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的方法

2023-04-26 10:24播放 : 68665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近视矫正不外乎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镜片的矫正,第二种方法是手术。近视眼主要是眼睛看近处的地方很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经过散瞳验光以后能够确诊眼睛是近视状态,同时通过镜片插片使视力能提高到正常,这是一种近视镜片。

1、镜片的矫正:首先最基本的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框架眼镜,这是最传统也是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方法。戴眼镜是把镜片按照近视度数的大小进行矫正以后,视力就会得到矫正,人群中大部分人都采取镜片矫正的方法。还有一些比较爱好美容的人可以用其它的镜片矫正方法,如隐形眼镜,把隐形眼镜贴到眼睛上,这也是一种镜片矫正近视的方法,而且隐形眼镜矫正近视的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2、手术:除此以外,有小部分人不愿意戴眼镜,或者不愿意戴镜片,则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目前主要是激光削切的方法,如准分子激光或者飞秒激光,在角膜上进行削切来改变屈光状态,从而治疗近视眼,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是眼内镜片的植入方法,类似于白内障手术,简称为ICL手术。从眼睛的角膜上切大概不到2mm的小口,把卷曲状的眼镜植入到眼球的后房里,类似于把隐形眼镜做得很小,植到眼睛里,这种方法也是治疗近视目前非常好的方法。

所有一切治疗近视的方法目前都很安全、可靠。

分享:

80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吕勇辉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上海普陀区中医医院
已成功预约6人
¥10
5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肠胃激综合症等脾胃专科类疾病;高血脂症、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类疾病;顽固性咳嗽、失眠、头痛、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及调理。
精选
徐敏丽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91人
¥60
4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感染性皮肤病、甲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皮肤外科治疗和面部美容。痤疮、黄褐斑、雀斑、色素沉着、在治疗各种重症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重症感染性药疹、大疱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顽症方面经验丰富,皮肤外科包括头面部皮肤肿物切除、腋臭刮除术、包皮环切术、巨大尖锐湿疣切除的研究。
精选
淡明斌 主任医师 皮肤科
重庆市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21人
¥30
2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皮肤过敏瘙痒、扁平疣、银屑病、荨麻疹、脱发斑秃、湿疹、皮炎、毛周角化病、毛囊炎、痤疮、粉刺、疤痕、增生性瘢痕,中西西结合治疗银屑病,白癜风,鱼鳞病,皮炎,湿疹,荨麻疹,斑秃,过敏,灰指甲,扁平疣等各类复发性皮肤性疾病。
查看更多眼科医生

相关推荐

近视矫正方法有哪些?

中国是近视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近视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对于近视矫正的方法,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采用戴镜的矫正方法,戴镜一般分成框架镜和接触镜两种,框架镜具有方便、价格比较低廉的优点,而且对于近视的人群来讲,戴眼镜可能对近视稳定有好处。平常经常有家长会有些困惑,觉得小孩已经近视了,戴眼镜会不会让度数越戴越高,实际上戴镜并不是说是近视度数越来越高,而是因为小孩随着生长的发育,眼睛会长,眼球会长大,眼轴会增长,跟身高长高是一样的,所以近视一般来讲必然是要增加的。相应来讲,戴了框架镜,让小孩能够得到更清晰的视力,眼睛不疲劳,实际上近视的发展反而会比不戴镜还要慢。另外针对近视发展比较快的这种小孩,采用角膜塑形镜的佩戴,从现在的研究来看,佩戴角膜塑形镜在抑制近视的发展上面也是有效的手段,相对框架镜而言,13岁左右的人群当中,每年近视减低的度数会比框架镜大概减少50度左右。成人如果不愿意戴眼镜,也可以采用手术方法来矫正,目前近视矫正的手术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另外一类是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近视。一般对于中、低度的近视人群来讲,角膜屈光手术是首选,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现在分了全飞秒SMILE手术、飞秒激光辅助LASIK手术以及传统的LASIK手术和表层的角膜屈光手术。具体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可能需要您到医院来进行标准的术前检查后,医生会给您做建议,对于近视度数超高的人群,可能您的角膜厚度不够,可以选择ICL的植入手术。ICL植入手术目前是比较新兴的矫正高度近视一种方法,目前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目前市面上可能会有针对儿童近视有很多治疗方法,有些甚至声称在短期之内可以让小孩摘掉眼镜。从就诊的患者的反映情况来看,对于真性近视目前的治疗方法除了手术,其实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确确实实的治疗真性近视,短期内让裸眼视力提高,一旦停了治疗之后,视力又会下降。所以目前来说,除了成年之后的近视手术,还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语音时长03:42''

江文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2017/10/18收听(6410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