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耳鼻喉科
手机浏览
耳朵总是湿湿的感觉,这种情况多见于外耳道湿疹,由于外耳廓和耳道皮肤,对于致敏原过敏,导致出现了耳朵奇痒。这时病人不断用手抠,或者挖耳勺挖,甚至有些病人用牙签抠,导致湿疹加重,分泌了很多液体,尤其是黄色液体,这时耳朵总是流黄水,有湿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停止抠耳朵,避免耳朵皮肤湿疹加重。其次可以用棉签将耳道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之后,用激素药膏进行涂抹。
如果湿疹症状比较重,可以用抗过敏药物进行口服,如开瑞坦、仙特明、依巴斯汀等。同时在生活当中,还要注意耳朵不要进水,可以用棉球放到外耳道口,洗澡的时候,避免水进入耳道,因为湿疹比较怕湿。另外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酒,避免加重湿疹因素,经过治疗,一般在7-10天左右,症状能够完全恢复。
分享:
"患者出现耳朵湿湿的病情状况,原因如下:1、生理因素:有可能是因为洗头、洗澡或者游泳后,耳朵进水的因素所导致。耳朵进水后有可能造成耳朵内的潮湿状态,也可能会引起耳闷、耳堵感、听力下降的感受。患者需要及时的使用清洁的干棉签等,将耳道水性分泌物清理干净。2、病理因素: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中耳炎症的疾病状态,中耳腔内会有反复溢出黏脓性分泌物,导致耳道内蓄积黏脓性的分泌物,出现潮湿的状态,进一步产生外耳道湿疹的病情状况,引起耳朵部位的反复瘙痒感症状,甚至结痂的症状表现。患者需要注意清理干净外耳道以及中耳腔内的黏脓性分泌物,必要时可以进一步使用激素类的软膏进行涂抹。"
滕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06/21收听(68542)
发现耳道内是湿湿的要考虑几种情况可以引起,比较常见的是先天性油耳,先天性油耳是由于耳道内耵聍腺分泌出的耵聍为油脂性分泌物,需要定期到医院清理。分泌物是淡黄色像水一样,而且在耳道或者耳道口处有淡黄色结痂,有的人还会伴有瘙痒,考虑是耳道湿疹,可以检查下耳道内情况,也可以为鼓膜正常而单纯是耳道内分泌物,可以用治疗湿疹的药物,比如酮康唑软膏或者地奈德软膏。耳朵发炎出现这种黄色、比较黏稠的分泌物,要考虑中耳炎引起,需要用消炎药,如头孢或者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并且用消炎滴耳液,比如氧氟沙星或者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
林晓昕│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7/22收听(10108)
"一般来说耳朵潮湿,有两种原因造成:第一种就是因为患者自身体质的原因,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属于比较潮湿和黏稠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处理,有一些分泌比较旺盛的,可以定期到医院清理,不然时间长容易导致听力方面受到影响。再有一种情况就是比较常见的外耳道湿疹,患者的外耳道会潮湿,检查的时候里面会有脱落的上皮,患者还会伴随有瘙痒的情况。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外用激素类的软膏,比如尤卓尔或者氢化可的松。有一些感染严重的,也可以配合使用抗生素的软膏联合治疗,比如百多邦。再有就是可以使用抗过敏的药物口服,对疾病的恢复也有帮助。反复发作的外耳道湿疹,也可以配合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黄少民│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2019/08/26收听(96262)
"耳朵里面是湿的,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不是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外耳道皮肤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致使分泌物较多引起的,严重者耳道分泌物可呈淡黄色水样分泌物,从而出现外耳道流黄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会有什么特别危害,也不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平常可以用棉棒等物品及时清理耳道内分泌物,不要堵塞外耳道即可。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许可以使症状减轻。"
田文波│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6/19收听(63848)
"耳朵里边如果经常有湿湿的感觉,是因为外耳道炎症造成的,会有炎性的渗出物伴随耳朵疼痛,建议使用消炎的滴耳液外用,比如泰利必妥滴耳液,如果伴随有瘙痒的情况,考虑是外耳道湿疹感染造成的,建议可以使用局部涂抹的软膏,比如氢化可的松软膏或者尤卓尔,如果症状严重伴随有感染征象,可以联合百多邦涂抹,反复感染可以配合使用调节机体免疫力的药物进行治疗。再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耵聍腺分泌的耵聍性状,这种潮湿的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定期到医院清理,防止影响听力。"
2019/07/23收听(62898)
如果外耳道里经常有油状、湿的耵聍,就说明是油耳,是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病人外耳道的皮肤耵聍腺分...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7/23播放(36470)
如果外耳道里经常有油状、湿的耵聍,就说明是油耳,是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病人外耳道的皮肤耵聍腺分...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7/23播放(36470)
耳朵里面痒并且特别湿、流黄水,最常见于外耳道湿疹,是由于耳廓和外耳道皮肤被致敏原刺激形成的过敏...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3/07/18播放(97612)
耳朵里面痒并且特别湿、流黄水,最常见于外耳道湿疹,是由于耳廓和外耳道皮肤被致敏原刺激形成的过敏...
