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分级标准

2023-08-31 18:11播放 : 98579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贫血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具体如下:

1、轻度:指90g/L血红蛋白含量以上;

2、中度:指60-90g/L血红蛋白含量;

3、重度:指60g/L血红蛋白含量以下;

4、极重度:指30g/L血红蛋白含量以下。

血红素越低,危害性越大,造成病人心脏供血不全、心肺功能衰竭的机会更多。贫血的严重程度,还与贫血发生的快慢有关,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者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另外可能长期贫血,身体有很好的代偿机制,所以病人对贫血的感受并不明显。输血的指征,通常是血红蛋白60g/L以下。但如果是急性失血或者溶血的情况,原来血红蛋白完全正常,突然出现上述疾病,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出现90g/L左右的血红蛋白含量,病人可能会有明显不适,甚至晕倒。急性溶血或者失血时,是以血红蛋白90g/L为输血的指征。

分享:

67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01:41

儿童贫血分级的标准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5/23播放(38232)

贫血的分级

"贫血的分级是分为四级,主要是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划分。如果血红蛋白浓度是大于90g\/L,但低于正常值,就称为轻度的贫血。血红蛋白的浓度在60-90g\/L称为中度的贫血,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在30-59g\/L提示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的浓度小于30g\/L。对于重度以及极重度的贫血患者有生命危险,所以建议有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早去查原因是什么。不要等着疾病严重了再去治疗,会对机体造成多脏器、多器官的损伤。贫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导致贫血的原因是有几十种疾病,有的疾病是良性的疾病,不要等着疾病重了再去治疗。通过血常规就可以看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通过血常规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在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含量来判断贫血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因为不同分类主要的疾病不一样,所以通过血常规里的判读,这些临床指标主要是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几十种病里要查出病因,就要细化它属于哪种类型,以便缩小检查的疾病普,主要是为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也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因为贫血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头晕、头痛,有的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耳鸣,这些疾病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贫血也会引起既往心脏病的加重,所以对于不同个体它的病因不一样,基础合并的疾病不一样,需要血红蛋白维持的最低水平也不一样,所以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才是最优的选择。患者一旦出现贫血,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根据血红蛋白的分级,或者严重程度的划分来选择是否就医,或者自己根据简单的指示来判断自己疾病的预后,实际上这不科学,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才是最好的选择。"

语音时长03:22''

吴春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1/11/04收听(3262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6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