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

2023-11-03 10:0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是超声检查、诊刮,具体如下:

1、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内膜厚的女性,或者有异常出血的女性,仔细检查内膜。如果有局限性增生,尤其是有血流丰富区,需要高度警惕,最终确诊是靠取子宫内膜标本进行化验;

2、诊刮:取标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个是盲刮,类似做人流,如果有内膜癌,超声检查会有异常。另一个是诊刮,取内膜标本化验,化验结果可以判断有无问题。盲刮是将刮匙放入阴道,把整个宫腔刮几圈,将标本拿去化验。诊刮是通过宫腔镜,能看清每个地方的内膜,在最有疑问的地方取组织化验,基本不会出现漏诊。有些内膜癌早期盲刮时可能没刮到,不能发现病灶,漏诊风险较高。宫腔镜诊刮后,能再次观察异常的内膜是否被取走,对早期内膜癌的诊断效果较好,很少漏诊。

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方法,是超声检查有无异常,结合症状再取标本,标本可以直接盲取也可以通过宫腔镜取,最终诊断要通过病理结果确定是否有内膜癌。

分享:

32

相关推荐

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常用的方法

"对于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除了根据临床表现以及体征以外,病理的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依据。对于绝经以后阴道出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进行处理。对高危因素的女性,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比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有雌激素增高疾病史的患者,或者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应该进行密切随诊,必要时送诊断性的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应检查情况如下:1、B型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2、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以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子宫颈管搔刮、子宫内膜活检,对于绝经以后出血,子宫颈管搔刮可以协助鉴别有无宫颈癌,如果B型超声检查确定宫腔内有明显的病变,做宫腔内膜活检可以明确诊断;4、细胞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大约为75%,细胞学阳性只能作为筛查方法,不能作为确诊依据;5、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有无癌灶,还有病变的大小和部位,直视下取材活检,减少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漏诊,但是宫腔镜检查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目前对于此项检查存在争议,结合核磁共振、CT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可以判断病变的范围、子宫内外肿瘤转移、血清CA12-5水平的高低。"

语音时长02:37''

王爱喜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2023/03/23收听(42759)

02:02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黄帅北京医院

2023/10/03播放(9320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