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会引发胃癌吗

2023-02-09 17:3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胃本身是良性疾病的好发器官,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良性疾病不仅常见,而且症状不典型,部分良性胃病可以转化为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医生常常会进行胃镜检查,夹取一块组织送病理检查。当胃镜和病理结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时,需要高度注意良性疾病可能转变为胃癌或已经开始转变:

1、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重度,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2、肠上皮化生,胃腺体被肠腺体取代,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

3、上皮内瘤变,即不典型增生,重度可以有40%的恶变率,几乎可以视为正在癌变;

4、非正常部位胃溃疡,如胃大弯、胃体、胃底溃疡,需要定期复查,存在较高恶变率或本身是胃癌。如果好发部位的溃疡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需要提高警惕;

5、残胃,以前做过胃部分切除,剩下的胃称为残胃,此类胃容易发生胃癌;

6、腺瘤性息肉临床较少见,一旦发现需要切除;

7、幽门螺杆菌阳性经常合并良性胃病,可增加胃癌发病率,建议药物根除,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复发。

如果胃镜报告出现以上词语,需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咨询消化科医生。

分享:

298

相关推荐

如何防止胃病进展为胃癌

防止胃病进展为胃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少熬夜,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在饮⻝上注意三餐规律,减少生冷⻝物的摄⼊。同样重要的是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学会调节个⼈情绪和工作压...

屠凤龙林西县蒙医中医医院

2023/05/10阅读(2493)

胃病是怎么造成的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包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经口进入胃内,部分可被胃酸杀灭,部分则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依靠其鞭毛穿过其黏液层,定居于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一般不侵入胃腺和固有层内,一方面避免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难以被机体的免疫机制清除。幽门螺杆菌凭借其产生的氨及空泡毒素导致细胞损伤,促进上皮细胞炎症介质释放,菌体的细胞壁抗原还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二、十二指肠胃反流、胃肠慢性炎症、消化吸收不良及动力异常等所致,长期反流可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三、自身免疫因素;四、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老年人的胃黏膜常见黏膜小血管扭曲、小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这种胃局部血管因素可使黏膜营养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和屏障功能降低,可视为老年人胃黏膜退行性改变。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包括:1、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慢性胃炎;2、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以及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化疗药物、双膦酸盐、西罗莫司等药物的患者可以发生溃疡;3、遗传易感性,部分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该病的家族史,提示可能的遗传易感性;4、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胃排空延迟及食糜停留过久可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使之不断地分泌促胃液素。"

语音时长02:14''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3/27收听(3456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