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为什么提倡个体化

2023-04-11 10:5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高血压为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伴发疾病等,个体化决定所应该应用的降压药物,其原因如下:

1、高血压病因复杂:高血压为多因素疾病,其发病与一定家族史、遗传背景以及后天环境、情绪、饮食等多因素相关,无明确单一病因,治疗无法针对单一病因用药;

2、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涉及多种机制,包括饮食因素,高钠低钾摄入,也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张力增加,也包括钙离子通道异常,也包括醛固酮受体激活等多种机制。目前所研发药物亦针对多种机制,无法单一用药控制血压;

3、高血压药物为单一机制药物:高血压研发药物主要针对某一发病机制,目前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等,均为单一机制针对性用药。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涉及多种机制,联合用药更合理;

4、避免药物副作用:高血压患者并发一系列相关疾病,某些高血压用药可能会带来相关副作用,应根据患者伴发疾病,合理回避部分用药。

综上所述,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应个体化,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适合降压药物治疗方案。

分享:

9

相关推荐

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降压药一般临床常用的有很多。第一类,ACEI和ARB,降压效果比较明确,尤其用于心衰、心肌梗死后的患者,糖尿病、肾功不全也为首选,因为可以明显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但是对于严重肾动脉狭窄、肌酐大于265μmol\/L、严重肾功不全、高钾血症、妊娠患者,禁用此药。ACEI还容易引起干咳,所以不耐受的患者可以更换为ARB,但两者均可以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第二类,倍他乐克,主要是降压、降心率,一般用于心率比较快的患者,可以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衰,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主要用于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生。但对于心率小于55次\/分,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是禁用的,哮喘患者也尽量减少使用。第三类,钙离子拮抗剂,最常用的降压药为地平类,一般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拜新同等,此类药物的降压效果比较强,耐受性也很好,一般没有绝对的禁忌证,适用范围比较广,对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比较实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面红、踝部水肿。第四类,利尿剂,一般包括噻嗪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为排钾利尿剂,所以对于有高碳酸、高血糖、痛风的患者,尽量减少使用。袢利尿剂一般适用于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利尿效果比较强,造成低钾的几率比较大。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但是如果此类药物跟ACEI和ARB药物合用的时候,容易出现高血钾,所以口服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的情况下,要定期复查肾功和血压情况。"

语音时长02:46''

叶金玲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2019/01/07收听(2021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