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痱子怎么处理

2023-10-19 09:5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新生儿如果出现痱子,一定要注意给新生儿适当缓解环境中的高温状态,给新生儿的衣服适当少穿、被子少盖。环境温度、湿度的降低,对新生儿痱子的缓解会有直接的作用。因为痱子的产生,一般是因为环境温度的湿热,造成小的汗腺导管堵塞,出现痱子的现象。

这时改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新生儿痱子的缓解有重要意义。降低湿度,一般尽量用除湿的空调,或者给新生儿进行温度的降低。尽量穿纯棉的衣服,不要穿得过多。给新生儿适当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经常给新生儿进行清洗,可以适当用痱子粉或者炉甘石。

​新生儿皮肤相对比较娇嫩,如果痱子非常严重,可以到医院进行就诊。如果病情严重而出现感染,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避免因为痱子感染而进一步加重新生儿的病情。

分享:

56

相关推荐

什么叫痱子

"痱子也称为粟粒疹、汗疹,是由于在温热环境中汗液分泌多而排出障碍所形成的皮肤病。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闭塞,管内汗液潴留、压力增高而导管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性炎症,汗孔口处发生小疱和丘疹。此外,皮肤表面温暖、湿润,可以促使表皮葡萄球菌繁殖,葡萄球菌可堵塞汗孔,会沿汗管感染形成痱子,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度刺痒、灼热感。根据汗腺导管堵塞的部位的深浅及疱液内容,临床上将痱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晶形粟粒疹,又称白痱,是汗液于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致,表现为躯干及颈部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薄壁水疱,内容清亮,基底红润,易擦破。2、红色粟粒疹,汗液于表皮内较深处溢出而致,为集簇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及丘疱疹,伴有刺痒及烧灼感,多在一周内消退。3、脓疱性粟粒疹,又称脓痱,表现为皱褶处密集的小浅表脓疱,与毛囊没有关系。4、深部粟粒疹,汗管在真皮上层,特别是真表皮交界处破裂,形成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的时候增大,不出汗的时候缩小。痱子的治疗以通风、散热、勤洗澡、勤换衣服、外用痱子粉为原则。"

语音时长02:31''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30收听(2983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