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医院
放疗中心
手机浏览
甲状腺癌放射治疗通常是用碘-131进行内放射治疗,治疗需要隔离,因为患者治疗以后,分泌物、唾液以及汗液排泄物中会含有放射性碘物质,所以最好有个人专用餐具以及毛巾。患者在服用碘-131以后,最好在3周内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1-2米以外的距离。如果患者是在公众场所,与早孕的孕妇以及儿童在一起时,由于孕妇体内的胎儿,目前正处于细胞分裂早期,和儿童的生长期,所以会对儿童和孕妇、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因为这些组织对射线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应该超过3周以上,隔离3周以上再上班。应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或前往公共场所,尤其是在第1周,避免与家人或伴侣进行亲密接触,夜间睡眠休息时,有条件的最好单独房间进行隔离2-3周。为了避免与家人暴露在射线中,所以最好独居一室,患者用药第一周建议多喝水,加快放射性药物排泄,如果没有心脏或肾脏疾病,最好每天能够饮用3000mL以上的水,如果有心肾功能减退者,不能多喝水,应听从医生建议,遵照医嘱执行。
分享:
碘的治疗主要是对于乳头状癌或者是滤泡状甲状腺癌比较适合,碘的治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清除人体的甲...
刘志坤│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04/19播放(54536)
甲状腺癌具体放疗次数需从两个方面分析,如果是碘-131治疗,会根据患者碘的显象决定,一般情况下...
2023/03/14播放(85386)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颈部外科疾病,甲状腺癌的放疗,都是在甲状腺癌切除以后进行内照射的放射...
贾勇士│浙江省人民医院
2023/11/13播放(52146)
"甲状腺癌一般不需要放疗,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如果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或者术中发现甲状腺癌病灶局部有侵犯,无法达到肉眼所见的切除,术后可以行碘-131治疗,一般碘-131治疗的基础是甲状腺必须做全切。通过碘-131的清甲和清灶的作用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术后再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来负反馈抑制治疗,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不需要轻易的放疗,而且甲状腺癌对放疗也不是非常的敏感。甲状腺的淋巴瘤和甲状腺未分化癌有时可以短期内出现颈部压迫症状,通过放疗可能使肿瘤局部缩小,从而减轻压迫的症状,可以考虑。分化型甲状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或者新辅助化疗使病灶缩小后,进一步行手术治疗也是可以采取的,但这些目前都处于研究阶段。"
陈立权│六安市人民医院
2020/01/14收听(40628)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或不能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手术切缘不净或残留者。无手术切除适应证,患者可考虑行姑息性放疗。对于有远处转移、碘-131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行姑息性放疗。放疗照射的范围,主要是对高分化癌采取小野局部照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采用大野照射,照射剂量一般采用常规分割方式。肿瘤原发灶术后残留区或淋巴结引流区的大野照射,一般为45-50Gy\/5周左右,然后缩野针对残留灶加量照射,60-70Gy\/6-7周。"
陈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30收听(69390)
状腺癌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通常比较差,单纯放射治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并没有多大好处,甲状腺癌中很小...
2023/09/06播放(95944)
不同甲状腺癌,治疗方法不一样,一般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内分泌、放射治疗、核素治疗、化疗...
饶远权│浙江医院
2023/07/19播放(97508)
甲状腺患者做碘-131治疗后,因为有一定辐射,患者产生的分泌物、唾液、粪便、尿液,都有一定辐射...
李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27播放(51516)
通常认为放疗5年以上,可以再次进行同部位放疗,如果是不同部位,可能没有太多限制。一般病人经过第...
任宏涛│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7/09播放(88158)
甲状腺癌内放射治疗进行的时间比较短,起初时副作用也不是很明显,所以患者也没有特别的不舒服,不需...
