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手机浏览
脾虚湿热有两方面原因,具体如下:
1、脾虚证:脾虚多见于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脘腹涨满、纳差、不愿饮食、大便稀溏、舌头舌淡以及苔白脉络等
2、湿热:湿热表现可能有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厌油腻甚至黄疸的表现,也可能出现大便稀溏但属于黏滞不爽,大便不尽,大便在便池上不易冲都是湿热表现。
同时气短乏力、面色萎黄等表现,病人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较久体质较虚弱,并伴有湿邪郁久化热等湿热表现,如口中黏腻、脘腹胀满、大便稀溏以及粘滞不爽表现就为脾虚湿热。
分享:
脾虚湿热会出现周身困重、乏力、四肢倦怠、身体肥胖、经常汗出或者汗出较黏。身上的皮肤发黄,是湿热熏蒸所导致的,有可能会出现黄疸。同时,会有口干、口腻、口臭,是湿热向上薰蒸所导致的。湿热下注,会出现腹泻或者大便溏稀,但是,便质较黏,不易冲,是湿热导致的。湿热犯脾,还会出现食欲不佳、食后腹胀。湿热向上熏蒸,也会出现头晕、头胀,头部闷胀如裹的感觉,就像扣了一层东西,始终是不清醒、闷沉沉的状态,可能还会有耳鸣、听力下降的症状。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2/20收听(33256)
中医治疗脾胃虚热首先应该清热除湿,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针灸疗法,... 赵海云│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8/30播放(85632)
中医治疗脾胃虚热首先应该清热除湿,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针灸疗法,...
赵海云│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8/30播放(85632)
脾虚湿热的症状,可以通过健脾清热利湿的药物调理身体,比如常用的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此症状主要是由于身体饮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出现的脾虚引起的脾虚生湿,而且淤滞发热引起的脾虚湿热表现情况。所以,首先在饮食上,要饮食清淡易消化。易消化的食物调理,同时配合健脾利湿的药调理身体,比如参苓白术散、四妙丸。或者经常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粥,以及艾条、艾灸脐部的方法。同时适当活动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湿气排泄,都有良好的作用。
王海丰│朝阳市第二医院
2018/11/15收听(97020)
"脾虚湿热的调理如下:1、薏米红豆粥,薏米与红豆按1:1比例,再加等量大米,首先是将薏苡仁用凉水泡上1-2个小时,然后用砂锅煮粥,水开后换成小火慢炖1-2个小时,然后再喝,吃20多天后,可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熬至不稠不稀,仍然使用砂锅,用上述方法熬粥,可以坚持长期饮用。2、冬瓜汤,连皮冬瓜加水清炖,冬瓜比较清淡,也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经常吃,吃的时候尽量少放油与肉,做的清淡一些才管用。3、麦冬,热较重者,可用麦冬熬粥,也可泡到菊花茶里饮用。"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16收听(49386)
脾胃湿热调理如下:1、通常经常用的是薏米红豆粥,薏米与红豆按照1:1的比例,再加上等... 刘文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7/02播放(56838)
脾胃湿热调理如下:1、通常经常用的是薏米红豆粥,薏米与红豆按照1:1的比例,再加上等...
