗。如果大便次数多于1天3次,有可能是腹泻。腹泻的病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一般的肠道炎症,比如普通的胃肠炎,也有可能是特发性肠道炎症,比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特发性的肠道炎症和人体自身免疫有关。有时候也考虑和变态反应、遗传因素有关,还考虑是功能性胃肠疾病,这些都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所以建议到医院明确诊断。"
孔祥恒│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9/01/15收听(29512)
"正常人大便呈现为黄色或棕褐色,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者每1-2日排便1次。正常人的大便呈现香蕉状,部分人大便表面可有少量裂痕,如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2次,或在排便过程中出现便块干硬、排出困难以及排便量少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便秘。便秘的发生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排便习惯密切相关。发生便秘症状时,患者首先应注意调整饮食,尽量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注意适量运动、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如排便次数多于每日3次或者出现大便水分含量增多、粪质稀薄的情况,即可诊断为腹泻。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以及慢性腹泻两类,慢性腹泻多由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病导致。如患者出现上述腹泻及便秘等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合并有便血、消瘦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行大便常规、大便潜血以及结肠镜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建议醒来后能够喝一杯盐水或蜂蜜柠檬水,在平常的情况下还要尽可能多饮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培养优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熬夜、劳累。"
赵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5/11收听(65222)
"大便次数因人而异,正常人的排便频率是在每天1-3次到每周3次之间。每个人排便的次数不一样,但正常人排便的频率有一个范围,是在每天1-3次到每周3次之间。如果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提示排便频率发生了改变。如果排便次数超过了每天3次,被称为排便次数增加,如果伴有大便水分增加,成稀汤样或稀糊状大便,这种情况被称为腹泻。如果大便次数较少,少于每周3次被称之为排便次数减少。如果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伴有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则被称之为秘。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提示胃肠动力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予以重视,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此外,一个人的饮食、二便情况,可以一定程度的反应他的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用注意早睡早起、不熬夜,健康饮食,有益于身体健康。"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11收听(10496)
正常人每天三次以内的大便或者两天有一次排便,都是属于正常的大便,而且大便的形状是香蕉样、糊状或者比香蕉略微再干结的大便,都属于正常的大便。如果每天大便次数超过三次,出现水样泻,大便不成形,甚至有些病人可能会伴有腹痛的情况,叫做腹泻。如果超过三天没有排便,而且大便非常的干结、坚硬,成驴粪蛋样的型状,叫做便秘。对于正常排的便人,每天排便在三次以内,大便形状正常,没有血和黏液都是属于正常情况。
赵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0/04/13收听(51494)
"大便一天几次是正常的根据不同的人而定,每个人的排便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并不是对所有人而言都是1天1次才是正常的。比如有些人大便一天3-4次,但是排便的时候没有腹痛、没有腹胀,并且大便没有干结,排便也没有水样便、稀便,大便里没含脓、血,这时候也是属于正常的。还有比如有人2-3天排便1次,同样不伴有腹部的不适、大便干结,同样也没有水便、稀便,并且大便的形态也是正常的,没有黏液和脓血,这同样也是属于正常。所以通常说的大便是1天1次,而且排便比较顺畅,没有其他的不适。但是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排便习惯而决定,如果排便习惯既往是便秘或者既往2-3天1次,突然变成1天1次、大便不成形、大便变形,反而表示有病了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宗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4/13收听(65970)
正常的大便次数是每天1-2次,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也有部分人群1-2天排便一次。影响排便次数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由于进食过少、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以...
