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手机浏览
血象低首先需明确哪项低,血液中最常见三种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任何一项降低均可称为血象降低。临床医生之间交流,讨论血象低多指白细胞降低。白细胞降低原因较多,如较常见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或长期慢性感染,由于消耗或免疫介导损伤引起白细胞降低。
另外,较多药物如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之一是白细胞降低。但使用此药物不用过于紧张,有不良反应并不等于所有人服用此药均会出现白细胞降低,且是轻度的降低。
除此之外,其它一些疾病,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甲亢,在有些病理状态下亦可引起白细胞降低。因此出现血象降低,需到血液科就诊,让血科医生甄别是血液系统疾病还是其它原因,包括药物、其它干扰,分析判断为何种疾病。
分享:
"血象低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正常数量是4000-10000个\/ml,低于4000个\/ml就是血象低。在临床上血象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病毒感染,尤其是感冒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时会出现血象降低的情况。二、病人应用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以后,由于这些治疗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造成了损伤作用,造血干细胞增殖、分裂受到抑制,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9/01/02收听(66546)
血象低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常见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感染的因素,也包括非感染的因素。而...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6播放(38722)
血象低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常见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感染的因素,也包括非感染的因素。而...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6播放(38722)
发烧伴有血象低,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可能:一、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如...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15播放(82330)
发烧伴有血象低,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可能: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15播放(82330)
"通常所说的血象一般指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血象低,也就指白细胞减少。临床上白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很多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感染性的疾病,病毒感染是引起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例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等等。另外,有些细菌性的感染,如伤寒杆菌感染的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2、对于年老体弱的或者有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在严重感染的时候,白细胞有时不升高反而下降。3、血液系统的疾病,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还有部分白血病的患者,白细胞也是可以降低的。4、接触放射线或者是某些药物,例如解热镇痛的药物、抗肿瘤的药物、抗甲状腺的药物,也是可以引起白细胞降低的。"
王艳军│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6/04收听(42984)
血象低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下降,临床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感染的因素,常见于麻疹、风疹、流感病毒感染,也可以见于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引起的粟粒性肺结核。第二、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三、接触射线,比如长期接触X射线或者应用放疗治疗各种肿瘤。第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第五、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的患者常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第六、药物的因素,应用某些退热药物或者应用抗生素、化疗的药物,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
2021/05/04收听(44950)
"血象低就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也就是白细胞减少。在临床上白细胞减少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就是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慢性妇科炎症等,由于慢性炎症引起免疫破坏,会导致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比较重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会出现血象低的情况。恶性肿瘤病人如果接受放疗或者化疗以后,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造血能力下降,也会出现血象明显降低的情况。"
2019/02/12收听(23464)
血象低,主要可引起以下问题:1、血液系统疾病:贫血是引起血象低的最常见原因,无论...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4/13播放(98764)
血象低,主要可引起以下问题:
1、血液系统疾病:贫血是引起血象低的最常见原因,无论...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4/13播放(98764)
"血象低就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血象低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如果血象是轻度的减低,病人有时可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轻度疲乏无力的症状,在活动的时候会感到四肢酸软无力,需要坐下来休息。如果血象严重的降低,病人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尤其是在劳累、受凉以后,容易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一系列的症状。如果血象重度降低,比如中性粒细胞低于500个\/ml,在临床上叫做粒细胞缺乏症,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大部分病人会发生严重的感染,表现为高热、畏寒、寒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抽血培养,查找病原菌,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2018/12/25收听(29156)
"血象低指的是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低,白细胞计数的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这两种细胞计数一般也会明显降低。可以见于疾病状态,比如可以见于感染,当轻症感染的时候白细胞的计数上升,但重症感染的时候白细胞的计数反而下降,应该根据相应症状以及治疗之后的表现进行判断。重症感染,如果应用了比较及时的对因治疗,白细胞计数一般能够逐渐恢复,并不会持续在比较低的程度。但另一些疾病造成的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持续性的,比如肝硬化导致的脾脏增大以及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增多。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导致白细胞减少。如果长期应用干扰素或者接触了放射线,白细胞计数也可能因此而出现降低。"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8/12收听(35844)
