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胃肠外科
手机浏览
如果没有检查或没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不能判断1cm亚蒂肠息肉是否是癌。
一般怀疑结肠有无长息肉,需要做结肠镜。结肠镜通过肛门往上走,看到结肠某一段这个部位有息肉,大小大概是1cm,其蒂大概是一个亚蒂,基底部不是很宽,这样的息肉需要处理,可以在肠镜下将息肉切除下来。
息肉切下来以后可以做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才能帮助判断是息肉还是癌。所以,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要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才是最后明确诊断的手段。
分享:
亚蒂息肉有可能是良性息肉病变,也可能是恶性息肉病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和大小。亚蒂息肉是...
台卫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3/04/20播放(32686)
"亚蒂息肉并不是癌症,它是一种良性肿瘤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等因素所造成,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例如喉部息肉、宫颈息肉、肠道息肉。息肉表面光滑,无粗糙、糜烂,通常带有蒂,切面是灰白或灰粉色,实性、质软,在显微镜下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所构成。亚蒂息肉不会发生癌变,建议患者若发现亚蒂息肉尽早手术将肿物切除,预后非常好,术后密切随诊,防止复发。"
仲丽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9/01收听(96324)
如果发现肠道的息肉,1cm大小不严重,可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术后也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肠息肉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如果有反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史,炎性刺激会导致息肉的发生。另外就是多发的息肉,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而肠道息肉的病人在平时也会有腹痛,腹胀的表现,甚至还会有腹泻或者排便带血。需要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对于小于2cm的病变都可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息肉逐渐增大或者是病人有明显的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不除外有恶变的可能,这种情况下相对就比较严重,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选择肠管的部分切除或者腹腔淋巴结的清扫手术。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9/08/27收听(65592)
一般无蒂息肉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不能完全靠有无蒂来判定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息肉良恶性的判定需要...
刘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23/12/08播放(62834)
亚蒂息肉是对于大肠黏膜表面隆起的病变,息肉分为有蒂、无蒂两种类型,亚蒂息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大多数都是以良性病变为主。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或者延误期间,会发生恶变的几率,建议先到医院就诊检查,通常是结肠镜来发现。治疗方面主要是以微创的治疗为主,建议患者先取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在肠镜下进行处理就可以通过肠镜行套扎或者电烧治疗。根据息肉的大小决定术后恢复的时间长短,术后应禁食2-3天左右,给予补液防止发生出血等情况。半年左右复查以防止发生复发,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辛辣等食物,刺激造成胃肠道反应而引起炎症等。
王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4/22收听(61698)
"直肠下段经常发生息肉的症状,常见的息肉分为两种形态,即有蒂息肉和无蒂息肉。而亚蒂息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态,通常来说,有蒂息肉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并且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很少有明显的表现症状出现。而无蒂息肉存在恶化的风险,并且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疼痛以及出血的现象。如果亚蒂息肉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超过7mm,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时息肉的颜色呈现出暗红色,恶化的风险就会增加,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医学上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结扎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内窥镜切除术,在可视的情况下将息肉以及根蒂一并挖出,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以便了解息肉的性质。"
何立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04收听(93836)
"肠息肉在大体形态上分为广基息肉以及代替息肉,所谓广基息肉就像手中托着馒头一样,有较大的接触面。代替息肉就像气球牵在手中一样,有较长的细线连接气球,上述两种之间的息肉便称为亚蒂息肉。广基底息肉的恶变程度较高,在发现这类息肉时一定要尽早切除,尤其当息肉较大时更要进行早期切除,进行病理活检。对于亚蒂或带蒂性息肉,良性较为多见,但是仍然有部分病人有恶性的可能。因此,一旦发现肠道息肉均应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密切观察,防止息肉发生恶变。"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4/16收听(98976)
"大多数的亚蒂息肉都是良性,但是也不排除有癌变的可能性。如果亚蒂息肉的增长速度过快,直径过大,特别是直径超过七毫米的亚蒂息肉,很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息肉大多数生长在直肠黏膜之上,根据其有无根蒂可以分为有蒂息肉和无蒂息肉两种,其中亚蒂息肉是介于有蒂和无蒂之间的另一种状态,亚蒂息肉会引发患者出现疼痛以及便血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肠梗阻现象的发生,最为严重的是亚蒂息肉有癌化的可能性。所以当亚蒂息肉出现时,患者应该进行肠道镜切除手术,并且将切除后的息肉进行化验,以便明确其性质。同时,在切除之后一定要注意随访,最好每三个月一次,一年之后没有出现复发才可以停止。"
2020/02/21收听(41800)