张继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4/16阅读(3242)
"大便对于成人,一般1天1-2次为正常,儿童可能次数要多一些。如果大便对于成人次数增加,而且不成形,就考虑存在腹泻的情况,要去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等,看看大便里面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物质或者血象有没有高,排除肠胃炎等疾病。必要的时候,如果慢性的腹泻,大便次数每天都很多,还要考虑有没有食物过敏或者存在炎症性肠病的情况。如果大便1天不解1次或者是2-3天才解1次,多数视为便秘。便秘也有很多原因,也要进一步的检查,去排除肠道内的器质性的病变。"
陈脱凡│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18/06/19收听(88832)
"大便一天1-2次或者两天一次是正常现象,大便是否正常,除了观察其次数之外,还要观察其外观、形态以及是否有腹部的相关症状,比如腹痛、腹泻、腹胀等等。正常的大便外观一般都是条状软便或者呈香蕉状,颜色属于黄色。如果出现了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比如一天超过三次以上,要考虑肠道的炎症性病变或者肠功能紊乱导致的大便次数增多。如果出现了大便次数明显的减少,数天一次,而且大便干结,要考虑是因为便秘引起的,主要因为胃肠蠕动功能减慢,粪便在肠道内积聚时间明显延长,大量的水分被吸收,而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了黑便或者暗红色血便,要考虑是否存在有消化道出血或者一些食物因素导致的大便颜色发生改变。"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9/16收听(80384)
"正常的大便呈现黄色或者是棕褐色,形状呈香蕉状,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者每1-2日排便1次。正常人排便的次数是由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排便习惯共同决定,如发生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2次,或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便块干硬、排出困难,以及排便量少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便秘。相反,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多于每日3次,或者出现大便水分含量增加,粪质稀薄的情况,则可诊断为腹泻。平时饮食方面,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和香蕉等,有利于通便,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煎炸类食物。"
2020/05/16收听(49178)
"正常一天大便1-3次都是正常的,假如大便排3次以上的情况下,大便不成形、水一样,有可能是胃肠道疾病、慢性肠炎。一般可以药物治疗,加上饮食注意。比如吃肠炎灵片、双歧杆菌、思密达,其中选一种药吃就行,再加氟哌酸一起吃。吃药期间饮食注意也最关键,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特别不要吃饭过快,不要吃太凉、太辣食物,不要喝酒。多吃点蔬菜、水果、易消化的食物。只要按时吃药,饮食调理,然后慢慢就会缓解。假如有腹部不适的情况下,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毛巾敷一下肚子。"
李娟│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8/06/12收听(34536)
正常的生理状态排便要求是1天可以解1-3次大便,或者也可以3天解1次大便,如患者今天没有排便,...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6播放(32439)
正常的生理状态排便要求是1天可以解1-3次大便,或者也可以3天解1次大便,如患者今天没有排便,...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6播放(32439)
"正常成年人应该每天解一次大便,大便为黄色成形便。倘若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的改变,比如排稀便、水样便或糊状便等,建议患者应该完善化验或者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肠道的器质性疾病,比如化验粪便的常规和隐血试验,以及粪便的涂片和培养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的炎症、感染等。同时完善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腹部CT等检查,排除是否存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肠道的炎症、息肉,甚至是肠道的结肠癌或淋巴瘤等恶性疾病。"
张远臣│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8/16收听(70456)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应该每天排便一次,大便为黄色成形的香蕉便,这是正常情况下的表现。如果患者存在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的改变,像稀便、糊状便,甚至水样便等,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的相关疾病。常见的有肠道炎症、溃疡或息肉等。另外炎症性肠病的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也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但多数为黏液血便。若合并感染时,患者也会出现腹痛、腹胀以及发热等表现。建议患者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粪便的相关化验,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进而明确诊断。"
2019/08/22收听(12158)
正常情况下每天每个人的大便次数为1-3次,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不同,其每天大便的次数也不同,具体如下:1、体质原因,儿童由于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偏差,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则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约3-6次,大便内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老年人由于肠道的蠕动功能较差,大量的食物残渣以及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存留,其中的水分被肠道反复吸收而出现大便干燥,会导致大便次数减少,约1-3天排便1次。2、生活习惯,活动较多的人由于肠道蠕动加快,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大便3次以上。活动较少的人由于肠道蠕动较慢,可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可每2天排便1次。3、饮食习惯,经常饮酒、油腻饮食、半流食以及高膳食纤维饮食等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每天超过3次。经常吃细粮,低膳食纤维饮食的人群大便次数可减少,可每天少于1次。
2019/12/30收听(96660)
一般大便每天不超过三次,每周不少于三次都算正常。如果大便颜色、性状有改变伴有疼痛、排便费力等症状,其不能算是正常。如果大便颜色发黑,最常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如果排的是稀水便,一般是急性肠炎导致。如果大便里边带血,要考虑是痔疮、肠道息肉、肠道肿瘤导致。如果大便里边有脓,特别是脓血便,要考虑是溃疡性结肠炎导致。如果患者出现黑便、血便以及脓便,建议去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
刘谦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
2020/04/26收听(4582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