"发烧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血象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性的感染,这个时候需要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蓝芩口服液或者四季抗病毒合剂。但是有一些情况也会造成血象低的,比如应用了比较多的退烧药,需要结合一下服药的病史。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会造成血象低发烧。需要把血象的具体数值描述给医生,从而判断是哪种原因引起来的血象低。如果血象持续性的走低,并且发烧逐渐严重。这个时候需要去医院赶快做骨髓穿刺的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疾病。"
王阳阳│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9/23收听(97024)
血象低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根据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血象低有轻度减低、中度减低和重度减低。轻度减低,病人没有明显的不适,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可以不用做任何处理,定期复查血常规即可。中度血象减低,病人可有轻度的疲劳感,轻微活动后疲乏明显,剧烈运动后容易出现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多休息,适当的服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如果是重度减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低于500/ml时,病人的疲劳感会非常明显,容易出现高热,伴有畏寒、寒战、口腔炎、咽峡炎,甚至肺炎。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去做细菌学检查,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同时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2018/10/18收听(61026)
血象通俗的说,就是血常规的化验结果,是指对外周血中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检测。血象的内容有白细胞的数目,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淋巴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嗜碱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例,单核细胞的数目和比例。还有红细胞的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的数目和比例,血小板的数目,血小板的压积,大、中型血小板的比例等。通过血象检查,可以提供很多临床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2018/10/08收听(12642)
血象指的是抽血给病人做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很多,具体如下:1、白细胞:...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09播放(95198)
血象指的是抽血给病人做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很多,具体如下:
1、白细胞:...
2023/07/09播放(95198)
"血象就是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6/04收听(41800)
如果出现血象高、发烧的情况考虑为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大,但是发烧的同时也需要观察其它的临床症状,比如有没有咽部疼痛、咳嗽、咳痰或者头痛。测量体温,如果体温大于38.5℃以上需要应用一些措施,比如可以应用肛门塞入的药物,比如吲哚美辛栓。同时也可以完善血常规和炎性标志物、胸部CT等等的相关检查,明确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烧。只有找到了病因,才可以进一步的用药选择。在发烧的同时注意有没有胃肠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等,排除胃肠道的感染。
张艳凯│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0/03/02收听(80374)
临床上一般说的血象指白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检测值高于10×10^...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996)
临床上一般说的血象指白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检测值高于10×10^...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19播放(37996)
儿童血象的特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1、白细胞总数:刚出生婴儿的白细胞总数相对...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6/19播放(81932)
儿童血象的特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细胞总数:刚出生婴儿的白细胞总数相对...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6/19播放(81932)
"支原体感染的血象特点,没有特别特异性的指标。一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白细胞都属于正常的状态,稍微偏低或者稍微偏高,其他指标基本都正常。如果血象偏高的明显,提示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确诊,需要通过冷凝集实验来测定抗体的滴度,单纯靠血象检查不能够诊断。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容易引起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尿道炎等疾病。治疗主要需要采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以及对症处理相应的症状。"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2/03收听(40846)
儿童血象就是白细胞,白细胞的特点包括白细胞的数量以及白细胞的分类,刚出生的宝宝白细胞的数量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一岁的时候大约会降至10000个/l左右,再往后就降到成人的标准。儿童白细胞的分类与成人有明显的区别,白细胞主要分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成人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儿童白细胞的分类会出现两次交叉,分别在4-6天和4-6岁,交叉指的就是宝宝4-6天之前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4-6天和4-6岁之间宝宝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之后再次发生交叉,4-6岁以后的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果交叉的概念不清楚,常常会以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宝宝得了病毒感染,而误诊、误治。
任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2020/03/13收听(62060)
血象正常但C反应蛋白升高,临床上可以见于多种情况,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当机体存在... 王亚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25播放(54800)
血象正常但C反应蛋白升高,临床上可以见于多种情况,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当机体存在...
王亚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25播放(5480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智
播放次数:4.79万
湖南省人民医院 廖江涛
播放次数:5.97万
北大一院 徐京杭
播放次数:8.14万
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燕
播放次数:4.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