"带蒂的肠息肉是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带蒂息肉并不一定就是良性,良恶性与息肉的大小,以及息肉蒂部的长短有很大关系。如果息肉直径在2cm以内,无论息肉蒂部的长短都考虑是良性的,如果息肉直径大于2cm,息肉蒂部是长蒂,也是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如果是亚蒂,也就是蒂部比较短,这种情况下癌变的几率是存在的。不过对于亚蒂的息肉即使息肉已经癌变,如果蒂部没有被侵犯,蒂部是阴性的,这种情况也没有关系,所以最终带蒂息肉是良恶性,还是要等病理的结果才能确定,根据病理结果才能制定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左志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4/06收听(78468)
患者肠息肉1cm要长多久,要依据患者是否属于息肉的好发体质,患者胃肠道内是否伴有慢性炎症以及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进食辛辣、刺激、荤油食物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1、如果患者日常生活中喜欢进食较多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且经常伴有便秘,胃肠道有慢性炎症,患者属于息肉的好发体质。患者肠道息肉生长较快,6-9个月息肉即可生长1cm。2、如果患者不属于息肉的好发体质,且日常饮食比较清淡,较少进食辛辣、刺激、荤油食物,没有便秘且胃肠道并没有合并慢性炎症。患者肠息肉生长非常缓慢,部分患者肠息肉生长1cm需要3-5年的时间。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12/26收听(16514)
"肠息肉从病理化验上来讲,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的息肉和增生样的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一般情况不会癌变,是反复炎症形成的息肉。如果是腺瘤样的息肉、增生样的息肉,应该看病理结果有没有肠化生加不典型增生。如果仅仅有肠化生,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癌变。如果是出现非典型增生,这种情况下容易癌变。所以出现腺瘤样的息肉、增生样的息肉,要尽快采取措施把它处理掉。一般情况下用肠镜做射频消融处理掉。"
贾民│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0/11/16收听(50994)
"亚蒂息肉切除是否会复发,要依据患者是否属于息肉好发体质,以及患者局部息肉切除时是否彻底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一、如果患者不属于息肉好发体质,且局部的息肉体积较小,亚蒂息肉切除比较完整,手术后的创面完全愈合,息肉不容易反复发作,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二、如果患者本身属于息肉的好发体质,息肉体积较大,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时,仅将表面的息肉切除,息肉基底部仍然伴有残留,术后2-3个月黏膜内的息肉基底会再次增生,造成息肉的反复发作。此时仍需要进一步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行腹部手术,完整切除息肉才能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
2019/11/11收听(17324)
"息肉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蒂息肉,另一种是无蒂息肉,而亚蒂息肉是介于有蒂息肉和无蒂息肉之间的另一种情况。正常的情况下有蒂息肉性质多为良性的,生长速度较慢,不会对人体形成较大危害。而无蒂息肉恶化程度较高,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虽然亚蒂息肉的性质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息肉生长速度较快,特别是超过0.7cm就会出现恶化的倾向。特别是发生于直肠黏膜上的亚蒂息肉,经常受到粪便以及各种细菌的刺激和影响,导致恶化的风险大大提高。所以对于肠道内出现的亚蒂息肉,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
钟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2/29收听(81548)
一般带蒂的息肉长得比较快、比较重,将息肉牵拉出现蒂。长蒂的息肉由于生长比较快,底下会有比较粗的...
王天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11/16播放(32054)
结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亚蒂息肉一般是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性比较大,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以及锯齿状腺瘤,其中以锯齿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则癌变率也越大。某些息肉可能会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甚至局灶癌变,因此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给予切除。现在大部分都采用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对于个别息肉较大或怀疑局灶癌变的息肉,需要外科手术给予切除治疗,术后要定期随访监测肠镜。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05收听(45680)
肠息肉一般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炎性息肉,一种是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变成癌,炎症慢慢消除...
姚上志│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2023/07/29播放(76736)
肠息肉可以癌变,但是几率很低。肠息肉如果长期存在,未进行处理,同时患者具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
周晓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07/10播放(52656)
肠息肉表面粗糙并不代表是癌,只能是说从肉眼白光镜下看到的表面粗糙,并没有看到微结构的一些常见表...
王薇│北京医院
2023/11/03播放(35537)
肠息肉分叶状通常不是癌症,但部分肠道息肉可能出现癌变。肠道息肉本身属于良性病变,可以呈现不同的...
林振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10/05播放(88030)
"一般肠息肉即使是分叶状,也不一定就是癌。要想确认分叶状的肠息肉是不是癌,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肠镜将肠息肉切除下来,切除下来的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只有病理学的诊断,才是确诊肠息肉是否癌变的重要手段。有一部分肠息肉容易发生癌变,尤其是伴有家族史的病人,肠息肉更加容易发生癌变。对于经常发生肠息肉的人群,要坚持定期的做肠镜。如果发现了新的肠息肉出现,就要通过内镜进行手术的治疗,避免肠息肉癌变的现象发生。"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4/10收听(9077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