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能活多少年

2023-05-06 17:3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影响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寿命因素很多,存活期的差距也非常显著,这主要是和患者的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受累脏器的重要程度有关、还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药物的反应性有一定的关系。

干燥综合征疾病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受累脏器的严重程度都不相同。80%以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对预期寿命没有太多影响,干燥综合征主要影响外分泌腺体如泪腺、唾液腺,没有主要脏器受累的情况,预后相对较好。

对于有脏器功能受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肾、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受累的情况,会对患者的预期寿命产生不良影响,但具体生存期还不能预测。干燥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有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或者合并有肝硬化这类情况的患者,生存期同样会受到严重影响。

分享:

39

相关推荐

干燥综合征能活几年

"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就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外,出现的这种干燥症状,我们把它叫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接下来提到的主要是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一样,是属于风湿免疫病当中的结缔组织病。这类疾病的特点就是一个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随着疾病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展,会影响到我们的脏器,出现系统损害。干燥综合征,其实近几年来随着这个疾病不断的认识加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一些药物研究的不断的进展,干燥综合征的存活率已经大大的提高。现在很多干燥综合征发病病程在30年、40年以上的,我们在临床上都有见到。活到80-90岁的干燥综合征患者也是挺多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但是干燥综合症我们要注意几点,就是一定要规范的治疗,定期的就诊,复查相关指标,及时的了解干燥综合征对于我们人体系统的损伤。一旦出现了系统损伤,我们要积极的去控制疾病的进一步进展,以免影响生活质量,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另外,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淋巴瘤的几率,比正常的人群的发病率高出40多倍,所以我们在临床中,一定要严密的监测病情的变化。怎么严密的监测?就是需要和您的主管医生商量好,定期的到医院来进行相关的检查,能让医生以及你自己,能够全面的、及时的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这样其实干燥综合征对于生命的威胁就能小得很多。"

语音时长02:27''

刘燊仡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2020/04/14收听(71692)

脊髓炎一般能活多少年

  脊髓炎的生存期取决于脊髓急性损害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故生存时间不一。脊髓炎是各种感染后引起的脊髓横贯性炎性病变,多急性起病,以胸髓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损...

王宇中日友好医院

2020/04/27阅读(3905)

肝硬化能活多少年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比较隐匿,一般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肝功能可以显示出有轻度的异常,但是病情不是很严重,当进入肝功能衰竭的失代偿期,患者会呈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脾肿大等明显体征,此时肝功能已经遭到严重的损害,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细胞受损加剧,如果还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转化为肝癌,可能导致直接死亡。虽然肝硬化是严重的肝病,是由于各种病因及诱因所导致的肝脏慢性弥漫性或进行性纤维性增生病变,但是肝硬化它不是绝症,如果肝硬化患者早中期积极进行科学治疗,是能够使肝脏重焕活力、恢复健康的。既然我们没能禁止肝硬化的产生,那我们就必须要禁止肝硬化的发展,即使肝硬化了也不能失望,要把握好治疗的机会,积极地去治疗,大多数肝硬化患者能够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能活十几年、几十年,有些患者肝功能稳定,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从工作和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上来说和正常人差别不大。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如果进行治疗,肝硬化不再持续发展,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性,这是肝硬化最好的状况,可以正常的工作,这种状况的生活质量生命周期较高,可能活上70岁-80岁。对于患了肝硬化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的情况来看,如果身体好,注意休息和调节,活很长时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不积极治疗,产生消极的心理,只会使病情加重了。"

语音时长02:37''

张珣武汉市第五医院

2018/03/27收听(83756)

腰椎管狭窄一般能活多少年

  通常腰椎管狭窄不会影响人的寿命。腰椎管狭窄属于慢性疾病,大多是由于腰椎管内骨质异常导致椎管狭窄造成神经或脊髓压迫,临床常为表现腰部疼痛、下肢疼痛无力和间歇...

李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23阅读(4679)

脊椎炎一般能活多少年

脊椎炎患者能活多久不可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疾病情况。单纯的脊椎炎一般很少危及生命,患者可维持正常生存期。如果因为脊椎炎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可能会造成功能障碍,...

徐海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7阅读(354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