2023/04/18播放(59304)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是否一定需要做放疗,要依据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否患有周边淋巴结侵犯、肿瘤体积大小以及具体甲状腺癌类型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1、如果患者甲状腺癌属于乳头状癌,甲状腺恶性肿瘤体积超过1cm,且甲状腺癌伴有中央组,颈侧组淋巴结转移,此时,患者行甲状腺癌手术后需要行碘-131放疗,才能够彻底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2、如果患者甲状腺癌属于未分化癌或髓样癌,此时患者对碘-131放疗治疗敏感性较差,放疗效果欠佳,不建议患者进行放疗治疗。如果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体积小于1cm,且甲状腺恶性肿瘤没有侵犯周边淋巴结,患者手术后也不需要进行放疗治疗。"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3/03收听(46340)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颈部外科疾病,得了甲状腺癌的放疗都是在甲状腺癌术后进行的,需要做几次是根据癌肿的大小或者是有无转移情况所决定的,对于轻微或者早期的甲状腺癌,采取手术治疗之后经过碘131放疗只需要1-2次。对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也可以预防性的应用一次碘131放疗,对于甲状腺癌术后防止转移和复发都有一定的好处。而对于甲状腺癌出现了多发的淋巴结转移,甚至一些远处转移,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放疗的次数就会达到3-5次左右,每次根据放疗的效果决定下一次放疗的剂量和时间,因此甲状腺癌放疗具体能够达到多少次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病情,具体到医院咨询医生和主管大夫。"
李常月│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2019/08/12收听(72132)
放疗分为内照射、外照射。外照射是常规放疗,开机会产生射线,不开机则不会产生射线,所以接受外照射...
李国庆│江西省肿瘤医院
2023/12/28播放(89010)
"放疗有一定的辐射,所以放疗之后一般在24小时之内需要和孩子隔离,但没必要做完全的隔离,一般分房间就可以。特别是不要抱特别小的孩子、婴幼儿,还有不要接触孕妇之类的,其他没有特别的影响。放疗和其他的核素等治疗还不太一样,核素等治疗可能需要隔离时间长,72小时左右。放疗一般代谢比较快,经过放疗间隔24小时,一般都没问题。放疗属于一种局部抗肿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应用射线治疗,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副反应,比如白细胞下降、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等,需要应用升高白细胞和补血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等。"
孙伟│六安市人民医院
2019/04/22收听(98106)
放疗后完全不需要与孩子隔离,因为放射线使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加速器关掉后,...
王玉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23/01/13播放(61598)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放疗以后要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放疗的病人身体里面有放射线,对周边的人会起到辐射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正在做放疗治疗的病人,要与家人和其他人保持三米以上的距离,可以避免射线的辐射。正常情况下两周左右,放疗结束以后,身体里面的射线才能够慢慢消失完全,放疗结束以后两周之内也不能与家人近距离接触。此类患者需注意多休息,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
崔双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4/22收听(34574)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婴幼儿或者儿童时期传染性疾病,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其传染性比较强,需要注意隔离。如果孩子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一般需要注意隔离,不能上学或者不能接触其他的孩子,有可能会传染其他的孩子而导致出现类似的情况。出现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出现反复的发烧症状。一般情况下,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是可以逐渐好转的,过程大约需要5-7天的时间,即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好转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需要继续隔离至症状好转之后两周左右。两周之内都有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即使症状好了以后也需要继续隔离,防止传染周围的孩子。"
张勤良│临沂市人民医院
2019/03/13收听(58528)
"通常在水痘出现皮疹之前的2-3天到水痘全身的皮疹出齐,并且完全干燥、结痂,大概10-14天内都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这一段时间之内都要注意隔离。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水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还有皮肤表面的水疱疱液当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染。所以在这一段时间之内都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大概是10-14天左右,从发疹前2-3天算起。具体到每个人也有所差别,如果病情较严重、皮疹较多,结痂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有些症状轻微者,往往可能不到一周,皮损就会完全结痂。皮肤内部基本上没有水痘病毒,传染性基本消退,可以正常工作或上学。水痘患者应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处在密闭空间。咳嗽、打喷嚏时应以手帕或肘部遮掩口鼻。建议修建指甲,避免因抓破水疱而提高传染率。患者要勤洗手,对被水疱污染的用具等采用日晒或煮沸等方式消毒。"
吴剑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0/05/25收听(77508)
从发病起戊肝患者需被隔离三周。戊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戊肝的预防原则...
辛广芹│潍坊市人民医院
2023/01/18播放(57020)
如果痰菌呈阴性,痰涂片阴性没有找到结核菌,是不需要隔离。但是如果痰里面有结核菌,就是痰是阳性的...
汪蜀│上海市东方医院
2023/08/18播放(62318)
河北医大第四医院 王玉祥
播放次数:2.26万
武大中南医院 魏永长
播放次数:4.6万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 任宏涛
播放次数:7.43万
播放次数:2.8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