刘文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7/02播放(56838)
"治疗脾虚湿热的中药方剂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茵陈蒿汤、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等等,这些都可以将体内的湿邪热邪进行祛除,使脾虚得到调整,对于改善身体症状有很大的益处。脾虚湿热还可以吃一些菊花、黄芩、蒲公英还有红豆、薏仁等等,这些药材来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改善体质也有好处。临床上脾虚湿盛必须得是药物配合运动再配合饮食,多种方式进行立体调整,这样才能够使相关的疾病明显好转,不然身体的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适当的应用一些经络调整,比如拔罐、刮痧效果也是不错的。"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8/22收听(26986)
首先这个问题就存在问题,脾虚和湿热一般不会同时存在。首先,脾虚,按照中医理论,脾是运化水谷精微的,人体吃进去的食物都是要靠脾胃来运化的,所以当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之后,就会出现脾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或者出现便秘,出现腹泻或者出现肢体的乏力、疲乏、精神头不足这些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可以用脾虚来解释。为什么脾虚会出现这些症状?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脏器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都是靠脾运化的。所以出现脾虚的时候,就要用一些健脾益气的药物治疗,比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还有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颗粒等等这些药物。饮食上还可以用生姜、大枣来调理。生姜是暖胃,它可以促进脾胃的功能运化强壮。大枣是补充脾胃的物质基础的,它能够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源源不断的运行,同时还可以用甘草来泡水或者煮水喝。甘草甘甜,甘能入脾,能够温养脾胃。同时,还可以用小米粥保养脾胃,小米是温性的可以养脾胃。另外,湿热,它多见于肥胖的,饮食多辛辣、油腻刺激食物,这些人一般出汗比较多,脂肪比较厚,对于这些人就要清利湿热,常用的中药是一清胶囊、清胃散、清胃颗粒或者是含有大黄一类的大承气汤、龙胆泻肝汤或者是排毒养颜胶囊,都可以清利湿热。饮食上可以用红豆薏米粥或者是喝一些绿茶,这些都可以清利湿热。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新陈代谢排毒、出汗也可以解除湿热。
王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18/08/25收听(95472)
脾虚湿热,一般服用健脾、祛湿、清热的药效果最好。大多数脾胃湿热的患者,喜欢吃辛辣、刺激、肥甘、... 周阳红│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11/20播放(73532)
脾虚湿热,一般服用健脾、祛湿、清热的药效果最好。大多数脾胃湿热的患者,喜欢吃辛辣、刺激、肥甘、...
周阳红│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11/20播放(73532)
"脾虚湿热的证型,对应的法则一般来说是健脾祛湿、清热的药物。健脾祛湿的药物,比如有平胃散,是中成药,比如六君子汤,这些都有健脾祛湿的作用,但是清热的药物不是很多,中焦有湿热的时候,比较喜欢用藿香正气类的药物,包括香连丸其实,都有治疗的作用。中药主要是对症治疗,有些证型合适也可以合用,比如平胃散合用藿香正气,也是这么使用。要完全找出一个绝对的药,不太好找。主要是成药的成方是固定的,人得病有症状上的变异,因此常规来说是开汤药,这样灵活性更大、针对性更强。"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5/28收听(43212)
对于既有脾虚,又有肠胃湿热的病人,可以给予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治疗。可以用香砂和胃丸或者香砂养胃...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8/02播放(44183)
对于既有脾虚,又有肠胃湿热的病人,可以给予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治疗。可以用香砂和胃丸或者香砂养胃...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8/02播放(44183)
女性患者脾虚湿热,根据疾病的定位、临床表现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1、...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1/29播放(57816)
女性患者脾虚湿热,根据疾病的定位、临床表现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
1、...
2023/11/29播放(57816)
饮食不洁引起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而导致的湿热内蕴,患者会出现相关的不适,如食欲不佳、腹胀、大便溏... 莫伟文│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11/15播放(70584)
饮食不洁引起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而导致的湿热内蕴,患者会出现相关的不适,如食欲不佳、腹胀、大便溏...
莫伟文│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11/15播放(70584)
小儿脾虚湿热可能由饮食引起,如食用较多零食,或肯德基、麦当劳等热性的食物引起脾胃积热,影响脾胃... 林国彬│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2/03播放(87386)
小儿脾虚湿热可能由饮食引起,如食用较多零食,或肯德基、麦当劳等热性的食物引起脾胃积热,影响脾胃...