2023/07/18播放(97612)
"一般情况下,耳朵耳屎湿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是正常的生理性耳屎,可分为干性和油性两种。干性耳屎是片状、块状,可以自己脱落,而油性耳屎表现很湿、很潮,贴在外耳道上自己不会脱落,但因为是正常的生理性耳屎,所以对健康没有影响,这种情况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油性耳屎伴有其他的现象,比如听力减退、有疼痛感、堵塞感,甚至耳道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从西医的角度讲,是耳道发生了炎症,最常见的是中耳炎。从中医的角度讲,是因为体内湿气重。有时在洗头、洗澡时水进入耳道内,也会形成短暂的湿耳屎。"
史保轩│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1/01/11收听(52140)
耳朵内湿,可以是耳朵内进水、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感染性病变,也可以是糖耳屎即油耳,还可以是中耳的... 杨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1/19播放(81810)
耳朵内湿,可以是耳朵内进水、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感染性病变,也可以是糖耳屎即油耳,还可以是中耳的...
杨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1/19播放(81810)
"俗话所说的耳朵里面的耳屎在医学上叫做耵聍,耵聍分为干性耵聍和油性耵聍。干性耵聍主要表现是片状、块状,分布在外耳道内。耵聍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保护外耳道内异物进入耳道。干性的耵聍一般会自己脱落,过一段时间有自己清洁的功能。油性耵聍主要的表现就是很湿、很潮,贴附在外耳道壁上,一般很难完全自己脱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若是没有什么症状,比如耳朵痛、耳朵闷塞感、堵塞感,如果没有这些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若是出现很明显的堵塞感,耳朵感觉有东西堵起来,这种一般需要医院耳鼻喉科用专业的器械把堵塞的耵聍,也就是耳屎取出来。另外平时应该注意不要反复地用棉签擦洗外耳道,这样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症。"
高贵宝│峄城区人民医院
2018/04/12收听(50516)
耳朵里面耵聍是油性时会感觉湿,所以看到耳朵里面有湿的分泌物不需要担心。因为大多数情况是油性耵聍...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3/06/05播放(41982)
耳朵里面耵聍是油性时会感觉湿,所以看到耳朵里面有湿的分泌物不需要担心。因为大多数情况是油性耵聍...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3/06/05播放(41982)
耳朵里面有点湿,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用棉棒蘸出:如果是在游泳或者是洗澡以后,出... 付志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07播放(40724)
耳朵里面有点湿,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用棉棒蘸出:如果是在游泳或者是洗澡以后,出...
