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症状

2023-08-30 10:44播放 : 88687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心悸为症状而非疾病。患者可自觉心脏跳动或自觉心慌。心悸发生时,可有心率加快或减慢。快的时候可感到心脏跳动、不适,慢的时候可以感觉心跳有力,较沉重,心率正常的人有时也会有心悸的症状。

如果心悸发作时伴心前区疼痛,需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如果伴有发热,要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等感染性疾病。如果伴有眩晕,可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果心悸同时伴进食量特别大、脾气暴躁、怕热等,可能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

正常人群也会因情绪、生气等原因而出现心悸。建议一旦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心悸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

分享:

60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心悸的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心悸呢?悸从汉语的角度上来讲,它就是悸动,心里就觉得抽一下这种感觉,这是比较狭义的。从广义上来讲,因为每个地方方言也不一样,大家对这种症状的词汇描述有时候可能不是很准确。一般来说,心慌、心跳或者心里有种悸动不安的感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心悸。中医把心悸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惊悸,一个是怔忡。惊悸就是心慌,是有外因的,比如大家都会存在,突然一声巨响,心里咯噔一下,实际上这也属于心悸的范畴,这属于生理性的。怔忡它就属于没有外因,外边静悄悄的,就个人内心环境的不平衡,觉得心脏悸动一下,这些都属于心悸的范畴。首先,心悸是一种感觉,它的背后可以跟心律失常有关系,就是心脏跳的节律有快有慢,或者有停跳、漏跳,让你感觉到心悸,还有很多,它仅仅是这种感觉。去查心电图,或者我们去做一个24小时的心电图,根本查不出心律失常来,这样的心悸其实都是主观的感觉,它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也就说我们正常人有的时候也会有心慌,再比如大家饥饿的时候,也会有心慌,或者恐惧、激动、紧张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症状。一般有外因刺激的相对来说,病情比较轻,预后比较好。没有外因的刺激,是自己产生的,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病理意义,可以到专科的门诊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01:52''

董国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10收听(2097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