林国彬│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2/03播放(87386)
脾虚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包括其他部分,一个是脾气虚,再一个脾阳虚,再一个就是中气下陷,第四个就是脾不统血。脾气虚主要是吃完饭以后,身上、肚子有点胀,明显身体、胳膊、腿没有力量,精神特别困乏,说话没有力气,形体是特别瘦,都可以看到舌头的胖大、有齿痕,这是典型的脾气虚的表现,它的脾胃的整体的运化功能差。脾虚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出现大便稀,怕冷,喜欢温暖,这时候就可以叫做脾阳虚。一般这样的患者以典型的怕冷,还有大便稀溏为表现。如果说这时候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直肠的脱肛或者长期的腹泻或者是子宫的脱垂,中医认为叫中气下陷,也是脾气虚的另一部分表现。如果说患者在脾气虚出现乏力、食少、身上没劲、少气懒言、舌体胖大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了一些出血的症状,就称为脾不统血,出血主要包括月经量过多,大便出血、小便渗血、皮下的出血,包括鼻子出血,这都是脾不同血的临床表现。
王春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17/07/07收听(48108)
"脾虚会出现许多与脾生理功能相关的一些症状,比如会出现气虚乏力、气少懒言,会出现肢体的倦怠、困倦、周身浮肿、小便不利,也就是小便频或者小便量少;会出现食欲不佳、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甚至如果脾肾阳虚,可能还会出现五更泄泻。而脾升清的功能,也就是脾化生水谷精微的功能一旦减退,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经常健忘,也会出现失眠多梦,这是脾升清功能下降之后,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心神而导致的症状。脾化湿的功能下降,会出现周身的浮肿、小便不利。脾统血功能下降,脾气不足,还会出现血瘀,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等诸如此类的症状。"
2018/12/03收听(18094)
脾虚症状:1、舌边缘有齿痕,如果唇色淡白,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白厚,看起... 刘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5/07播放(61334)
脾虚症状:1、舌边缘有齿痕,如果唇色淡白,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白厚,看起...
刘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5/07播放(61334)
湿热是中医一种常见的证候,常见于经常肥甘厚味、吃烧烤、饮酒等的朋友。湿热的症状常见的比如皮肤比较油腻,容易生痤疮,阴囊部比较潮湿,女性可能有白带增多,甚至有白带发黄,口干、口苦比较明显,舌苔黄腻,脉弦滑。湿热的症状结合脏腑,也就是脾胃有湿热,常常表现腹胀,大便沾马桶,甚至有臭味。湿热在肝胆常常有口苦发黏、身热,甚至有小便发黄,甚至有身体湿疹等。如果湿热在下焦,常常有小便淋沥涩痛、黄白带等。因此,湿热的症状也要结合中医具体的脏腑,部位是在体内何处而定。
疏欣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8/17收听(59838)
"脾虚一般指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虚,主要是因为饮食无规律,疲劳过度,或其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久治不愈,损伤脾气导致。主要症状见食欲差,腹胀饭后明显,腹泻,乏力,少气不想说话,消瘦,例假推迟或稀少,例假期延长,颜色淡红,稀薄,或例假迁延不尽,或经期腹泻,月经结束腹泻恢复,或每逢例假则眩晕,或白带稀,量多,无异味或妊娠呕吐。脾阳虚,是在上面症状基础上,同时怕冷,体质更加虚弱,且症状更为严重。治疗总的方案就是健脾,脾气虚导致的吃香砂六君丸,脾阳虚导致的吃理中丸。"
2019/05/19收听(82822)
脾虚的症状实际上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脾气虚、脾阳虚是脾虚其中的一大类。既然有脾气虚阳虚,那么肯定...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2播放(72166)
脾虚的症状实际上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脾气虚、脾阳虚是脾虚其中的一大类。既然有脾气虚阳虚,那么肯定...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2播放(72166)
"脾虚一般多指脾气虚,脾气亏虚、运化不足会出现纳谷少思,即不想吃东西,进食的食欲差,食入以后难以消化,胃或者肚子胀满,尤其进食以后明显,肠鸣腹泻、神疲乏力,即老觉得没劲,少气、身体重,即觉得身体特别沉重,尤其是肢体不想动。脾虚可以出现浮肿、消瘦,浮肿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水停为肿。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亏虚,水谷不能化为正常的营养物质,所以会削瘦。如果脾虚进一步发展,出现脾气下陷,就会出现胃下垂、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的临床表现。"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08收听(2127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