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该怎么办

2023-08-16 13:1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车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外伤性蛛网下腔出血范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伴随其它原发性脑髓疾病,如原发脑挫裂伤、继发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或颅骨骨折。

从治疗来说,以治疗其它疾病为主。以脑挫裂伤患者为例,脑挫裂伤患者范围大者需要做开颅对出血灶清除甚至血管减压,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占位效应比较明显,>30mL以上患者表现偏瘫、意识障碍、昏迷,甚至瞳孔散大,临床叫脑疝,需要做颅内血肿清除手术。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没有很大占位效应,以治疗其它疾病为主,但是后期可能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产生硬膜下积液或脑积水,需要后期观察和做相应治疗,值得大家关注。

分享:

240

相关推荐

车祸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一般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危险性还是比较高的,最好建议是住院治疗的。首先是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绝对卧床的意思是最好大小便都要在床上,是不能下床的,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搬动。床头可以抬高15-20°,一般房间要保持安静舒适,不要光线太强。避免引起血压或者颅压升高的诱因,比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或者是疼痛、恐惧等等。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通便、镇咳、镇静或者止痛的药物。一般来说,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慎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另外,要控制血压,如果平均动脉压>120mmHg或者是收缩压>180mmHg的患者,要使用降压药物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如果患者伴有抽搐的症状,要给予镇静、抗癫痫的治疗。另外,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可能会合并低钠血症,所以尽可能的要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要用脱水降颅压的治疗,比如用甘露醇、呋塞米或者是白蛋白。如果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比较明显,并且有可能出现脑疝的情况,可以行脑室引流。另外,可以用止血的药物,比如6-氨基己酸、立止血或者是氨甲苯酸等等。对预防血管痉挛方面,可以用钙离子通道的拮抗剂,比如尼莫地平。建议还是最好做一下血管的造影,如果是有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还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02:45''

于斯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

2018/06/16收听(36300)

车祸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

"车祸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称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是在清亮的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混合了血液,引起了全脑刺激症状。病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头痛、难以控制的喷射样呕吐、颈项强直等一系列的脑膜刺激症状。对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止血药物来防止并发症、脑积水或者脑梗塞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病人可以应用止血、脱水的药物,能够缓解病人的头痛症状。可以应用抗血管痉挛的药物,防止血管痉挛引起脑梗塞的发生。对于应用脱水药物或者应用神经营养的药物来帮助病人恢复、缓解头痛的症状。再有就需要治疗、防止脑积水的发生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会导致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引起蛛网膜下腔颗粒的吸收障碍或者下腔出血,流到脑室内,引起脑室梗阻,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一旦脑积水发生,往往需要钻孔引流或者其它的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病人的剧烈头痛往往是难以忍受的。但是下腔出血多在2周之后血管痉挛期逐渐减退、消失,血肿逐渐吸收,病人的症状逐渐好转;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如果没有出现脑梗死、脑积水等一系列并发症,预后相对比较良好,不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语音时长02:16''

柳羲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8/04/08收听(9979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9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