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儿内科
手机浏览
从机制上来说,目前糖尿病原因还没有完全阐明,不太清楚。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在遗传易感因素基础上发生了自身免疫性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和损伤。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以后不能生成足够的胰岛素,所以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现糖代谢异常,表现出一系列糖尿病临床表现。
从病因上来说大概归纳为遗传因素,同卵双胞胎发生糖尿病几率比较大;环境因素,最常见的是感染因素,病毒或其它微生物感染,也可以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还有一些化学毒物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在糖尿病发生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自身炎症反应的存在,导致对胰岛β细胞产生毒性,使得大量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以产生糖尿病。总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和自身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享: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具体如下:1、典型的1型糖尿病又称为急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受遗... 金勇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04/27播放(90378)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具体如下:
1、典型的1型糖尿病又称为急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受遗...
金勇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04/27播放(90378)
"儿童糖尿病多是1型糖尿病,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另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原因大多认为与免疫有关,检查糖尿病相关抗体多是阳性的。部分患儿发病前有发热等感染的表现,所以发病原因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引发了胰岛的自身免疫造成了胰岛的损害。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高热量饮食造成了肥胖,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而发生糖尿病,与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相似。另外,还有少见类型的糖尿病,如儿童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也叫MODY糖尿病,这种情况属于遗传病,有家族史。"
赵建群│济南市中医医院
2019/06/04收听(99432)
"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发生与种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感染等有关,近年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的原因如下:一、自身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导致β细胞破坏的过程,涉及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由基等多个细胞免疫调节。T淋巴细胞是破坏胰岛的主要侵润细胞,可直接间接的杀死β细胞。二、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有多个基因与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最为复杂,难以肯定,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地区差异性可达数百倍。四、病毒感染,在环境因素中对病毒,在动物致糖尿病的研究最多,并逐渐深入。其它病毒还有包括EB病毒、流行腮腺炎病毒及风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糖尿病。五、牛乳蛋白,包括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球蛋白等可作为1型糖尿病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靶抗原,其中酪蛋白为牛乳中的主要抗原片段,可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交叉抗体。六、牛胰岛素,牛乳中含有牛胰岛素,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其它如年龄、出生体重可能也有一定影响,青春期发病最多,其余的发病因素都尚不能确定。"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8/19收听(22012)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跟多种因素都有关,与种族、环境、生活方式、饮食、感染等都相关。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会产生一些抗体可以攻击胰岛的β细胞,从而导致糖尿病。这些患者往往还患有其他的免疫性疾病,比如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另外,糖尿病跟遗传的关系比较大,有非常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还跟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与病毒感染相关,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研究发现与此相关比较多。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感染,也可以引起糖尿病。糖尿病跟年龄、出生体重也有一定的影响。青春期的时候糖尿病的病人发病比较多,跟年龄也有关系,其他的发病因素尚不能确定,主要是通过上面的原因会导致胰岛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胰岛呈纤维化和萎缩,从而诱发儿童糖尿病。"
张玉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2/29收听(40890)
"小孩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表现为吃的多、喝的多、小便多、体重下降。年长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消瘦、精神不好、乏力的表现,大约有40%的宝宝可能会表现为突然吃的减少、恶心、呕吐、肚子痛、皮肤干燥、呼吸增快,而且呼气当中有一种酮味,会血压下降,甚至可能会有嗜睡、昏迷的状态,这时宝宝可能酮症酸中毒的状态。因此,对于孩子体重减轻、消瘦,一定要给予重视,去医院做相应的体检,排除糖尿病。"
朱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0/11/15收听(55296)
孩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检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1、临床症状: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1/15播放(78158)
孩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检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
1、临床症状: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1/15播放(78158)
"儿童或者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叫做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病毒的感染,免疫的缺陷或者损伤引起的,遗传因素占很少的。而相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遗传的因素占更大一部分。1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起病的,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的表现,而且就诊时血糖比较高。患者一般来说由于病毒和免疫缺陷引起胰岛功能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小孩得了1型糖尿病以后就是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或者有条件可以采用胰岛素泵来治疗。"
李超林│烟台毓璜顶医院
2019/06/23收听(82772)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不同,成人糖尿病由肥胖或者家族史引起,儿童糖尿病可能与免疫有关,如感染诱... 刘晓景│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06/19播放(64484)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不同,成人糖尿病由肥胖或者家族史引起,儿童糖尿病可能与免疫有关,如感染诱...
