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2023-11-13 10:0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耳炎,主要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鼓膜完整为特征的一类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见于儿童,因为儿童咽鼓管的解剖短、平、直,且儿童容易感冒。一旦感冒,鼻部、咽部的细菌会通过咽鼓管而侵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的渗出、发炎。另外儿童的鼓膜韧度非常大,不易穿孔。中耳渗液不易排出,则积在中耳里,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头晕、耳痛等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有的婴儿不会表达,经常用手抓耳朵或者用头来回转动、蹭耳部。有的儿童因为听力下降,看电视时声音会放得很大,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话、多动等。

分享:

94

相关推荐

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主要表现听力的损失,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障碍,同时有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对汽车喇叭声定位差,我们讲声源定位差,所有听力下降的人都有这个表现。如果你不能准确定位声源,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汽车按喇叭声音,你没有办法定位,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特别对老年人来说。其次,鼓室的积液,因为中耳炎一个表现就是鼓室腔里面会有积水,积水里面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它容易导致内耳的损伤,特别是对内耳神经细胞的损伤,因为我们知道一旦神经细胞损伤,它是不可修复的,会导致永远性的听力下降。所以如果有听力下降、耳闷,到医院求治,医生会告诉你中耳腔有积液,超过半个月到一个月,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做一些治疗,鼓膜穿刺,抽出中耳腔积液,当然在早期的时候,发病一周以内可以。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咽鼓管的堵塞,我们可以考虑,因为咽鼓管的开口在鼻咽部,我们考虑用一些药物促进咽鼓管的开放,看积液能不能从鼻腔排出。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我们的建议可以做鼓膜穿刺,反复的穿刺大概两三次以后,积液反复存在,做中耳置管的手术,所有的目的就是围绕把中耳腔的积液放出来,避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主要对内耳功能的损伤。"

语音时长01:57''

江远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2018/05/07收听(8739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0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