付志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07播放(40724)
"耳朵里湿在临床上一般有两种情况:1、生理性,也就是所谓的油耳屎,是外耳道内耵聍腺分泌旺盛导致,和个人基因遗传有关系。除定期清理外,一般无需过度医疗。2、病理性,临床多见的是各种外耳道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尤其是慢性外耳道炎和频繁掏耳、挖耳习惯有关系,有的甚至会发生交叉感染而引起真菌性的外耳道炎。其次是化脓性中耳炎,尤其是伴有鼓膜穿孔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当耳道进水潮湿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继发感染,产生较多的湿性分泌物。"
刘磊│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4/24收听(13224)
耳朵内部比较潮湿,通常由以下因素造成:一、耳道因素:1、 李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9/08播放(84784)
耳朵内部比较潮湿,通常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耳道因素:
1、 李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9/08播放(84784)
李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9/08播放(84784)
耳屎是湿的,这种情况见于少部分人是遗传引起的。幼儿耵聍腺的分泌的耵聍是一种湿、油性的东西,不同于正常人的耵聍,是干的片状物。这种湿的油耳通常不太容易自行排出来,所以需要三个月左右就需要进行清理,一般到医院清理是比较安全的。幼儿耵聍如果经常不清理可能会堆积在外耳道,再加上灰尘等等,可能会形成很硬的耵聍栓塞阻塞外耳道,病人可能会有耳闷、听力下降。如果在洗澡的时候进水后,游泳进水的时候会容易感染,形成急性的外耳道炎,所以有油耳的病人指导定期要到医院进行清理。
2020/06/29收听(50642)
"肛门口潮湿并且伴随瘙痒,考虑有可能是肛管内分泌物增多,引起肛门局部通风不畅、潮湿感加重,肛门局部皮肤形成湿疹样改变时,也会有分泌物分布于肛门局部皮肤附近,导致患者存在潮湿感,甚至瘙痒感。长期反复发作,很容易引起肛周湿疹,甚至肛门局部瘙痒症和神经性皮炎。所以,肛周局部潮湿要早期治疗。建议患者不要穿过紧的衣裤,可以选择宽松的衣裤,保持肛周局部的通风和通畅。每次排便以后,选择药水或者清水清洗肛周局部,避免粪便残留于肛周局部皮肤褶皱或者毛发内,导致局部皮肤刺激性疼痛或者分泌物增多。如果存在肛管炎症或者内痔分泌物增多,可以选择肛塞卡波姆凝胶消除炎症。"
陈恬静│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9/06/27收听(26414)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3/28播放(39999)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3/28播放(39999)
"下面总是湿湿的,在临床上分为生理性情况和病理性情况。生理性情况像在排卵期的时候,由于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就会出现蛋清一样的分泌物,而且拉丝度特别好。这是排卵期所特有的白带,会导致总是有湿湿的感觉。另外,生理现象也见于在月经前出现这种情况,快来月经的时候,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旺盛,导致分泌物增多,白带也会增多,所以就会出现下面湿的感觉。病理情况在临床上常见于阴道的炎症,当阴道有炎症的时候,渗出会增多,就会导致分泌物增多,就会出现下面湿湿的感觉。如果出现病理性的情况,常常还会伴有分泌物异味,还会偶尔出现外阴瘙痒,最好做白带常规的化验,根据所感染的病原菌在临床上给予相应的治疗。"
徐艳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19/03/10收听(86348)
"下面很容易湿是白带较多的表现,是女性雌孕激素比较丰富的表现,是生理现象,不用特殊处理。当然需要除外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病变等特殊情况,要做妇科检查,取阴道分泌物送化验检查,明确是否有阴道炎以及阴道炎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的阴道炎类型给予相应的特异治疗。要用窥器撑开阴道壁,暴露宫颈,观察宫颈情况,有时宫颈糜烂会有局部渗出明显增多,表现为白带明显增多。如果有宫颈糜烂,要检查宫颈TCT和HPV除外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除外这些严重情况,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如果有白带过多等症状,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疗效很好。"
赵晓东│北京医院
2020/06/21收听(84048)
正常情况下,外阴应该是干爽的,每天应该不会有潮湿的感觉。要是下面经常湿乎乎的,提示有阴道炎症的可能。一般湿乎乎常见水样分泌物,常见有滴虫感染,每天湿漉漉的,并且感觉有瘙痒、有异味,有典型的腥臭味,可以到医院去做分泌物化验,看到底什么菌感染,对症治疗。滴虫感染可以妇炎洁洗一洗,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外用,然后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口服对症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能够好转。所以,下面湿一般提示患了滴虫性阴道炎的可能性大。一般湿的、水样分泌物也不能排除恶性肿瘤,但是恶性肿瘤都会伴有米泔样分泌物、恶臭,这种湿是非常大量的水样分泌物。所以,这时可以到医院做宫颈的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看有没有恶性肿瘤的倾向。排除这种情况下,下面湿绝大多数是因为得了滴虫性阴道炎。
张秀荣│安图县中医医院
2018/06/07收听(17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