刘晓景│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06/19播放(64484)
儿童得糖尿病之后,家长不要恐惧,需考虑给儿童进行积极的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个方面,又称... 刘晓景│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12/06播放(59294)
儿童得糖尿病之后,家长不要恐惧,需考虑给儿童进行积极的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个方面,又称...
2023/12/06播放(59294)
"如果孩子糖尿病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好血糖,他的寿命是不受影响的,跟正常人一样,如果小孩的糖尿病未能够及时发现,而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导致孩子昏迷,或者只是由于孩子进食不足导致严重的低血糖脑病,孩子可能很快导致死亡。因此小孩糖尿病能活多久取决于糖尿病发现的早晚还有治疗是否及时,因为儿童得的糖尿病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细胞受到破坏,从而使得自身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数量的不足以及绝对缺乏,同时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如果及时给予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寿命是不受影响的。"
2020/10/30收听(98954)
"小孩得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大。1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遗传和感染,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某些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甚至功能衰竭,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发生糖尿病。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抗体等相关抗体的阳性。治疗上需要依赖胰岛素。少数情况下,小孩也可以得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患者,儿童2型糖尿病和成年2型糖尿病在发病原因上是类似的,具体的发病原因有遗传、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单纯性肥胖等原因。"
王开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9/09/11收听(47122)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如下:1、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为糖尿病的人群患糖尿病几率较高。如父... 戴新华│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10/13播放(53518)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为糖尿病的人群患糖尿病几率较高。如父...
戴新华│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10/13播放(53518)
"首先我们看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感染等等。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的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损,引发2型糖尿病。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的并发症,因此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饮食结构: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的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里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病毒感染:某些1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考虑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赵晓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17/09/04收听(81320)
糖尿病病因很复杂。Ⅰ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Ⅱ型糖尿病起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廖铁军│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2023/02/16播放(57542)
糖尿病病因很复杂。Ⅰ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Ⅱ型糖尿病起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廖铁军│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2023/02/16播放(57542)
"糖尿病根据其分型不同,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也会不同。常见的一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大部分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胰岛素的细胞分泌障碍,从而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引起的一型糖尿病。而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数以遗传因素有关,同样也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而且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合并代谢综合征,伴有高尿酸、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所以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是需要综合治疗的。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状态,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弱了胰岛素的作用而引起的血糖升高,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主要是与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
李鑫│东营市人民医院
2019/07/27收听(43572)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里,其中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的,就比较容易患糖尿病;还有一个是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不好或者肥胖,或者长期的不运动,还有精神压力大等。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有可能出现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作用不足而得糖尿病。总之,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7/12/28收听(81550)
会导致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一般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大类,可控因素更加重要,因为这些因素可以预防,最重要的可控因素就是糖尿病前期这样的状态,也称之为糖耐量受损。这个状态指的是人群的血糖,在正常血糖和糖尿病血糖之间的范围,这个范围必须要很重视才行,否则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很欠佳,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其他的可控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吸烟、运动偏少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叠加在一起,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控制这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是导致糖尿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王冬│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3/27收听(24640)
"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引起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主要是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趋向,1/4-1/2患者均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Ⅱ型糖尿病以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环境因素,主要是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从而引起糖尿病。"
谢婷│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04/09收听(95992)
"糖尿病是由原因不明的遗传免疫、内分泌失调、公众环境、社会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终身性难治性的内分泌疾病。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岛素产生抵抗,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高血糖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形成一种慢性代谢综合征,就是糖尿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不可怕,怕的就是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治疗,千万不可轻信广告,乱投医、乱服用药。在饮食上,必须合理科学控制饮食,提倡科学的均衡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生活一定要有规律,饭后必须加强运动等综合治疗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吴世洪│达州市达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4/28收听(78088)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是,环境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它其中有几个方面,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脂、高糖的饮食,缺乏运动,还有情绪、性格问题,生活方式不健康都可能形成糖尿病,所以,我们没办法改变遗传,但是,可以改变环境使自己尽量远离糖尿病。"
2017/12/14收听(23694)
内蒙古北方医院 付纳新
播放次数:2.06万
浙江省儿童医院 董关萍
播放次数:4.51万
播放次数:3.59万
播放次数:3.0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