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失血引起尿量减少的原因

2023-03-17 10:5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急性大失血引起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脏的灌注急剧减少,从而发生了因肾脏灌注减少而导致的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从而表现为少尿。一般来说,出血在750ml以内时,机体可以通过自我代偿的机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当出血量超过750ml时,机体就表现出失代偿的表现,就会出现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当失血量在750-1500ml之间时,患者会出现皮肤的湿冷、尿量减少、肾功能的损害。当出血达到1500-2000ml时,患者就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神志烦躁、淡漠等休克的表现。而当一次失血量达到2000ml以上时,患者会出现血压的明显下降、少尿甚至无尿、严重的肾功能损害、低体温、呼吸窘迫,随时可能会发生临床死亡。

当发生大出血时,首先要针对病因给予患者积极的止血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创伤导致的急性失血,应该通过填塞止血,或加压包扎法进行暂时性的止血。如果是腹腔内的实体脏器破裂导致的大出血,一般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如果是呼吸道、消化道这些脏器的出血,通常可以通过内科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手术的手段帮助止血。随后要给予患者机体的液体复苏、输注血制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保温等综合性的治疗。

分享:

87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